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住房需求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的刚需,带动了房产市场的飞速发展,同时也间接刺激了公积金机制的出现和逐渐完善,极大地缓解了我国中低收入人群在购买住房时的资金压力。但是随着公积金制度的普及和应用,特别是在公积金贷款及提取方面,现有的公积金管理制度也逐渐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文章旨在通过对公积金各方面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措施,将公积金贷款及提取中的风险影响降低到最低范围内。
[关键词]公积金;贷款提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7.043
1 引言
相比传统住房贷款来说,公积金贷款具有利率低等优势,对于中低收入的购房者有较强的帮扶性。并且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企事业单位对员工的公积金缴存比例和基数也都在上升,进一步增强了中低收入购房者的资金“储备”。然而由于国家政策、房产市场、借贷信用和操作流程等方面有着不可控的风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积金贷款及提取机制的稳定,因此,针对公积金贷款及提取风险做出防范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2 公积金贷款及提取的主要方式及其特征定义
2.1 公积金贷款
公积金贷款主要是指个人为买房等行为时因资金不足而利用缴存的住房公积金来实行贷款的行为,其是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相关机构根据申请贷款的职工所缴纳的既有住房公积金来通过委托商业银行的方式发放的房屋抵押贷款,主要针对人群为公积金缴存人与在职期间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在职员工。一般来说,公积金贷款的申请条件较为宽泛,主要包括以下五大类:一是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职工才有公积金贷款的申请资格,因此在公积金制度中是贷款申请的先决条件;二是申请贷款前连续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时间不少于六个月,要保持公积金缴纳的稳定性,降低贷款的潜在风险;三是基于公积金贷款的保障性性质;四是贷款申请人在贷款时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具备稳定的经济偿还能力和无外在数额较大的未偿还债务,要保证贷款人的正常偿还能力;五是规定公积金贷款的偿还时间最长不超过30年,其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房价总额的80%。按照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制度,目前公积金贷款的流程主要分为贷款申请人咨询和材料准备—贷款经办部门初审与评估—电话通知贷款申請人—合同签字—银行放款—按月还贷这六个步骤。相比于传统的住房商业贷款来说,公积金贷款的利率在五年及五年以下的,一般为2.75%;五年以上的一般为3.25%,而商业贷款的利率一般以央行基准利率为基础,结合申请人的资质、还款能力等综合因素,利率大都为4.9%左右,是大大高于公积金贷款利率的,因此说公积金贷款是一项保障性金融政策。
2.2 公积金提取
公积金提取是指公积金缴存人在满足公积金提取的条件要求下,到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公积金的提取手续,按照相关流程将公积金账户的金额部分或者全部提取到对应银行卡的行为。一般来说,公积金的提取需要申请人提前到公积金联名银行办理公积金银行卡的申领及金融功能的激活,开通公积金银行卡的储蓄卡功能,用以后期的金额提取。而公积金的提取方式根据用途及提取性质的不同主要分为约定提取、部分提取和销户提取,其中约定提取主要是指申请人因房屋修建、购买等原因来偿还房贷本息,按照相关要求向公积金管理中心提出申请,并按照约定时间由公积金管理中心通过委托银行等方式按时将提取的公积金转入申请人的公积金联名卡储蓄账户中;部分提取是指公积金缴存人按照相关规定和流程提取部分公积金账户金额,具有较高的提取灵活度;销户提取和银行卡的销户流程操作相似,都是一次性将账户中的金额转移到对应的联名储蓄卡中,并随后销毁申请人的公积金账户,销户提取一般用于户口变动、离职退休和政治状态变动等情形。
3 公积金贷款及提取的风险
3.1 国家政策风险
