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杂志评出2020年十大科学突破:新冠疫苗是希望之光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e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事引读 >>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很多地方肆虐,但并未阻止科学家们探究的脚步,2020年,多项重大科技突破仍纷至沓来。作为科学界权威期刊之一的《科学》杂志,在12月17日公布了其评选出的2020年十大科学突破,其中,“以创纪录的速度开发和测试急需的新冠疫苗”当之无愧,拔得头筹。除了疫苗的研发,在艾滋病、室温超导、CRISPR治疗遗传性疾病、全球变暖等多个领域都有突破。正如《科学》杂志的评论,这些研究成果,正是疫情中绽放出的希望之光,将指引着他们未来做出更大贡献。
  NO.1 新冠疫苗点亮希望之光


  2019年末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2020年1月12日,中国科学家向世界公布了新冠病毒的基因组,为全世界科学家寻找应对和治愈新冠肺炎疫情奠定了基础。此后,多名科学家纷纷投身于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制工作。截至2020年12月10日,全球有162种候选疫苗正处于研发阶段,其中52种候选疫苗已经进行临床试验,有些疫苗已公布了三期临床试验结果。
  NO.2 CRISPR首次成功治愈两种遗传性血液病


  2012年,颠覆性的基因编辑工具CRISPR横空出世,成为《科学》杂志2015年十大科学突破之一,并摘得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桂冠。(详情见本刊2020年第22期P9)
  NO.3 科学家反对种族偏见,支持多样性


  2020年5、6月份,反对种族偏见的抗议在美国愈演愈烈,不仅普通民众,就连科研人员也参与其中。2020年6月10日,全球有5000多名科学家罢工,声援在美国发生的Black Lives Matter(BLM)抗议活动。两家著名学术期刊《科学》和《自然》与他们一起停止营运。
  NO.4 全球变暖趋势加剧


  联合国将于2021年评估全球变暖趋势,科学家为此设计开发了许多“全球气候模型”。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署的25名科学家基于三大证据——当代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对可减缓或加速气候变化反馈效应的最新理解以及古代气候变化的教训,预测未来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2.6℃~3.9℃。
  NO.5 发现快速射电暴来源


  快速射电暴(FRB)是来自遥远星系的短而强的无线电波闪烁,其究竟“乡关何处”?13年来这一问题吸引了无数天文学家“竞折腰”。2020年11月,中外科学家刊文称,他们结合多个卫星及地面望远镜获得数据认为,银河系内的一颗磁星SGR 1935+2154是今年观测到的一个快速射电暴的起源。这是人类首次确定一个快速射电暴的起源,也是首次在银河系内观测到快速射电暴。
  NO.6 世界上最古老的狩猎场景面世


  2019年12月,澳大利亚科学家报告了一幅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洞穴艺术画作,这幅作品描绘了一些类人形象狩猎猪和水牛的画面。研究人员使用铀系法,为这幅4.5米宽的岩石艺术作品进行了测年,结果发现其至少可追溯至4.4万年以前,是迄今已知的最早狩猎场景。
  研究人员认为,画中出现半兽人可能表明,印度尼西亚的洞穴艺术早在人类首次在欧洲进行艺术创作之前,就表现了关于人与动物联系的宗教式思考。
  NO.7 AI首次精准预测蛋白质三维结构
  50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解决生物学领域最大的挑战之一:预测一系列氨基酸在“变身”为工作蛋白质时会折叠成何种精确三维形状。2020年,他们终于实现了这个目标。2020年12月1日,谷歌旗下的“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其新一代Alpha Fold人工智能系统在国际蛋白质结构预测竞赛(CASP)上击败了其余参会选手,精确预测了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准确性可与冷冻电子显微镜、X射线晶体学等实验技术媲美。研究人员指出,鉴于蛋白质的精确形状决定了它的生化功能,这一新进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发现疾病的发病原理,开发新药,甚至创造出耐旱植物和更便宜的生物燃料。
  NO.8 “精英控制者”控制艾滋病病毒


