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夸孩子,会让他缺少抗挫能力吗?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5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夸奖孩子是非常有学问的一件事情。做好了才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我的孩子一直在鼓励和赞赏中长大,习惯了被我表扬,现在在学校里无法忍受老师的一点点批评,我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做错了?孩子得到的赞赏和鼓励太多,会不会缺少抗挫能力?初二男生小贝的妈妈对赏识教育越来越怀疑。
  而四年级女生王晶的妈妈则说:“我的女儿成绩直不错,但很少考满分,我相信孩子需要鼓励,但是每隔段时间我还是会‘打压’她下,怕她骄傲。”
  其实,不论是对孩子的鼓励和赞赏,还是对孩子的挫折教育,我们都有不少误解,这绝不是个简单的把握“度”的问题,你得放弃自己原有的“严”与“松”,“表扬”与“批评”这样简单的概念,重新认识这些教育理念的真实含义。
  
  鼓励和赞赏不应建立在“比别人强”的基础上
  
  孩子无法忍受老师的批评,是因为平时得到了父母太多的鼓励和赞赏吗?问题没有这么简单。被鼓励和赞赏的孩子是否心理脆弱,这取决于父母所谓的鼓励和赞赏具体是怎么做的。比如,孩子在个比赛中得了冠军,如果你表扬孩子:“你是全世界最棒的。”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个陷阱。他怎么可能是全世界最棒的呢?可是你整天这么对孩子说,孩子自然就受不了别人说他不棒。这种鼓励和赞赏其实是建立在“比别人强”的基础上,如果我们在孩子心里埋下这样一颗种子,当他比别人弱的时候,他一定会有挫折感,这简直是必然。
  真正的鼓励和赞赏,不与任何人做比较。
  所以,当孩子面对一个比赛的时候,真正的鼓励不是和孩子说:“孩子,相信自己,你一定是最棒的”。而是告诉孩子:“不管你得到什么样的成绩,我只希望你把你能做到的发挥出来。同时我也接纳你发挥不出来。所以你只需要记住,做你自己就好。”
  
  真正的鼓励不是技巧,而来自父母良好的修为
  
  真正的鼓励和欣赏会提高孩子的自信,这种自信不依赖于向他人去证明什么,而来自对自己的认同,好比
  个人很会修车,哪怕没人找他修,他还是修车高手。一个人如果自信,就会对自己的认同度很高,不自信的人才依赖外在的证明。
  所以,在鼓励和赞赏当中,认同是非常重要的。认同不代表同意,认同代表了解和相信。了解孩子的善意,了解孩子的上进之心,相信孩子有这个能力。
  其实,真正的鼓励不是一个技巧,真正的鼓励是你的眼睛能够看到孩子的好,你的心能够相信孩子,能够真正去认同孩子,这需要父母有良好的修为。父母首先要认同和肯定自己,才能比较好地去认同孩子,一个人如果对自己都没有足够的信心,他就会相信别人的能力也一定是弱的。
  
