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人的情感结构与文学经典——以阅读为中心的对话

来源 :文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aojuan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当代中国特殊的历史语境,文学阅读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是个人成长经历中的"秘密",也勾连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形势、社会氛围以及文化环境等因素。当代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正是通过文学阅读,在确认了一系列文学经典的同时,也形塑了不同代际间差异极大的情感结构。这就使得文学阅读成了理解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一个独特而重要的线索。2019年5月23日,北京大学中文系洪子诚教授、戴锦华教授、贺桂梅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毛尖教授在上海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三代人各自不同的阅读经历出发,探讨了当代中国人的情感结构、何为文学经典以及研究当代文学的方法与路径等问题。现整理出这篇对话,以飨读者。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三大体系"建设的时代命题。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必须植根民族文化的沃土。中华文明积累了深厚而丰富的艺术经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对象体系、范畴体系和感知方式,传达出特有的艺术精神。中国艺术经验的独特性,非简单套用西方艺术理论所能阐释。百余年来,历代学人为艺术学的中国化进行了积极探索,在不同历史时期涌现出许多代表性成果。但应看到,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尚有待学界进一步深入探讨。
格林伯格和弗雷德都从形式主义的角度强化了视觉艺术中的"媒介特殊性"论题。格林伯格作为由现代性话语塑造而成的一个主体去解释现代主义,其理论套用了社会学中的分化模式,且内含康德主义式的"奠基"冲动;相形之下,弗雷德为形式主义赋予历史主义色彩,从哲学立场上来看倾向于黑格尔主义。深入探究可发现,两人都基于对品质的信念,要求艺术创作体现媒介意识,其论述带有规范性的意味;并且,这种艺术自主论还隐含了道德之维,认为依据媒介性质和艺术惯例的实践才可能是严谨、严肃的。他们的形式主义对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语境做出了
墓志有三种文本形态,相较于石刻,拓本和书本对墓志文本信息的简化和弱化,遮蔽了研究者的部分视野。联系墓志借信息互见构建地下亲属关系的义例、墓志文与墓葬壁画皆以"竹林七贤"等历史人物夸饰墓主品行的手法以及墓志文与墓主画像同出格套的特征等可以看出,中古墓志文本在生成过程中受到过墓葬地下语境的影响。墓志文本的作者,除了撰者、书刻者外,作为书、撰、刻三方雇主的丧家,也可以通过提供墓主信息、增减墓志文本、撰写墓志文等途径,或隐或显地影响和改变墓志文本的内容、结构与表达模式,是中古墓志文本的重要参与者和完成者。
朱熹为张浚所作行状,对张浚的过度褒扬,对与张浚本人直接相关的富平、符离之败、淮西兵变事件的曲笔,为后人尤其是清人所诟病。行状的文体因素不可忽略,出于盖棺论定的意图,行状必然指向虚美隐恶。除了相关材料的缺乏所致偏听因素以外,由学说上的紧密联系、同样的主战立场而致的心理事实使得《张浚行状》的褒美几乎是没有其他可能性的选择。朱熹晚年的态度比较复杂,尽管懊悔率尔为文,在一些事情的具体看法上,他并未在了解更多细节后推翻前说,而是仍与《张浚行状》保持一致,如对于淮西兵变的偶然性、张浚早年对李纲的弹劾等等,不受当时舆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本书在"作为独立研究单元的南宋文学"的理念统摄下,集合了作者多年关于南宋诗文的研究成果,对南宋文学风貌作了新的探索。作者积极倡导长时段的视野,将"作为独立研究单元的南宋文学"与"南宋以降的近世文学"合而观之,从而准确揭示其文学特质。本书上编聚焦于"身份与诗艺",着重分析了江湖诗派、奉祠官员、退居士人等不同身份群体与南宋诗坛图景的关系,并且就南宋诗学中的交蹉语次、梅花题材、理学诗歌、楚辞学等课题,提出了新的看法。
基于西方文化的陌生视角和敏锐的感受力,巴尔特关于俳句的思考超越了通常的认知,带给我们全新的启示。巴尔特认为,俳句的"季语"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实际上隐含着诗人的生命感受,具有存在论意义上的作用;俳句对细微差异和偶发事件的高度敏感则使其摆脱了概念化、普遍性以及陈旧的语言表达,成为一种个体化、感性的审美形式;西方文化倾向于赋予一切事物以过多的意义,因而充斥着各种理论、学说和意识形态,而仅由17个假名构成的俳句则恰似对意义的"脱脂",避免了因为充满意象、意蕴而令人窒息;俳句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生命力,能
抗战背景下,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林语堂与英语文化大刊《纽约客》的相互影响分为三个阶段。1935—1941年间,栏目主编费迪曼等人对林语堂的随笔与小说并无特别好评,但格外重视他在战时"对外讲中"的身份,林语堂也因此调整写作策略;1942—1943年,林语堂作时事政论集《啼笑皆非》,与费迪曼的一系列地缘政治新书评论相辅相成;1943年后,在中美主流报刊对林语堂的批评声中,唯有《纽约客》给予《啼笑皆非》正面评价,并对林语堂回到中国后宣传抗战有所期望。林语堂的作品在与《纽约客》评论的持续对话中,不断探索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