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群治疗膀胱癌临证经验浅析

来源 :浙江中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1A2B3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男性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女性[1].随着医学的进步,膀胱癌的治疗手段呈多元化,然而中医药在治疗过程中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有幸侍诊柴可群主任中医师,受益匪浅,现总结其治疗膀胱癌经验如下,以飨同道.
其他文献
舌诊作为中医望诊的组成部分,对临证辨治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剥苔是临床常见舌象,表现为舌面本有舌苔,疾病过程中舌苔全部或部分脱落,脱落处光滑无苔[1] ,主要包括花剥苔、类剥苔、地图舌、镜面舌等.纵观古今医家对剥苔的认识,《伤寒论》提及“舌上胎”,元代《敖氏伤寒金镜录》对“无苔”有了记载.明清时期,《察舌辨症新法》对各种剥苔特征进行了描述,《辨舌指南》阐释了剥苔的病因病机,标志着剥苔理论日趋成熟.
高祥福主任中医师长期从事肾病治疗工作,在治疗膜性肾病(IMN)方面有独到体会.现将运用辛润法治疗膜性肾病的经验浅述如下.rn1“辛以润之”理论基础rn“辛以润之”语出《素问·脏气法时论》,如云:“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曰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提出“燥”是秋冬时节,寒气当令,阳气收敛于内,气化失司,水津不布的病理表现.对于燥的观点大致分为两种:一种认为“肾燥”是指肾阴虚相火偏旺,主张以黄柏、知母润之,如《六腑五脏用药气味补泻》“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黄柏、知母”;另一种认
目的:探讨加味右归丸在股骨颈骨质疏松性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肾阳虚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所有肾阳虚型股骨颈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均于2017年1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纳入研究前对96例患者均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8例患者术后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8例联合加味右归丸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血清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β-内啡肽(β-EP)高于对照组,血栓素B2(TXB2)、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
笔者通过使用中药结合艾灸对卵巢功能下降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rn1 临床资料rn本观察对象为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江山市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72例卵巢功能下降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年龄22~38岁;对照组年龄26~3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灵枢·经脉》中提到手少阴心经络穴主治“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通里作为心经的络穴,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舌强不语等症,而鲜少用于治疗“支膈”症.笔者从源流上探究通里穴治疗“支膈”的依据,为临床提供诊疗思路.
清代医家叶天士是著名的温病学家,后世医家多认为其用药偏苦辛寒凉,但其对于温法的应用亦有独到之处.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温法相关医案的整理及归纳,探讨叶天士从与五味相合配伍运用温法的学术思想,为现今临床温法的运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孙一奎在其著作《赤水玄珠》《孙氏医案》中论述了肠风的病因病机及诊治经验.孙氏认为肠风之病因病机主要为热窜血络,肠络受损;胃寒肠热,肠腑燥实;肝脾不调,外风引动.用药特点总以凉血为本,佐以清热;寒凉之中,佐以辛味;病久用温,酒制升提,并独具特色的丸剂新用,以护胃气;明辨病机,对“证”设药.这些临床经验为后世治疗肠风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指导,具有现实的临床意义.
老年肺炎是65岁以上人群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目前治疗仍以抗生素为主,但由于耐药菌株的持续增长,抗生素疗效受到极大影响,且老年人常伴慢性疾病,感染后易发生多器官功能失调,临床表现复杂,单一抗感染治疗往往收效不佳,预后较差.基于此,笔者使用自拟清肺健脾颗粒来辅助治疗痰热壅肺型老年肺炎,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目的:筛选复方菊花总黄酮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的吸附率和洗脱率为指标,通过静态吸附试验和动态试验优选适合用于纯化复方菊花总黄酮的大孔树脂型号.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通过上样液pH、上样量及上样速度、径高比、除杂溶剂种类和用量、洗脱溶剂种类及用量、分段收集洗脱液等考察,优选复方菊花总黄酮的纯化工艺.结果:LS206大孔树脂以1:5径高比湿法装柱,以2BV·h-1速度上样约1.3BV上样液,用约0.9BV的0.1mol·L-1 NaCl溶液以2BV·h-1速度进行除杂,用60%乙醇以2BV·h-
文章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系统地梳理张山雷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相关内容.其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涵盖医经研究、脉学研究、各家学说研究、医史文献研究、中西医结合研究等诸多方面.张山雷力主中西医学汇通,精研中医经典,新撰及修订了一些有关中医基础理论的专著如《中风斠诠》等,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后世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中医药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