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生命的高处

来源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ich_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办公室在7楼,每当感觉眼睛酸涩时,我便会拉开窗帘,俯瞰学校。
  从楼上看去,土坡的弧线变得平坦,草地的起伏与细节变得模糊。原本光秃秃的,只留枝干撑起天空的树林此刻成了灌木丛,树枝密密地交叉着,间隙中填补着地面上的落叶,反而让尖锐、狰狞与嶙峋变得圆润、毛绒与丰富。我莫名地相信,如果一场大雪落下,会被全部拦截在半空,而不会漏到地上。
  俯瞰对人来说是一种难得的体验。用另一种视角去观察我们生活的空间,生命投影下的影子在坐标里抵达了另一个区间。
  自诞生以来,人就是不会飞的。在神话里人是由泥土捏成的,所以人只能属于大地,从大地中诞生,也最终回归大地。
  我们的一生都在地上,虽然不像石头、野草那样匍匐着,却也达不到一棵树的高度。比如说梧桐和松树,只要它们长得枝繁叶茂,就可以挡住一个人和天空的交流。
  所以人们把楼房建得越来越高。
  在楼上,可以看见天空更真实的模样。在远方,霞光还在缱绻,仿佛是在岁月的伤口里缠绵的浪漫。于是人重新对时间有了熟练的把握。在没有手表的时代,人们就是观看天空的颜色和光泽判断时辰,而此刻,我在楼上,也重新捡拾起了这项能力。我相信天空是有心情的,当人们站在楼上,以平视的目光去观望时,便能听懂云卷云舒中光芒的每一点缭乱。
  在楼上,可以拥抱不沾人间烟火的阳光。城市中,阳光是一种难得的资源,当它从地平线跋涉千万里来临时,是经过了漫漫远方和高楼大厦的层层拦截,遍体鳞伤、丢盔弃甲后才能到来。所以只有高楼才能享有它的恩泽,而底楼的人只能望着阳光线下高高的阴影区域默默叹气。
  或许,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到常人难以看到的光芒,看到另一个维度的一天是如何开始与结束,看见高于日常生活的灵光,指引着全新的存在与探索。
  换句话说,也只有站得高,才能被阳光看到。古语有言,紫气东来,它不会去尘埃里垂钓,等待愿者上钩,它只会在高处寻找一个合适的归处,用曙光里的预言带来成全与祝福。
  不过到了晚上,楼上的人就被黑暗与大地剥离。在地上,人可以看见脚下的方寸之地,但在楼上,上不见天,下不见地,这才让人想起,我們的根始终在地上。夜晚的时间应当低垂,把自己还给大地,休养一夜后,再重新向着高处而去。母亲曾告诉我,以后买房子一定要买一楼的,这样才能“接地气”。她说人是不能离开大地太久的,人的脚底是涌泉穴,只有站在地上,才能感到大地涌出的生命力,得到它深厚的滋养。
  她这样讲也有道理,毕竟人类几千年的历史都在地上。只有站在地上,我们才能和唐宋明清站在一起,复苏长江黄河的血脉,感触到每一个盛世留存在时光里的印记。
  只是在白天,我们还是要不断地向上,这是社会的逻辑,也是生活对我们的要求。
  如果楼层到了两位数,比如二十多层的楼上,那么地面的故事就更加渺小。眼中只有制式的楼房和反光的玻璃,从近处的亮白一直到远方的灰蓝。当阳光一点点从耳朵里清除浮世的声音,你会不禁思考生命的意义。它是应该向高处寻,还是问低处落。我们拼尽半生就是为了让自己越来越高,直到不接地气,成为挂在高楼上的一只风筝吗?除了在路上的时间,我们的生命都被定格在了高维的天空。可天是没有尽头的,生命却有终数。我们是不是应该给自己设置一个知足的天花板,提醒自己,越是靠近天空,就越是远离大地,远离归处?