公积金贷款由于其独特的保障性质组织形式,是国家政策扶持的国家工程,因此受国家政策的影响程度较高,面临着较大的潜在政策风险。从国家政策来讲,公积金贷款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居民的住房问题,因此公积金贷款的利率是远远低于商业贷款的,其针对的人群也主要是我国中低收入人群,从这方面来看,国家政策风险就主要包括三点:一是公积金贷款针对的中低收入人群,这类人群由于其收入水平处于中低层次,存在一定的还贷压力,因此公积金贷款很容易因为还贷人群的偿还能力不足或者突然丧失而中断;二是由于公积金贷款的利率较低,贷款时间一般有5年、10年甚至是30年,时间跨度太大,在还贷期间内很容易受经济发展与金融市场的影响,进而增加公积金贷款的金融风险;三是公积金管理中心作为公积金业务的主要负责部门,其职责重心主要是为满足公积金贷款及提取人群来办理公积金业务,由于其社会公共服务的组织性质,对于贷款和提取人员的资料审核与流程环节监管并不严苛,再加上其并不是一个专业的金融管理机构,对于潜在的风险缺乏预防与处理机制,因此存在潜在的政策风险。
3.2 市场因素风险
公积金贷款及提取的市场因素风险主要是指公积金贷款的业务构成中,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较大,因此受房地产市场及不动产投资市场的影响较大。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飞速发展,在经过其发展“黄金时期”的沉淀,房地产市场已经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的刚需市场及我国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再加上目前部分投资者热衷于投资房产等不动产,导致房地产市场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的“敏感神经”,任何一点的市场波动及政策影响等措施都会使得房地产市场产生波动,而房地产市场又与金融经济系统息息相关,因此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也会影响到公积金贷款。
3.3 借贷信用风险
公积金贷款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来自公积金贷款的申请主体,公积金贷款主要针对中低收入人群,这部分人群没有过多的经济收入,除了必要的生活支出和其他的杂项支出外,还需要负担每个月的房贷支出,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是具有较大压力的,一旦贷款申请人的偿还能力不足,其公积金贷款就会受到影响;二是公积金贷款的申请主体一般都是自然人个体,因此受不可控力等意外因素的影响较大,比如贷款申请人因死亡、丧失经济能力等原因导致其失去了贷款的偿还能力,与贷款申请人具有继承关系的亲属拒绝继续偿还房贷等情形,再加上公积金管理中心缺乏专业金融机构那样的风险管控能力,对出现这样的贷款信用风险问题处理还存在可提升的地方。 3.4 操作流程风险
除此之外,公積金贷款及提取还存在操作上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公积金贷款和提取的机制本身就存在瑕疵,在公积金贷款及提取的业务上机制中的内控举措与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脱节现象,这样会使得公积金贷款及提取业务受到较大的影响;二是在公积金贷款及提取的过程中,因为工作人员的操作疏忽导致在贷款及提取的流程中出现问题,影响了公积金贷款与提取的进度;三是在具体的操作上,比如贷款的发放和公积金账户金额的提取,一般都是由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全过程,贷款流程通常是:委托银行收件—中心审核和审批—放款由银行负责,在银行收件和中心审批中容易出现审批材料不全等问题,从而埋下风险隐患。
4 公积金贷款及提取的风险防范措施
4.1 建立健全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及时处理机制
公积金贷款及提取机制一般是由公积金管理中心统一进行管理,由于独特的组织性质,受政策与市场因素影响较大,这两方面的风险发生率也较高,因此针对这两方面的风险防范措施就需要建立并健全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来对可能出现的政策风险及市场风险进行预警,增加对政策文件、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房地产市场波动因素等可能影响公积金贷款及提取业务等领域的监管力度,并设立与之相关的风险预警指标,根据预警指标来不断调整公积金贷款及提取的容量,并调整贷款及提取的条件及流程;另外建立健全风险及时处理机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风险发生之初就及时启动风险处理机制,将风险带来的影响降低到最小,从而减轻风险对公积金贷款与提取业务的影响。
4.2 加强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建设
公积金贷款及提取的主体是自然人个体,这类个体很容易因为突发自然情况等原因造成自身偿还能力不足,无法继续偿还贷款,进而产生信用风险,因此,公积金贷款及提取的风险防范措施也应该包括要加强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加大公积金管理中心在申请人申请贷款时递交材料方面的审核力度,在资质评估时要拓宽评估面,增加对申请人学历、个人技能证明、职业稳定性与家庭收入情况等方面的评估,综合建立较为科学的偿还能力评估体系,并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将信用审查从银行委托中剥离出来,让申请主体的信用审查与管理中心工作相结合,避免出现工作脱节,影响信用评估结果的公平性。
