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3456_g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各阶段的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由于具有抽象性、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高中数学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失去学习兴趣.然而,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数学中,对于突破高中数学教学难点有着极大的积极意义.因此,本文从创设有效情境、具化抽象知识、展现知识形成过程、提高授课效率、锻炼学生能力五个方面进行了简要探析,以供大家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中;数学;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课改的推进,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如今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已得到普遍应用,而将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更能极大程度地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程度以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与认识,能催生教学质量的生命,使得高中数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情境
  高中数学教学中有一些难以理解、运用方式复杂的知识点和公式.同时,数学这门学科相较于语文、英语等学科更为枯燥、乏味,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看课本、做练习,久而久之就很容易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教师要学会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有效情境.教师创设一个有效的、有趣的情境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有助于学生自主地探究数学知识以及这些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故事.对于教师创设情境来说,信息技术的使用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帮手.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情境具有方法多种多样和手段更为先进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中增强对数学课堂的兴趣,使他们快速学习迁移数学知识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函数”这一内容时,由于学生常常将公式与图像记混,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将不同函数的变化过程与规律进行直观演示,进而达到使学生牢固记忆不同函数的性质的目的.又如,在教学“函数y=ax b/x的图像与性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看到当参数a、b发生变化时,对函数y=ax b/x图像的巨大影响,并通过两者的变化规律找出该函数的性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再如,在教学“三角函数图像变换”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先在一个几何画板中绘制出函数y=Asin(ωx φ)的图像,再通过改变A、ω、φ的数值形象生动地使学生理解该函数的平移变换、周期变换和伸缩变换的过程,进而有效地突破数学教学重难点.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响并举、能动会变等的特点创设情境,使信息技术成为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
  二、利用信息技术具化抽象知识
  高中数学知识极具抽象性,也使得学生很难做到有效地理解数学知识.此外,由于部分传统的教师使用黑板写板书、画图的教学方式很难展示出数学知识中抽象的问题,在上课时出现工作量高、效率低下的问题,高中数学教学中应当将信息技术利用在其中,这样不仅能有效解决写板书造成的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且能利用图片以及动态的画面将数学知识中抽象的问题进行展示,将静态的事物变为动态的事物,从而突破教学中的各种教学难点与教学重点.同时,教师在准备信息化备课时,仍然要将传统的教学中的教学目的作为重点,辅之以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与技术,从而使信息技术的高效性在教学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例如,在教学“几何立体”这一内容时,教师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使用教学模具进行搭配组建,再将搭建好的几何图形展示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虽具有立体性,却有着很大的缺陷,即一些复杂的图形很难进行搭建;有些形状的组合体没有教学模具;由于学生的座位不同,不同方位的学生看到的图形不一致,搭建好的图形需要多次旋转,容易出现课堂效率低下等问题.然而,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又如,在教学“几何立体”这一内容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采用旋转体教学方式,即通过信息技术在将需要展示的图形进行组合排列后将其动态化,使该立体图形的正面、侧面、底面直观地展示给全班同学.通过这样具有很强直观性的教学,学生能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透彻.
  三、利用信息技术展现知识形成过程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受限于教学工具、技术手段等方面,很多知识点中隐含的一些重要的思想内容很难得到全面呈现,从而限制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然而,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教师能很容易地将所要教学的内容从小到大、从静到动、从微观到宏观全部进行展现,使得学生通过学习某一知识点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全面的、宏大的知识体系,从而帮助学生深刻领悟到数学的本质属性,并掌握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y=3x,y=13x 的图像时,在以往情况下,学生只会使用“描点法”进行解题,然后直接给出指数函数y=ax这一性质,但是对于底数为什么要分01两种,他们不能透彻地理解,往往是通过死记硬背概念来生搬硬套.如果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就能使用“几何画板”让学生做出y=3x对应的表格和图像,使学生对y=ax有一个较为感性的认识,然后让学生随意地选择a的值.通过这样对指数函数形成过程的动态观察,学生能一目了然地看出a对整个指数函数性质产生的影响,从而真正地对指数函数的概念、运用进行全面的认识与了解,并在各个图形的生成过程中体会到作图的算法思维.
