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祥福“辛以润之”论治膜性肾病经验

来源 :浙江中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gver454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祥福主任中医师长期从事肾病治疗工作,在治疗膜性肾病(IMN)方面有独到体会.现将运用辛润法治疗膜性肾病的经验浅述如下.rn1“辛以润之”理论基础rn“辛以润之”语出《素问·脏气法时论》,如云:“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曰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提出“燥”是秋冬时节,寒气当令,阳气收敛于内,气化失司,水津不布的病理表现.对于燥的观点大致分为两种:一种认为“肾燥”是指肾阴虚相火偏旺,主张以黄柏、知母润之,如《六腑五脏用药气味补泻》“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黄柏、知母”;另一种认为“燥”是指肾阳虚燥证,主张以肉桂、细辛等润之[1].高祥福认为燥当属肾的阳气不足所致之肾阴凝结,真阴不得气化,使得津液无以输布.《类经》曰:“肾为水脏,藏精者也.阴病者苦燥,故宜食辛以润之.盖其能开腠理,致津液者,以辛能通气也.水中有真气,唯辛能达之,气至水亦至,故可以润肾之燥.”“辛以润之”是一句使动语句,即“使之润”.用辛味的药物治疗或调理,使腠理开发,津液正常输布,从而间接达到滋润的目的[2],即“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其他文献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急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笔者在临床中运用自拟中药方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6例,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rn1 一般资料rn72例患者均为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门急诊及住院临床治疗后诊断为急性或非常严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伴随症状、生命体征、疾病史以及在内窥镜下观察后进行诊断即可确诊.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西医结合内科学》[1]血证中吐血、便血之脾胃虚寒的证候.两组均大便潜血阳性,并排除肝硬化等原因所致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及胃肿瘤出血的病例.全部
目的:分析通络生发方联合非那雄胺治疗脂溢性脱发效果及对临床体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9月我院80例门诊确诊的脂溢性脱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非那雄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络生发方,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症状、脱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5.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脱发、低热盗汗、口干咽痛、腰膝酸软、心悸及肌肉酸痛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