  这也就是登高楼与登高山的区别,前者更多地关注人世的苍茫和匆匆,后者则偏重于存在的渺小和短暂。
  现在,闲来无事时,我都会去办公室。只有在楼上,你才能看见平顶屋上的积雪保存得多么完整,看见立体雕像呈现出的另一种风情,看见日月在地平线上伟大的诞生与沉没。
  我们在高楼上,同时亲近天空与大地、古典与现代,历史与未来便在我们身上达成了巧妙的和解。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淮州中学)
其他文献
总有人会在你不知道的地方,和着雨露霜风肆意生长,不论处在什么样的年龄阶段,当他的积淀足够丰富时,就会如鲤鱼跃龙门般跳出那个泥淖,在无数个我之间脱颖而出。我常在想:该如何达到那样一个高度,该如何默默地生长成为高岭之花,又该如何达到孤芳能自赏的思想高度?  人啊,确实不应该总待在一个地方,那样固定的生活环境、固定的交往人群会使头脑发锈,眼界逼仄。出去走走,不论是学校外的另一个学校,还是工作区域外的另一
期刊
【阅读导引】  天津人民出版社于2014年首度出版了蔡崇达的散文集《皮囊》,共收录了其散文新作14篇以及一篇后记。在这里节选了该书的首篇同名散文《皮囊》、第十篇《海是藏不住的》以及作者的后记《我想看见每一个人》。作为新闻从业者,蔡崇达笔下的这些散文更类似于非虚构的自传性小说,而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些文字散发出的深沉哲理。作家阿来评价道:《皮囊》一题就具有指向本质的意味。“皮囊”一词涵盖了灵与肉这两种对
期刊
一  “创意写作”是以文字媒介为核心的创意思维训练和原创性写作的总称。这一理念最早是由爱默生1837年在美国大学优等生荣誉学会上发表的题为“美国学者”的演讲中提出的[1],上海大学葛红兵教授最早将其相关课程和理论引进到国内。创意写作作为课程和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虽只有10年,却已成为高校写作课程改革的热点。  如果能在中小学推广和实施创意写作,让创意写作进入课堂,笔者认为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期刊
【教学设想】  “讽刺语言是一种高端的语言艺术,相对于平淡的语言,它具有更强的力度,能够表达更强烈的感觉,更容易刺激读者产生情感共鸣。”[1]“讽刺的运用常常能够仅以寥寥数笔就使一个角色在平面的文字间立体呈现出来,甚至较其他长篇大论的描绘更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2]讽刺语言具有正话反说、高度概括、多元性等文化意蕴。基于讽语的这些艺术特质,在高一年级第一学期,以《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马裤先生》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1]语文课程教学应担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之责,识字教学亦然。然而时下的识字课堂,常常忽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责任。我们应沉下心来,寻味汉字丰厚的文化内涵,唤醒弘扬传统文化的自觉,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以汉字传承文化,以文化丰厚汉字。  一、文化缺失,识字之殇  
期刊
影像传播时代,人们一方面身处在流动影像的焦虑之中,一方面又渴望获得类似巴赞对于影视所寄寓的“木乃伊情节”的永恒性。人文主义教育作为一种安顿心灵、和谐自身的教育范式,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在媒介时代,人们对教育的审视加速了对教育与技术、教育与媒介以及教育与影像传播资源之间的互动省思。如巴赞所言:“如果说当代电影能够富有成效地从小说与戏剧领域中取材,这首先是因为电影已经相当自信,能够自如运用特有的表现手段
期刊
初中语文新教材注重“语文素养”。在散文教学中,要注重散文的文本特质,确定散文的教学策略,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走入散文深处,体会散文的诗意和情致,而不是仅仅弄清楚文章写了什么事、什么人。同时,遵循编写意图,利用教材篇目,力求一课一得,在“听、说、读、写、思、积”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属于抒情性散文,第二单元的《秋天的怀念》《散步
期刊
每次作文训练,几乎都有学生和我说:“老师,写作文的时候,题材我也有,文章的主旨,我也觉得蛮好的,只是一旦写起来,就干巴巴的,跟记流水账一样,作文分数总是高不上去。”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情形,关键是作文语言出了问题。那么出現语言症结的原因究竟有哪些方面呢?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1.弱化语言积累。很多学生在课本学习和课外阅读时,往往走马观花,有脑无心,都是粗阅读、浅阅读,语言积
期刊
自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提出以来,专家学者和语文教育工作者更多地从逐条解读的角度来挖掘各个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或与过去的“双基”“三维”目标相比较来深入探讨。这些基础性探讨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过度强调四个核心素养之间的划分容易让人产生其相互割裂的错觉,既不符合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也与核心素养提出的初衷相违背。  北京师范大学郑国民教授在“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与实践探索”讲座中以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
期刊
【阅读导引】  节选内容摘自刘庆邦的短篇小说《鞋》,这部分内容围绕守明的等待展开,其中穿插了大段守明缝制鞋时的细节与心理描写。作为贯穿情节的物象,“鞋”串联起了作品中守明的大量心理意识活动,彰显出等待背后的深层文化意蕴,为作品的还原性阐释提供了一条较为明晰的理路。  在小说解读的多种可能性向度中,将文本纳入中国传统农村生活的语境内加以观照,以此对蕴含于人物、意象之下的社会文化关系作深入的理解,有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