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书法课程开发及有效教学方式探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en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到学生未来人生发展的关键教育阶段。书法课程教育是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开设的一门培养小学生耐心、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和丰富小学生业余生活的一项重要素质教育课程,是新时期人们对小学教育有效开展的一个重要尝试,如何做好小学书法教学课程开发,提高小学书法教学有效性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基于此,本文对小学书法课程开发以及有效教学方式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以期为小学书法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 书法教学 课程开发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252-01
  书法教学是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进行培养和教育的一门重要科目,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小学书法教学开展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小学阶段的学生处在认知发展和知识学习的初级阶段,通过有效的书法教学能够对小学生的学习耐心进行有效的培养,并且在丰富小学生业余生活、强化小学教育有效性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书法教学的重要意义
  新的发展时期在小学教育阶段开展书法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书法课程开展能够对小学教学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小学阶段的学生处在认知发展的初级阶段,活泼好动、兴趣广泛,但是同时也缺乏耐心和恒心,书法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促使小学生安安静静的进入到学习状态,并且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书法本身独具的文化、艺术魅力还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思想素质内涵,在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方面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书法教学也是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方式,在小学开展书法课程是逐步扩大传统文化影响力、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新时期教育任务、提升教育内涵和层次的重要措施。
  二、小学书法课程开发需要遵循的原则
  根据小学阶段教育的特点以及书法课程本身的属性,在小学阶段开发书法课程需要坚持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原则。首先是坚持多样化原则,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需要像语文、英语、数学等学科一样纳入到小学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活动表上,在书法教学的过程中,书法课程不能仅限于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而是要充分的利用多种途径、多个方法来引导小学生进行书法学习,多样化拓展书法教学途径,提升书法教学的整体性。其次,要坚持实践性原则,也就是说书法教学要特别重视实践性,这是由书法学科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书法的学习是需要动手操作实践的,因此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社会环境基础出发,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引导小学生逐渐深入到书法实践教学活动中。最后,小学书法课程开发还要坚持自主性原则,要让小学生主动、自主的进行书法学习,在书法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围绕着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话题等组织自主学习活动,强化书法学习的自主性。
  三、小学书法课程有效性提升的途径和方法
  (一)开展生活化的书法教学
  小學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是从具象思维的层面出发的,书法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为了更好地激发小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将书法教学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开展生活化的书法教学。例如在点画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形态等引入到点画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想象力,强化对点画教学的认知,具体的,教师可以将书法中各种相关形态的点的典型例字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然后引导小学生对其进行想象,有的学生说像蝌蚪,有的学生说像瓜子,有的学生说像小鸟等等,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将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与书法教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对点画有着更加充分的认知,为其他笔画的学习提供了思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样的生活化教学方法还可以应用到其他笔画的学习,如在“长撇”的教学过程中,教師就引导学生对这个笔画进行实物联想,有的学生觉得长撇像长刀、像山坡等等,这样不仅能够很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促使小学生将书法知识进行具象化处理,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强化示范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做好示范教学与有效练习以及多媒体技术在书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是提升小学书法课程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首先,要在小学书法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上文分析中指出,书法教学要坚持实践性原则,示范教学是书法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和关键的教学方法,例如正确的执笔方法、正确的书写姿势以及提笔握笔技巧等等都需要教师进行示范,当然,示范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小组示范、个别示范和指导示范等等,示范不仅能够为小学生正确深入书法学习提供有效途径,而且还能够强化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力量,在激发小学生学习探究欲望方面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在小学书法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和融合,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书法教学进行紧密结合,从而提高书法教学的有效性。一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笔画过程进行动画效果展示,这种示范演示方法能够强化书法的感染力,有效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向学生展示各种书法字体、名家作品等等,配备相关的视频、音乐的,引导小学生对书法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进行感悟,提高小学书法教学的层次。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够大大增加书法课程教学的直观性,有效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有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三)组织书法实践教学活动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心理上有着很强的认同感,具有很强的好胜心,在书法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的把握这一点,将书法教学与实践活动进行紧密结合,这样一方面能够体现书法教学的实践性,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的说,在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多种书法比赛、学习平台的搭建工作,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相关展览和书法比赛活动当中,通过实践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书法教学有效性。
  四、结语:
  书法教学是新时期小学素质教学的重要尝试,也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小学书法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多样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并且通过生活化教学、示范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式提升书法教学的有效性,为小学生未来的综合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秀梅.小学阶段如何开展好书法课堂教学[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汉字文化卷四)[C].:,2016:2.
  [2]苏连君.小学书法教学意义初探[J].现代交际,2015,(12):254.
  [3]程恩兵.小学书法教学的学习兴趣激发途径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4,(12):138.
  [4]董恩喜.小学书法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3,(04):57-58.
  [5]巩秀香.小学书法高效课堂教学的探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10):54- 56.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251-01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充分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以读为本”是语文教学的基石。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以读为本”的可行性策略呢?下面几种做法值得借鉴。  一、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  语文课堂阅读
【摘 要】目前,我國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仍存在形式化严重、教学方法不完善以及教师教学技能弱等问题,制约了高中数学的教学有效性。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应用有效的教学资源,科学实施小组划分,并且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给予相应的教师指导,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和整体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 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
1994年10月15—16日,江苏盐场出现了一次罕见的秋季暴雨。当时正处秋收扒盐的大忙季节,由于预报准确,没有造成冲淡卤水、淌化盐斤等重大损失。本文就暴雨发生发展的环流背景
【摘 要】 想要令小学语文课程变得绘声绘色,吸纳更多学生的注意力并提升教学质量,就必须进行板书设计。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这类板书设计期间,教师要将学校条件和学生认知特征等因素全面考虑进去,进一步制定出妥善的板书教学方案,顺势发挥出其可靠的艺术、统一、协调和灵活特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板书应用;控制要点  【中图分类号】 G62.3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 本文对高职院校信息化下的公共英语教学情况进行了分析,对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使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得到真正地提高。  【关键词】 英语教学改革;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01  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曾在2000年10月就颁布了《高等院校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它主要以应用能力培养为
【摘 要】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各省市都相应的加强了对初中地理科目的重视,在中考试题的编制中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为了顺应中考对信息能力的考查,针对我国初中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薄弱的现状,也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探讨培养初中生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初中生 获取与解读 地理信息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患者男性,56岁。因乏力、咳嗽、胸痛、颈部淋巴结肿大3个月入院。胸部CT示:左上肺见巨大团片状软组织样密度影,大小约11cm×12cm,其内密度不均,CT值约30.4~56.8HU,边界尚清,内见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