  孩子做错了事,你仍可对他表达认同和赞赏
  
  如果你能真正认同、欣赏孩子,那么即便从表面看来孩子做错了一件事,你也可以从中发现孩子的善意动机,比如他想帮个人,却造成了误会:比如他想做件好事,但是方式错了……当孩子做了错事,你可以告诉孩子:“这个结果让人遗憾,但是你做这件事的善意,我非常喜欢。”
  如果你是这样认同、肯定和鼓励孩子,他在做错事或失败的时候,就能理解和接纳自己。当他看到别人犯错,别人失败,他也能去理解和接纳别人。他也不会害怕犯错误,所以他没有挫败感。
  而人为的挫折往往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反作用。生活中永远会有挫折,即便是在家里,即便是最讨好孩子、最溺爱孩子的父母也无法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所以没有必要刻意地用打击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孩子非常清楚,这是你故意的打压。即使她永远考得好,也不用担心她缺少挫折,因为在生活中有的是挫折的体验。
  只要孩子的自信不是建立在“我比别人强,我才够好”这样一个逻辑上,他就比较有抗挫能力。否则,他必然是脆弱的。
其他文献
我们常常说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当培养了两个孩子之后,我意识到,孩子的兴趣不定是培养出来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家长的责任就是在一片平地上,找出深埋在地底下的矿藏。要好好地观察孩子,揣摩孩子的兴趣,顺势加以引导。如果掌握得好,教育如同顺水推舟,孩子乐意,家长满意:否则就是逆流而上,会把一个好端端的孩子给毁了。  我家老大是儿子。我工作挺忙,没什么时问管他。有天跟朋友聊天,她告诉我她的儿子从周一
期刊
我一是个10岁男孩的父亲,由于我们夫妻工作忙,孩子基本上由我父母代管,只有到了晚上和周末,我们才有时间和孩子在  起。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妻子和老人的观点不致,经常顶牛,弄得父母生气,妻子也不高兴,我夹在中间更不好受。比如想给孩子报一个兴趣班,老人就出来阻拦,说别让孩子太累了;有时给孩子布置些课外作业,孩子就给老人说都会了,不想做,老人就不让做了。妻子检查时,孩子就说奶奶不让做。弄得妻子经常埋怨老
期刊
心怡之所以能走出网络,是她找到了新的兴奋点。几年,“偷菜”游戏风行一时,网络菜农的队伍不断扩大,其中也不乏许多小学生,这使得很多孩子的家长非常忧虑,他们担心自己的孩子会沉溺其中,影响了学习。  10岁的重庆女孩儿梁心怡,做了一项社会调查,写下了一篇小学生参与“偷菜”的调查论文。她对300名4~6年级的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的小学生玩“偷菜”,其中69人每天玩到3小时以上。梁心怡的这项
期刊
如果儿子生病,我一定让他在家里休息,直到他自己认为已经不需要休息了,他才去上课。我认为这是每个母亲对孩子天经地义的做法。直到有一天,家里的阿姨发出感叹,我才意识到很多孩子没有这样的“待遇”。    不是每个孩子生病了都能在家休息    一天,阿姨董姐对我说:你真是个好妈妈!我问她为什么这样说,她告诉我说她的儿子以前生病发高烧都被他们逼着去学校,他们害怕孩子的成绩受到影响。我问:“他坐在教室里能够有
期刊
孩子做噩梦了,对她说“宝贝很勇敢,不怕不怕”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孩子没有解开害怕的心结,时间久了,会情绪崩溃的。  凌晨的时候,女儿突然从梦中醒来,紧紧地搂着我的脖子?说“妈妈我怕”,我问她怕什么,她说,“妈妈我做噩梦了”,并且要我把灯打开,给她讲故事。讲着讲着,她又睡着了。到了白天忙忙碌碌的,我也就把这事给忘了。  晚饭过后,小家伙又拿起心爱的画笔开始画画了,她专心致志地画着,我在旁做着其它事情,
期刊
孩子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独立行为能力培养,就和教会孩子走路一样重要,但却比教孩子走路复杂得多。  有次,我5岁多的儿子和跟他同龄的三个男孩在起玩耍,他们正在讨论“该听谁的话”的问题。我就问他们:要不要听别人的话,如何听别人的话?四个孩子给了我四个答案。  甲宝宝把眼睛高傲地一闭,仰脸朝天:“我爸爸告诉我,除了家长和老师的话,别的小朋友的话都不能听。”  乙宝宝快乐地笑着,很随和很可爱:“妈妈说,别人
期刊
孩子最初的挑食可能是偶然的,是家长强化了这种行为。  孩子不好好吃饭,是让家长忧心的大事。可喜的是,我3岁半的儿子在吃饭上基本没让我们操过心。带过他的姥姥姥爷,大姑和阿姨们都说:“这孩子吃饭真省心!给啥吃哈!”像我这么不会做饭的妈妈,碰到这样的孩子真是福气。  其实,儿子吃饭省心并不是他不挑食,别的孩子吃饭上的毛病,他也都有。关键是家长怎么对待(无王婆卖瓜之意,只是想分享我的经验)。以我的观察和经
期刊
济南外国语学校三年级语文老师刘娟给班里的同学们布置了一篇作文,《一觉醒来,爸妈都变啦》!孩子们从没写过这样的题目,高兴坏了。其实,这是心理咨询师冯晓春的创意,通过这个命题,可以让孩子不加掩饰的说出心目中爸爸妈妈的最佳形象,快来瞧瞧!刘心迪的梦想  天,我一觉醒来。揉着惺松的双眼。咦?今天家里怎么没有烟味了?咦?我们家怎么住上别墅了?原来地球变样了,每家每户都有了应有尽有的家具。  我起床后,来到爸
期刊
女儿让同学排挤了,孤立了,她会告诉你吗?如果说了,你该怎么办?    咨询师:    您好!  我的女儿今年读初三,最近她告诉我一个令她困扰很久的事情。她被班上同学排挤了一年多,原因是,初一的时候,她跟班上一位功课很好的女同学吵架,在那次吵架过后,这位女同学便开始联合班上其他同学排挤她。到后来,班上有一群同学不理她,如果课堂有分组活动时,没有人愿意和她同组,所以她都只能孤单单的一个人。现在,在班上
期刊
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我们必须正视它。  38岁的吴先生走进咨询室的时候,不停地左看右看,甚至连门口那盆花都回头看了好几遍。当确信这里的环境的确安全时,他才稳稳地坐下来。  吴先生说他有过一次短暂的婚姻,结婚两个月妻子就提出了分手,而分手的理由是觉得他总是心不在焉。几年之后,经人介绍,他又认识了现在的女友。虽然相处了半年多,可是他依然觉得有点儿恍惚,心里乱得很。最近,他的女友说,再这样下去,她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