4.3 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体系,完善内控体制
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体系,并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机制也是公积金贷款及提取风险防范的措施之一。一方面,公积金管理中心需要在现有贷款及提取操作流程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公积金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体系,精简繁杂冗长的材料递交与审核流程,扩充申请人资质评估环节,并在贷款及提取业务中明确环节流转步骤,并将步骤图公布告知申请人;另一方面,公积金管理中心需要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从内部控制入手来增强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通过不定期的培训与考核来增强工作人员的专业度,降低其在操作过程中的风险发生率。
4.4 建立多渠道的风险管理体系,丰富风险防控手段
公积金管理中心由于社会公共服务的组织性质,缺乏专业金融机构应对风险的能力与手段,因此针对公积金贷款与提取的风险问题,还需要建立多渠道的风险管理体系,采取多元化的风险防控手段来应对风险问题。比如根据贷款规模与体量来增加贷款准备金容量;根据申请人的房屋抵押等材料进一步完善抵押流程,加强抵押材料的审核,并加强对抵押材料的管理力度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针对自然人个体的申请人可以建议购买人身意外险,以应对突发情况导致申请人失去偿还能力的风险等。
参考文献:
[1]任晓玲.住房公积金贷款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探讨[J].商讯,2020(26):152-153.
[2]王俊毅,尚博.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策略浅析[J].发展,2020(8):29-30.
[3]冷世红.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及防范建议[J].中外企业家,2020(19):92.
[4]郭俊伯.新形势下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的深化改革[J].中国房地产,2020(19):70-72.
[作者简介]王慧(1989—),女,汉族,福建南平人,本科,研究方向:公积金业务办理数字化。
[关键词]公积金;贷款提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7.043
1 引言
相比传统住房贷款来说,公积金贷款具有利率低等优势,对于中低收入的购房者有较强的帮扶性。并且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企事业单位对员工的公积金缴存比例和基数也都在上升,进一步增强了中低收入购房者的资金“储备”。然而由于国家政策、房产市场、借贷信用和操作流程等方面有着不可控的风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积金贷款及提取机制的稳定,因此,针对公积金贷款及提取风险做出防范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2 公积金贷款及提取的主要方式及其特征定义
2.1 公积金贷款
公积金贷款主要是指个人为买房等行为时因资金不足而利用缴存的住房公积金来实行贷款的行为,其是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相关机构根据申请贷款的职工所缴纳的既有住房公积金来通过委托商业银行的方式发放的房屋抵押贷款,主要针对人群为公积金缴存人与在职期间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在职员工。一般来说,公积金贷款的申请条件较为宽泛,主要包括以下五大类:一是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职工才有公积金贷款的申请资格,因此在公积金制度中是贷款申请的先决条件;二是申请贷款前连续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时间不少于六个月,要保持公积金缴纳的稳定性,降低贷款的潜在风险;三是基于公积金贷款的保障性性质;四是贷款申请人在贷款时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具备稳定的经济偿还能力和无外在数额较大的未偿还债务,要保证贷款人的正常偿还能力;五是规定公积金贷款的偿还时间最长不超过30年,其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房价总额的80%。按照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制度,目前公积金贷款的流程主要分为贷款申请人咨询和材料准备—贷款经办部门初审与评估—电话通知贷款申請人—合同签字—银行放款—按月还贷这六个步骤。相比于传统的住房商业贷款来说,公积金贷款的利率在五年及五年以下的,一般为2.75%;五年以上的一般为3.25%,而商业贷款的利率一般以央行基准利率为基础,结合申请人的资质、还款能力等综合因素,利率大都为4.9%左右,是大大高于公积金贷款利率的,因此说公积金贷款是一项保障性金融政策。