  四、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授课效率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整体课堂教学效率是不够高的,同时呈现的教学效果不够明显.究其原因,这与教师的教学手段有很大的关系.对于高中数学来说,无论是知识点的数量还是知识点的难度与初中相比都有很大的改变,尤其是一些复杂的内容仅靠教师口头讲解是很难理解的.对于数学这种环环相扣的学科,如果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出现问题,就容易对其整个数学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开展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呈现的直观性、具体性特征能够显著增加,同时基于信息技术下的教学资源具有信息资源开放、跨越时空限制、传播媒介可多向交流等特点,能使数学教学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例如,在教学“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一内容时,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人抛掷并进行记录,下一个人抛掷并进行记录……这样的教学方式费时又费力,如果某一环节出错,就需要从头再来,而且这样复杂、低效的解题方式存在把学生搞糊涂的可能性.然而,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撑,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电脑操作,在形象直观又不会出错的信息技術操作下轻轻松松地达到教学目的,在高效的演示中使学生理解概率的有关知识,真正地做到提高课堂效率.   五、利用信息技术锻炼学生能力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信息技术的特性为学生布置课前任务和课后任务,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带领学生进行课前教学和课后教学.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持续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并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反思能力,而且需要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反思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的习惯.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而且能持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例如,在教学“统计”这一内容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课前预习任务:①了解本次所学的统计知识与以前所学的统计知识之间的区别.②利用信息技术设计调查“结婚年龄变化”的方式.③根据设计的调查方式,完善对“结婚年龄变化统计表”的统计.④利用信息技术整理统计结果,并制作统计表.在安排课前预习任务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进行任务.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展示制作的“结婚年龄变化统计表”,再向学生提问:“你们是如何制作该统计表的?你们对谁进行了调查?你们应用了哪些调查方式?你们能否对该统计表进行分析?你们能从统计表中了解什么信息?……”从而了解学生的课前任务完成情况.在这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调查过程、调查方式、统计方式、表述方式等方面对他们提出表扬,也可以根据学生制作的“结婚年龄变化统计表”进行教学.在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调查和统计?利用信息技术调查和统计有什么好处?利用信息技术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处理方便吗?……”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调查和统计的意识.在这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课后巩固任务:①设计调查“生育数量变化统计表”的策略,并利用互联网将策略发送给教师.②利用信息技术完成“生育数量变化统计表”,并将完成后的“生育数量变化统计表”发送给教师.③记录完成“生育数量变化统计表”的过程,并说明在调查和统计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方式……在安排课后巩固任务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课后巩固任务进行讨论.教师为学生布置這些任务,不仅能帮助他们了解信息技术的作用,而且能锻炼并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综合能力和综合水平的提升,推进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最终达到开展有效、生动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重难点知识的目的.
  六、结束语
  总体来说,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学生只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课本上的概念很难彻底理解其运用方式.因此,教师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其中,对提高我国高中数学的教学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点,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地向前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蓝善贵.浅议如何用信息技术整合高中数学教学[J].才智,2013(15):62-63.
  [2]张岭.高中数学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有效性的理论思考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1):61-64.
  [3]姚文平.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尝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1):36-37.
其他文献
近期,太湖县人社局在太湖博盛职业培训学校组织开展了首届茶艺师培训班结业考试。13位学员参加考试,考试分为笔试和茶艺演示测试两部分。实操茶艺演示考核结束后,县人社局培训工作负责人和学员进行了深入地交流。
道路桥梁施工作为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是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要素之一,而低质量的施工,不仅会降低道路桥梁建设的综合效益,还会对人们的出行和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和施工单位需要积极针对道路桥梁裂缝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使其控制好道路桥梁裂缝的产生,不断提高道路桥梁施工的综合质量。基于此,本文将对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裂缝成因及预防对策进行分析。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标准也变得越来越高,建筑行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良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对工程造价管理加以重视。基于此,下文将对房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优化策略。
按: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黑龙江省原省长张左己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6月11日在哈尔滨逝世,享年76岁。张左己同志是中国新时期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事业的重要开拓者和主要奠基人。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and its fermentation products on pe
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所涉及到的方面很多,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的综合考虑,充分发挥出水利工程专业知识的重要作用。在以往的水利工程咨询服务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水利工程咨询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因此笔者在本文中,主要是对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从实际推行情况入手,提出了全过程水利工程咨询服务的建议,希望以此实现全过程水利工程咨询服务的充分应用,发挥出全过程水利工程咨询的重要作用。
【摘要】提问是经典的教学策略,其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通过有效提问,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显著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本文总结了数学课堂中有效提问的原则,分析了有效提问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有效提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用分析  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学生主体性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学
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是保障道路桥梁工程项目基础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的重要工作内容。就目前大部分道路桥梁工程项目而言,由于软土地基的存在而产生的路面塌陷与不均匀沉降等依然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对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进行分析。
由于办公室业务扩张,主管交待我通过招聘网站公开征人,于是我条列人力需要,细数应具备的各项技能,审核过后,即刻登录系统,准备迎接书审及面试。我是第一关书审者,从众多求职者洋洋洒洒的学历、经历及自传中挑选比较符合我们条件的人选。
目的总结采用携带皮神经的低旋转点骨间背侧皮瓣逆向转移修复手指皮肤合并指固有神经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05月至2018年12月,临床应用17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4例,年龄17~61岁,机器绞伤11例,重物砸伤3例,车祸伤3例,8例合并掌指骨骨折,9例合并中环指肌腱损伤,17例均合并1根指固有神经缺损,指固有神经缺损长度3~6 cm,创面软组织缺损面积3 cm×4 cm~6 cm×8 cm,均一期创面清创骨间背侧皮瓣修复,对合并骨折病例一期行掌指骨骨折复位内固定、肌腱修复,皮神经切取长度3~6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