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瘤疼痛的临床观察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an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放疗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恶性肿瘤椎体骨转移瘤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0例恶性肿瘤椎体骨转移疼痛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单纯放疗组,实验组为放疗联合椎体成形术组,采用口头叙述法(VRS)评估疼痛程度,观察两组镇痛疗效。结果 两组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实验组疼痛缓解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镇痛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结论 放疗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治疗恶性肿瘤椎体骨转移瘤疼痛有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 骨转移疼痛 放疗 椎体成形术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约占远处转移的近一半,其中80%发生在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骨转移通常为多发,部位以脊椎骨、骨盆为多,其次为肋骨、股骨、肱骨。对于骨转移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持续性骨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放疗对局部骨转移的镇痛作用非常有效,疼痛缓解率大于85%[1]。近年来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因其微创、简单、见效快等特点在临床使用频率也逐渐增加。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比较放疗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单纯放疗治疗癌性椎体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椎体骨转移疼痛患者50例,其中肺癌24例,前列腺癌8例,乳腺癌6例,其他恶性肿瘤12例,颈椎转移6例,胸椎21例,腰椎23例,男女比例30:20,年龄38-70岁之间,中位年龄54岁,所有患者均由X线平片、CT、MRI、全身骨扫描证实有骨转移瘤(为溶骨性破坏),并对骨痛、骨质修复情况、不良反应等进行评定,预计生存期>3个月。分为2组,对照组28例单纯行放疗,实验组22例采用放疗联合椎体成形术。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疼痛程度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放疗,根据疼痛部位及影像学确定放疗位置,采用6MV-X线,照射范围包括转移椎体及上下各1椎体,DT40Gy/2Gy/20次,1次/天,5次/周,4周结束。实验组:根据影像学检查,评估骨破坏范围,术中C臂X线机监视下进穿刺针,注入糊状期骨水泥,术后卧床6h,观察疼痛缓解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发生。术后4-6天开始行放疗,方法同对照组。
  1.3 疼痛疗效评价
  疼痛程度分级采用口头叙述法(VRS),根据VRS法评价疼痛治疗效果[2],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轻度缓解(MR)、无效(NR)。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缓解情况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随访12个月,与治疗前相比,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实验组即联合组治疗2天后疼痛明显减轻,对照组治疗6-7天后疼痛明顯减轻,治疗结束后实验组及对照组CR率分别为90.9%(20/22)、64.3%(18/28),PR率分别为9.1%(2/22)、25%(7/28), MR率分别为0%(0/22)、10.7%(3/28),NR率均为0。实验组CR+PR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各有1例肺癌患者死亡,分别于治疗结束后9月及8月死于呼吸衰竭。
  2.2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不同部位椎体放疗不良反应包括皮肤粘膜反应、消化道反应、白细胞下降,均为0-2级,对症处理后缓解。所有手术患者,有1例出现骨水泥渗漏,但无临床症状,其余术中及术后均无肺栓塞、气胸、截瘫、穿刺部位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随访期间,手术椎体形态均保持良好,未出现进展。
  3 讨论
  恶性肿瘤患者的骨转移,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部分机体功能障碍、高钙血症、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对于骨转移的治疗主要包括:局部(放疗、手术介入)及全身(化疗、激素治疗、双膦酸盐类药物、镇痛药物等)。应根据患者一般情况、病理类型、原发病范围及控制情况、转移病变范围、既往治疗情况、预计生存期等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放疗治疗骨转移瘤疼痛缓解率高,其中50%以上的患者疼痛缓解6个月以上,放疗不仅可止痛,还可预防病理性骨折及脊髓压迫的发生[1]。放疗缓解疼痛的原理为射线可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控制肿瘤生长,缩小病灶,减轻骨髓腔和骨膜的压力,从而缓解疼痛,射线还可干扰疼痛信号传递,抑制疼痛介质的释放,还能使胶原蛋白合成增加,血管纤维基质产生,成骨细胞活性增加形成新骨,有利于维持骨结构。权循凤[3-4]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分割方式和不同原发病灶对放射治疗效果无显著影响。但放疗对已经破坏的骨质无效,为进一步加强脊椎骨的稳定性,必须联合手术、双膦酸盐等治疗方法。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是在放射影像技术引导下,通过穿刺针将骨水泥(甲基丙烯酸树脂)注射到溶骨性破坏椎体内,达到止痛、提高脊柱稳定性、维持功能等目的,用于血管瘤、转移瘤、骨质疏松、骨折等治疗[5]。骨水泥止痛机制可能为:骨水泥对椎体的机械支撑和固定作用,减轻椎体压应力,增强脊椎强度,从而减少对椎体内痛觉神经末梢的刺激,另外,骨水泥聚合反应放热与毒性作用可使肿瘤组织坏死或破坏椎体内及周围组织中的神经末梢及炎性致痛因子,降低了疼痛敏感性,阻断了疼痛介质生成,从而达到止痛效果。本研究显示,放疗、经皮椎体成形术均可治疗椎体转移疼痛,该手术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两者联合具有协同效果,较单纯放疗对疼痛的缓解更为有效,更为快速、明显和持久,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等.肿瘤放射治疗学.第四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191-1197.
