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来源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555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超高的今天,我们应应用新的课程理念,改革小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一定的语言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健全的人格。
  
  一、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言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就告诉我们学好语文的关键是实践,即听、说、读、写,乃至眼、手、耳、口。让学生充分的读,认真地想,无拘无束地说,心领神会地写,津津乐道地画,手舞足蹈地演。
  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科利亚的木匣》一课,我们可采用读、画、演、说、写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综合性实践活动。课一开始,让学生通读全文,找出科利亚“埋木匣”及两次“挖木匣”的经过和结果;接着让学生画一画科利亚“埋木匣”、两次“挖木匣”的示意图;再接着让一矮一高两位学生扮演四年前、四年后的科利亚,以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科利亚第一次走十步挖不到木匣,而第二次走五步却挖到了木匣”;再接着让学生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这样,不管学生会以《科利亚的木匣》给我的启示为题,或以《两次挖木匣之启示》为题写读后感,相信他们在经过读、画、演、说的一系列环节之后,都会在字里行间体现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悟出文中的道理。
  
  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一)培养学生质疑
  有篇文章曾讲到这么一件事,某地一堂高水平的公开课,邀请了几位外国专家听课。那堂课,教师的表现非常精彩。学生的反应异常热烈。听课完毕,在大家的掌声中,有人询问几位外国专家的看法。没想到,几位一专家却十分奇怪地问:“为什么看不到学生提问题,学生没有提问题,他们到课堂学什么来了?”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培养学生质疑,教师首先要从情入手,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消除质疑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有质疑的基础一一敢问。哪怕问得“离谱”,也要认真对待;其次要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有位老师在教《鸟的天堂》一文中,在引入新课时,银幕上映出了大榕树的影像,看到这么大而美的榕树,同学们就提出了以下问题:1.榕树这么大,到底是一株还是一片树林呢?2.这与《鸟的天堂》有什么关系呢?3.这怎么长有那么多的根,其它树怎么没有呢?因此,教师只要精心创设问题情景,学生便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二)培养学生求异
  有一篇文章写道:墙上,一只虫子在艰难地往上爬 , 爬到一半,忽然跌落了。这是它又一次失败的记录。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沿着墙根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第一个人注视着这只虫子,感叹地说:“一只小小的虫子,这样的执着,顽强,失败了,不屈服;跌倒了,从头干。真是百折不挠啊!我遭到了一点挫折,我能气馁、退缩、自暴自弃吗?难道我还不如这只虫子?”第二个人注视着它,禁不住叹气说:“可怜的虫子!这样盲目地爬行,什么时候才能爬到墙头呢?只要稍稍改变一下方位,它就能很容易地爬上去,可是它就是不愿反省,不肯看一看。咳,可悲的虫子!反省我自己吧,我正在做的那件事一再失利,我该学得聪明一点,不能再闷着头蛮干一气了一一我是个有头脑的人,可不是虫子。”观察同一只虫子,两个人的见解和判断截然相反,得到的启示迥然不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活动中,学生需要自身的生活经历和语文积淀来重构读物的具体化形态;又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与语文积淀不同,阅读时的心理活动和阅读理解也不会相同,甚至差别很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一个问题允许有不同答案,多个答案。如在学习《称象》,在课文结束前,可引导学生思考:曹冲称象的办法虽好,但还有更好的:可直接让兵士站在船上,直到船下沉到做记号的地方,再称出兵士的重量。对呀,这岂不是更方便吗!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
  (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因此,课堂上教师应通过师生平等交往,拨动“情趣”的心弦,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受到激励和鼓舞,从而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涨,与此同时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
  支玉恒老师上的《登山》一课,就是一堂平等、自主、信任、激励的阅读课。课一开始,支老师就营造了一种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他说:“同学们,我远道而来,今天第一次跟大家见面。你们想跟我说点什么?”普普通通的一句话,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心接近了。“老师,您多大年纪了?”“您远道而来给我们上课,累吗?”“……”在学生的心目中,支老师已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老先生,而是一位平等的朋友了。
  课中,支老师给予学生完全的自主,充分的信任,唤起学生的自信。“你们愿意怎么学习这篇课文,就怎么样?”老师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课文,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有的用朗读比赛来理解课文内容,有的通过表演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当学生表演完毕后,支老师又不动声色地让学生进入自我评价的角色。“请你当回主持人,评价一下你们刚才的表演。”学生又一次情绪高涨:“xx同学,我觉得你的神态把握得很好,因为这是一条危险小路,所以列宁他们过小路的时候心里一定很紧张,走得小心。”“xx同学,你走小路的时候步子迈得太大了。书上说‘碎小’的步子,我觉得你步子不是‘小’而是‘大’。”
  正是由于民主,平等的气氛,学生们才能如此放松,如此积极活跃的参与学习活动,也正是在这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学生们才能真实,如此自信地展现自己。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用新的课程理念,切切实实地把学生从课堂上解放出来,以让他们在语文课堂中爱学,乐学。
  
  (福建省晋江市永和镇启初小学)
其他文献
在班主任工作中,最令人头痛的就是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在新课改的形势下,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这不仅取决于班主任的
影响数学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很多,有的是数学问题本身的特征所致,也有的是由于问题解决者自身的心理水平和能力水平所致,也与最初的学习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与策略有关。从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着手分析,数学问题本身的特征以及问题解决者自身的特征是制约问题解决的质量与速度的关键因素。    一、问题的呈现方式和问题的难度    1.不同问题的类型与难度会影响问题解决的质量和速度  对每一个主体来说,不同类型的知识其保
期刊
期刊
随着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所属辖区学校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改革创新,已成为所属辖区学校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日益突出的问题。  面对新形势下的新任务,我们既要坚持多年来行之有效基本经验,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工作思路。在进入低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前,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教师给予有效的指导;注重多元评价等,对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等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At presen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