  与所有逆转录病毒一样,艾滋病病毒(HIV)会将其遗传物质整合到人类染色体内,在那里创造出“储存库”,免疫系统无法检测到,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也无能为力。
  尽管如此,HIV藏身于何处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2020年,一项针对64名HIV“精英控制者”进行的研究表明,在没有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情况下,他们体内的病毒载量仍然非常低,这揭示了病毒在整合到基因组中位置的重要性。研究人员称,虽然对这些“精英控制者”的新认知不会直接实现治愈艾滋病,但它开启了一种新策略,可以让其他感染者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活几十年。
  NO.9 首个室温超导体面世
  自1911年超导首次发现以来,寻找能在室温条件下达到的超导体一直是众多科学家竞相追求的目标。美国科学家在最新研究中将可以实现零电阻的温度提高到了15摄氏度,虽然这是在特定的系统中实现的,但这一发现促进了室温超导体的研究工作——这类材料可以带来重大技术变革并节约大量能源。
  NO.10 鸟类的聪明程度超出人们的想象
  2020年发表的两项研究表明,鸟类的聪明程度超出我们的想象。其中一项研究表明,鸟类大脑的一部分类似于人类的大脑皮层——人类智力的来源。另一项研究表明,小嘴烏鸦的意识比研究人员想象的还要高,而且其或许能有意识地进行思考。这种“感觉意识”是人类自我意识的一种基本形式,它在鸟类和哺乳动物中的存在向研究人员表明,某种形式的意识可以追溯到3.2亿年前,可以追溯到我们最后的共同祖先。
  【考场仿真试题】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则150字左右的微评论。
  【范文示例】2020年是注定不平凡的一年,全球人民正经历着一场大疫情,而科学家们的步伐却从未停止。各国科学家们齐心协力,在一年的时间里,全球已经有160多种候选疫苗正处于研发阶段,甚至有些疫苗已经公布了三期临床试验的结果。正如加缪在其名著《鼠疫》中写到的:“没有真知灼见就不会有真正的善和高尚的爱”,而科学正是获得真知灼见的钥匙,也是人类打败疫情的希望。
  【适用话题】疫情 人类命运共同体 科学贡献 节约能源环保
其他文献
新闻回放 >>  “贺县长,我们相遇了,相遇在12月18日《中国旅游报》第四版人物专刊。”2020年12月18日,甘肃省兰州市兴隆山景区主任徐忠在自己的抖音账号“徐主任带你游兴隆”上,发了一条短视频,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昭苏县副县长贺娇龙“喊话”,当天的《中国旅游报》,刊发了两人的报道。徐忠和贺娇龙都是在2020年四五月间,开始在抖音上直播,踏入了“主播江湖”。贺娇龙因12月中旬的一条雪地策马视频,
期刊
时事引读 >>  2020年12月17日晚,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册),居世界第一。  素材聚焦1 學拳明理、天人合一  太
期刊
作文君:看到一个笑话,忍不住要与素粉分享:一个身高182厘米的六年级学生,被误以为是适婚年龄的大小伙子,有姑娘在街上追着他要微信。他被逼急了,只能捋起袖子说:“我没有微信,只有小天才电话手表!”笑过之后,作文君陷入沉思。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社区,相比传统社区,虚拟化的人际交往展现出更强的凝聚人心与熔铸团体的力量,却也存在着割裂的一道道鸿沟(在笑话里便是微信与小天才电话手表之间的代沟)。不知各位素粉平时
期刊
玥玥小编  初读《孟买:欲望丛林》时,正是“小镇做题家”关注度最高的时候,打开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大家仿佛都在谈论这个话题:大学以前处于封闭、落后的环境,通过努力获取优异的成绩、考入名校,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渴望寻求突破。无独有偶,在《孟买:欲望丛林》一书中,作者也重墨提及了类似的现象:在孟买,一边高楼,一边矮房的景象并不算是突兀,千千万万的年轻人在这里打拼,或去宝莱坞闯荡,或半路学起电脑编程
期刊
新闻回放 >>  “熊孩子”大声喊叫,“大声公”打电话聊天,手机公放音乐……不少旅客曾遇到的“声音的烦恼”,将会逐步得到消解。2020年12月24日,京沪高铁、成渝高铁部分车次的三号车厢(二等座)试点“静音车厢”服务,并发布五条“静音”约定:保持安静;使用各类电子设备时佩戴耳机或关闭音源外放功能;将手机调至静音或振动状态;接打电话或高声交谈时离开“静音车厢”;带儿童出行的旅客须看好孩子,避免喧哗。
期刊
致敬英雄父子!他们都牺牲在公安缉毒战线上  曾因缉毒民警身份无法露脸,如今露脸却只能是黑白照片……2020年12月15日,云南临沧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张子权在专案侦办期间突发疾病因公牺牲,年仅36岁。1994年,张子权的父亲张从顺在侦办一起跨国贩毒案时,保护战友不幸壮烈牺牲,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张从顺有三个儿子,当时,年仅10岁的张子权哭泣着接受过采访“我一看见我爹爹的照片,眼泪就流下
期刊
时事引读 >>  北京时间2020年12月22日12时37分,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将5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號的首次飞行任务,液氢、液氧推进剂燃烧后“绿色无污染”;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中运载能力达到4.5吨;性价比高、安全性能优良等特性可有效满足未来商业发射市场的基本需求……长征八号的环保特性、运载能力和市场前
期刊
新闻回放 >>  2020年12月,黑龙江省五常市一位72岁的农村奶奶因在网上直播烧柴火给网友听而爆红网络。“东北72岁奶奶烧柴火给网友听”这个话题在微博的阅读量达7097万,讨论高达4575条。奶奶说,现在城里人很少听到烧柴火声,想给大家缓解焦虑情绪治治失眠。在直播过程中,奶奶还顺手教网友做小鸡炖蘑菇。直播中,奶奶还告诉大家,烧的是枯木,大家注意不要乱砍滥伐。奶奶说,每个柴火的声音是不一样的。网
期刊
【适用话题】文明 生活方式 探究本质 视野  一个需要用上铡刀的面包是什么样的?习惯了面包店那些软软蓬蓬、带着甜香的小东西,我很难把它们与如此粗暴的工具联系在一起。直到我遇到了全麦面包。注意,这里所说的全麦面包,不是超市里那种除了里面带有一点颗粒之外与牛奶吐司毫无区别的那种。而是能磨刀、能碎石头的那种真·全麦面包。  我第一次吃到这玩意,是在某家老贵的西餐厅。穿着西装马甲的服务生小哥优雅地捧上了一
期刊
人生价值  挑战极限,是勇敢者的游戏;登顶珠峰,则是极限运动的“王者荣耀”。高空缺氧、风疾雪骤、昼夜温差高达四五十摄氏度……这样恶劣的环境,吓不倒勇敢的中国登山测量队员。为了祖国的荣耀,为了职业的操守,为了心中的信仰,他们义无反顾。“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诚然,一个人的境界、活法,也是随着眼界的开阔而开阔的。站在地球的最高点,对于活着,对于人生,也会有更高远的思考与认知。  (特约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