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otty_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物理是初中学习的重要科目,学习初中物理对于增长学生的生活常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初中物理的学习内容较为简单,且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初中物理教师应结合物理学习内容的实用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过程不断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206-02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具备充足的学习兴趣条件下,才能始终将注意力保持在学习活动中,并不断克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初中物理是一门实用性、趣味性较强的学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物理学习,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求知过程中不断获得物理知识的积累和物理素养的提高。
  一、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重要性
  1.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物理对光、声、电、热、力等知识内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这些物质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比较容易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不仅能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上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让学生认真地听取教师讲解的每个知识点的内容、并将不懂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在课后向老师虚心请教,还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外、在生活中也积极寻觅有趣的物理现象,并将这些课本以外的物理现象记录下来,通过不断地观察和规律总结以解锁更多的物理奥秘。
  2.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初中物理学习内容的生活化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能增强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知识迁移能力,真正体现物理学习为学生带来更美好生活的伟大意义。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充分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营养,还能够积极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以物理的思维和观点去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并依靠物理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1]。如学生在学习了电流和电路的知识后能够清晰地知晓零线和火线的区别,进而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电灯不亮等的实际问题。总之,在兴趣的引领下,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得以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也能得到逐步提升。
  二、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策略
  1.运用实验培养学生兴趣。
  物理是一一门研究事物现象及物体运动规律的学科,物理结论的得出往往是经过大量生活经验和实验佐证的。因此,为了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物理现象和相关规律,初中物理教师需要积极采用实验教学法,通过课堂示范操作与学生自主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感受物理学习的快乐。可以说,积极采用实验教学法有利于改变学生认为物理学习过于高深复杂的偏激观念,让物理学习在实验中变得更加简单易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物理教师在讲解“大气压强”一课时,可以在上课前准备好玻璃杯、水和硬纸板等实验道具,然后在讲解了“大气压强”的理论知识后为学生进行实验示范,将水倒满在玻璃杯中,然后在上面盖上硬纸板,随后将水杯倒立过来,让学生观察硬纸板的运动状态。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在实验开始前让学生大胆地猜想实验结果,在未学习大气压强的知识时学生可能会猜测“硬纸板会掉下来”。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当学生观察到硬纸板竟然被紧紧地吸附在水杯口而未掉落的现象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发出“为什么?”的疑问,这时教师可以再次引入讲过的大气压强概念,让学生对大气压强的作用有更直观和具体的认知。教师的实验示范只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作用,想要具体了解实验的操作方法,还需要学生自己亲自进行实验操作。因此,教师可以在物理实验课上组织学生自主完成大气压强的实验操作,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于大气压强概念及运用方式的理解。
  2.创设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谈话法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合理地使用谈话法,学生能够跟随着老师的提问思路不断地思考问题的答案,从而帮助自己更系统和深入地掌握所学知识。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物理学习的乐趣和益处。
  如教师在讲解“摩擦力”的知识时,可以在课程开始前结合生活实际向学生提问如“为什么我们能够在马路上正常地行走呢?”“为什么我们在参加完百米赛跑后还可以停下来?”“?为什么放在倾斜的平面上的物体也可能不会掉落呢?”等等,通过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调动学生的思考思维,让学生在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过程中产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探究兴趣。
  3.運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兴趣。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的使用在教学活动中越来越常见。利用多媒体,一些原本生硬艰涩或抽象的学科概念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对于一些需要学生听觉感官参与的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音频。物理学习内容中有许多理论性和规律性的内容,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以更丰富和生动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2]。
  如教师在讲解“电流和电路”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先为学生们介绍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然后再为学生展示一些如电压表、小灯泡、开关、电线等的物理器材,在课堂为学生组装一个闭合电路,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的操作方法。接着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一些常见家用电器如台灯等的内部电路图片,让学生对于电路的设计方法产生更直观的了解。
  4.引入生活实例提高学生兴趣。
  引入生活实例也是一种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兴趣的有效教学方法。初中物理学科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积极引入生活实例,有助于拉近物理学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探索物理知识奥秘的兴趣。如教师在讲解“杠杆”的相关知识时,可以用“筷子”“剪刀”“开瓶器”等常见的事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杠杆的概念,同时也促使学生在使用该类物体时能迅速联想到相关的物理知识。
  总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初中物理教师可以积极探索更优质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中提升物理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雄.信息化时代初中物理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4):123.
  [2]文德祥.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兴趣[A].教育理论研究(第二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
其他文献
<正> 正确分析酸碱失衡,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关系重大、目前用于诊断及纠正酸碱失衡的方法存在着局限性,原因是这些方法并非符合
本文总结了我科自1982~1988年共收治的101例慢性肝炎治疗的疗效观察,其中慢活肝53例,临床治愈86.7%,好转13.3%,无1例死亡,有效率100%;慢重肝48例,临床治愈31.2%,好转14.5%,无效26例
本文介绍26例纵隔淋巴瘤。20例获得病理诊断,何杰金氏病4例,非何杰金氏病16例。临床表现有三大症侯群:全身症状:发热、多汗、食欲下降、消瘦和乏力等;纵隔肿大淋巴结压迫或侵
本文报道149例严重成人鼻衄,中老年占58.4%。鼻衄有原因者84例,中老年组以高血压为主(37.4%)。出血部位明确者61例,多见于鼻中隔,但中老年患者以鼻腔后下及鼻腔顶出血较多。132
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上海市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科隆展览中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食品加工及包装机械展览会”定于今年10月19日至21日在上海国际展览中
【摘 要】小学阶段,对学生数学综合素质有一定要求,教师应该充分适应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相关要求,在进行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时,充分发挥生活元素的作用,提高整体数学成绩。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識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261-01  小学高年级阶段,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应用题解题能力,部分学生无法适应应用题
2011年4月16日,由西门子APT主办,电气时代杂志社、中国工控网、中国开关电器网协办的"APT环游记———首届摄影大赛颁奖仪式暨新产品发布会"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目的:测定不同生长环境及不同采收期刺五加叶中总黄酮及总多糖的含量,对刺五加叶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及多糖含量,分别以芦丁和葡萄糖作为对照品,于5
本文对44例剥夺睡眠诱发癫痫的脑电图进行了分析,并与常规脑电图进行比较。在21例癫痫大发作中剥夺睡眠诱发阳性率提高了59.14%,在14例精神运动性癫痫中剥夺睡眠诱发阳性率提
文言文是语文的渊源,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源泉。可执教二十年来,我却发现课堂上老师煞费苦心地讲解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力求讲透,唯恐有所遗漏;学生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