2.2 公积金提取
公积金提取是指公积金缴存人在满足公积金提取的条件要求下,到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公积金的提取手续,按照相关流程将公积金账户的金额部分或者全部提取到对应银行卡的行为。一般来说,公积金的提取需要申请人提前到公积金联名银行办理公积金银行卡的申领及金融功能的激活,开通公积金银行卡的储蓄卡功能,用以后期的金额提取。而公积金的提取方式根据用途及提取性质的不同主要分为约定提取、部分提取和销户提取,其中约定提取主要是指申请人因房屋修建、购买等原因来偿还房贷本息,按照相关要求向公积金管理中心提出申请,并按照约定时间由公积金管理中心通过委托银行等方式按时将提取的公积金转入申请人的公积金联名卡储蓄账户中;部分提取是指公积金缴存人按照相关规定和流程提取部分公积金账户金额,具有较高的提取灵活度;销户提取和银行卡的销户流程操作相似,都是一次性将账户中的金额转移到对应的联名储蓄卡中,并随后销毁申请人的公积金账户,销户提取一般用于户口变动、离职退休和政治状态变动等情形。
3 公积金贷款及提取的风险
3.1 国家政策风险
公积金贷款由于其独特的保障性质组织形式,是国家政策扶持的国家工程,因此受国家政策的影响程度较高,面临着较大的潜在政策风险。从国家政策来讲,公积金贷款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居民的住房问题,因此公积金贷款的利率是远远低于商业贷款的,其针对的人群也主要是我国中低收入人群,从这方面来看,国家政策风险就主要包括三点:一是公积金贷款针对的中低收入人群,这类人群由于其收入水平处于中低层次,存在一定的还贷压力,因此公积金贷款很容易因为还贷人群的偿还能力不足或者突然丧失而中断;二是由于公积金贷款的利率较低,贷款时间一般有5年、10年甚至是30年,时间跨度太大,在还贷期间内很容易受经济发展与金融市场的影响,进而增加公积金贷款的金融风险;三是公积金管理中心作为公积金业务的主要负责部门,其职责重心主要是为满足公积金贷款及提取人群来办理公积金业务,由于其社会公共服务的组织性质,对于贷款和提取人员的资料审核与流程环节监管并不严苛,再加上其并不是一个专业的金融管理机构,对于潜在的风险缺乏预防与处理机制,因此存在潜在的政策风险。
3.2 市场因素风险
公积金贷款及提取的市场因素风险主要是指公积金贷款的业务构成中,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较大,因此受房地产市场及不动产投资市场的影响较大。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飞速发展,在经过其发展“黄金时期”的沉淀,房地产市场已经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的刚需市场及我国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再加上目前部分投资者热衷于投资房产等不动产,导致房地产市场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的“敏感神经”,任何一点的市场波动及政策影响等措施都会使得房地产市场产生波动,而房地产市场又与金融经济系统息息相关,因此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也会影响到公积金贷款。
3.3 借贷信用风险
公积金贷款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来自公积金贷款的申请主体,公积金贷款主要针对中低收入人群,这部分人群没有过多的经济收入,除了必要的生活支出和其他的杂项支出外,还需要负担每个月的房贷支出,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是具有较大压力的,一旦贷款申请人的偿还能力不足,其公积金贷款就会受到影响;二是公积金贷款的申请主体一般都是自然人个体,因此受不可控力等意外因素的影响较大,比如贷款申请人因死亡、丧失经济能力等原因导致其失去了贷款的偿还能力,与贷款申请人具有继承关系的亲属拒绝继续偿还房贷等情形,再加上公积金管理中心缺乏专业金融机构那样的风险管控能力,对出现这样的贷款信用风险问题处理还存在可提升的地方。 3.4 操作流程风险
除此之外,公積金贷款及提取还存在操作上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公积金贷款和提取的机制本身就存在瑕疵,在公积金贷款及提取的业务上机制中的内控举措与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脱节现象,这样会使得公积金贷款及提取业务受到较大的影响;二是在公积金贷款及提取的过程中,因为工作人员的操作疏忽导致在贷款及提取的流程中出现问题,影响了公积金贷款与提取的进度;三是在具体的操作上,比如贷款的发放和公积金账户金额的提取,一般都是由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全过程,贷款流程通常是:委托银行收件—中心审核和审批—放款由银行负责,在银行收件和中心审批中容易出现审批材料不全等问题,从而埋下风险隐患。