  [2]孙燕,石远凯.临床肿瘤内科手册.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60.
  [3]权循凤,陈振东.放射治疗骨转移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5,25(5):497.
  [4]侯晓荣,张福泉,孙帅.等,169例骨转移放疗后近期止痛效果的临床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7,13(2):73-75.
  [5]包明波,何建新,许绍.等,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J].脊柱外科杂志,2011,99(2):924.
其他文献
牙颌畸形与美学的关系十分密切,牙齿和容貌的美观对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影响很大,它是评价人整体形象的最主要特征之一.实现牙合面部的功能美和形式美是正畸医师追求的两大矫治
【摘 要】 目的:观察补肺活血胶囊配合喘可治穴位注射治疗AECOPD痰瘀阻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采用不同治法后观察并比较其中医证候积分值。结果:补肺活血胶囊+喘可治穴位注射液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补肺活血胶囊配合喘可治穴位注射治疗能提高AECOPD患者痰瘀阻肺证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AECOPD 补肺活血胶囊 喘可治 痰瘀阻肺
摘 要:职工群众是工会的主体,工会又是为职工群众谋利益的代表,工会工作具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先天优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不动摇,扎实做好职工群众工作,是现今摆在各级工会组织面前的问题。为保障企业长治久安,工会应充分发挥其优势,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在新时期切实的为企业职工办实事、办好事。  关键词:职工群众;工会;群众路线;企业  在党的一切工作中都应当遵循群众路线这一基本路线。工会是代表广
一、教学内容分析:rn《跳圆舞曲的小猫》是一首专门为孩子们写的管弦乐曲.由美国作家安德森作曲.曲调诙谐有趣,描绘了一只天真活泼的小猫在音乐的伴奏下跳起了优美的圆舞曲.
期刊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及地塞米松治疗前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前葡萄膜炎治疗的患者患例共60例, 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
期刊
目的 探讨钙调素拮抗剂三氟拉嗪(TFP)对HeLa细胞S期进程的影响及其分子机理。 方法 通过TdR双阻断法获得同步化的S期HeLa细胞,以3H-TdR掺入法和Western 技术分别观察了TFP对HeLa 细胞S期进程和胸苷激酶(thym idine kinase,TK)活性及细胞
实验是物理学发展的科学基础,是把物理表象、物理情景上升到物理概念、规律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物理的有效方法.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则对学生认知、创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多媒体计算机以其独特有优势进入课堂,冲击着传统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利用CAI具有的形象性、直观性、生
期刊
高效课堂是我们现在学校教学过程中经常提到的一个词,通过上面对于课堂效率的探究我们可以看出,构建高效的高中物理教学课堂必须要充分把握好四十五分钟,尽量做到增加有效教
综合实践和各个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既可以互相互渗透,又可以相互补充完善.所以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和各个学科整合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