4 公积金贷款及提取的风险防范措施
4.1 建立健全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及时处理机制
公积金贷款及提取机制一般是由公积金管理中心统一进行管理,由于独特的组织性质,受政策与市场因素影响较大,这两方面的风险发生率也较高,因此针对这两方面的风险防范措施就需要建立并健全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来对可能出现的政策风险及市场风险进行预警,增加对政策文件、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房地产市场波动因素等可能影响公积金贷款及提取业务等领域的监管力度,并设立与之相关的风险预警指标,根据预警指标来不断调整公积金贷款及提取的容量,并调整贷款及提取的条件及流程;另外建立健全风险及时处理机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风险发生之初就及时启动风险处理机制,将风险带来的影响降低到最小,从而减轻风险对公积金贷款与提取业务的影响。
4.2 加强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建设
公积金贷款及提取的主体是自然人个体,这类个体很容易因为突发自然情况等原因造成自身偿还能力不足,无法继续偿还贷款,进而产生信用风险,因此,公积金贷款及提取的风险防范措施也应该包括要加强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加大公积金管理中心在申请人申请贷款时递交材料方面的审核力度,在资质评估时要拓宽评估面,增加对申请人学历、个人技能证明、职业稳定性与家庭收入情况等方面的评估,综合建立较为科学的偿还能力评估体系,并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将信用审查从银行委托中剥离出来,让申请主体的信用审查与管理中心工作相结合,避免出现工作脱节,影响信用评估结果的公平性。
4.3 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体系,完善内控体制
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体系,并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机制也是公积金贷款及提取风险防范的措施之一。一方面,公积金管理中心需要在现有贷款及提取操作流程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公积金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体系,精简繁杂冗长的材料递交与审核流程,扩充申请人资质评估环节,并在贷款及提取业务中明确环节流转步骤,并将步骤图公布告知申请人;另一方面,公积金管理中心需要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从内部控制入手来增强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通过不定期的培训与考核来增强工作人员的专业度,降低其在操作过程中的风险发生率。
4.4 建立多渠道的风险管理体系,丰富风险防控手段
公积金管理中心由于社会公共服务的组织性质,缺乏专业金融机构应对风险的能力与手段,因此针对公积金贷款与提取的风险问题,还需要建立多渠道的风险管理体系,采取多元化的风险防控手段来应对风险问题。比如根据贷款规模与体量来增加贷款准备金容量;根据申请人的房屋抵押等材料进一步完善抵押流程,加强抵押材料的审核,并加强对抵押材料的管理力度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针对自然人个体的申请人可以建议购买人身意外险,以应对突发情况导致申请人失去偿还能力的风险等。
参考文献:
[1]任晓玲.住房公积金贷款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探讨[J].商讯,2020(26):152-153.
[2]王俊毅,尚博.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策略浅析[J].发展,2020(8):29-30.
[3]冷世红.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及防范建议[J].中外企业家,2020(19):92.
[4]郭俊伯.新形势下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的深化改革[J].中国房地产,2020(19):70-72.
[作者简介]王慧(1989—),女,汉族,福建南平人,本科,研究方向:公积金业务办理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