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学中引发幼儿多元表达的教学策略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wnl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的故事教学中,多数是教师讲幼儿听,然后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幼儿讨论来学习词句、记忆情节。有些本来是属于创造性讲述范畴的课型,如续编故事、生活经验讲述等,也被束缚在教师所规定的范围里,因而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和表达。如果在幼儿阶段,教师的教学行为能有意识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注重适宜语言教材的选择,引导幼儿积极、健康、有效地进行语言学习,将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不同的寓意,教师要善于运用故事所阐述的道理,挖掘故事中的亮点及所表达的情感等等引导幼儿进行不同形式的多元表达活动,使幼儿在获得语言发展的同时,促进体、智、德、美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下面就如何在故事教学中引发幼儿多元表达谈谈我的体会。
  一、精心设计教具,激发讲述兴趣
  为幼儿创设一个能留给幼儿发现和思考的物质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便于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教师可选择或自绘一些富有童趣、激发幼儿创编兴趣的图片,或运用现代化技术制作FLASH画面。尽量多选择孩子较熟悉、反映幼儿生活、符合幼儿已有认知水平的图片。图片中最好能隐藏一个或几个问题,能引起幼儿发现、解决问题的兴趣。图片之间有逻辑联系,并且要有伏笔,便与幼儿发现线索,进行想象创编。教师应考虑使用一些对孩子来说有挑战性的、并隐含有教育价值的图片,引导幼儿发现创编。如在《母鸡萝丝去散步》中,我们将故事情节内容手绘成一本大图书和幼儿每人一本小图书,大图书的色彩鲜艳,图幅画面清晰,而且根据故事情节,每一个场景里都有一个活页机关,隐藏了问题,引发了幼儿去大胆猜测、去讲述的兴趣。
  二、适时提出疑问,引发想象创编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十分重视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幼儿通过自己的主动性学习去培养兴趣和发展才能。故事教学活过程中教师要选择不同时机,适时质疑,引导幼儿进行想象,创编不同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母鸡萝丝去散步》中,在磨坊场景里,教师故意用手指向母鸡脚上缠着的线,适时提问:“瞧!母鸡脚上有什么?”引导幼儿去发现,去思考,去进行想象猜测母鸡脚上的线起了什么作用?狐狸会发生什么事呢?会不会跟这根线有关联呢?一连串的问题就会在幼儿的脑海里浮现。从而才有了幼儿各种各样的假设,有说狐狸的头被面粉袋砸到了,有说狐狸的尾巴被面粉袋压住了……活动中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想象也很丰富。
  三、运用夸张表现,自觉模仿表演
  生动形象的语言、动作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把幼儿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自觉、主动地学习与运用语言。特别是在故事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动作就应该夸张、生动,富有趣味性、节奏性。在《母鸡萝丝去散步》中,虽然没有主人公母鸡萝丝与狐狸的正面对话,但是在第一环节中,教师带着幼儿一起感受母鸡抬头挺胸散步的样子时,运用了夸张的动作和精神的语言,一下子把幼儿的积极性给调动了起来;表现狐狸时也运用了狐狸狡猾、贼溜溜的语气;在狐狸想吃母鸡却碰到了一连串倒霉的事上,教师的表情动作丰富,使幼儿的身心能够随着老师的教学而此起彼伏,学习的氛围也变得轻松愉快了,孩子很自觉地就模仿起老师表演着故事。
  四、合理引入音乐,游戏再现故事
  雨果曾说过:“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音乐和故事向来就是融于一体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音乐史上有许多作品取材于故事,又通过音乐向人们讲述故事。如在阅读活动《皮皮鼠吃跳跳糖》后,将故事中有趣的故事内容和情节融入到音乐《三只猴子》中,引导幼儿自己编歌词,用歌唱的方式再现了故事内容。又如用乐曲《在山魔的宫殿里》与阅读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相结合,从绘本中的另一个角色——“狐狸”的视角出发,通过跟随音乐的合作动作表演,生动幽默地再现《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故事情节,再次拓展了幼儿使用语言、绘本、动作、音乐等艺术手段整体地进行艺术理解、感受、表达的机会。
  作为教师,要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值,以足够的耐心,运用各种指导策略,不断鼓励、支持、引导幼儿思考,让幼儿在不断的实践中想说、敢说、会说,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在故事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包括把握与理解教材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的能力,课堂应变的能力,在有限的时间里作合理的调配与组织的能力,还有人文素养等等,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孩子一起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帮助孩子学会灵活地演绎故事。
其他文献
摘 要  数学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等特征,幼儿受到直观形象思维的限制,对数学知识的领悟和接受能力不强。文章从“兴趣教学”入手,就如何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幼儿 数学 兴趣 游戏 氛围    数学是一种抽象的知识,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等特征。由于幼儿年龄小,对数学知识的接受往往受直观形象思维的限制,再加上有些教师的教学手段陈旧,幼儿对数学的学习感到枯燥和乏味。鲁迅说过:“如
期刊
司马光砸水缸
期刊
摘 要  留守幼儿是我国现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目前农村留守幼儿日益增多,在农村幼儿园中留守幼儿占有很大的比例。由于留守幼儿在家缺乏父母关爱,又是多属“隔代教育”,祖辈对孙辈的疼爱和庇护,使得留守幼儿心理和常人有所不同,因而农村留守幼儿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倍受社会、教育界等各方面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留守决不能失守,把更多的爱给他们,关注留守幼儿的健康成长,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本文拟从园留守幼儿的
期刊
摘 要  幼儿园师训是师训工作极其重要一环,是影响我国教育工程的“基础之基础”。现有的幼师培训工作不成体系,校本培训基本上流于形式。本文结合幼儿园管理实际,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并介绍校本培训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  校本培训 幼师成长 培养    幼儿是成长的关键期,幼儿教师在责任心及教学能力上的差异,对幼儿终身发展会产生无法抹灭的影响。所以,幼儿教师要用崇高的责任感与高度的智慧去精心呵护每一个幼儿
期刊
园本化教研,作为目前优化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的主渠道,已成为我们践行《纲要》精神,实施教育管理,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的重要抓手。在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组织过程中,立足园本展开规划,实施有效的教研活动,不仅能有力助推本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更能加深幼儿园教育内涵,对促进幼儿园的长远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教研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活动的开展无法有效推进园内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教
期刊
摘 要  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逐步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多年来在与老师的探讨、交流和自己的实践摸索实践中,我觉得小班幼儿的美术教学首先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找出是否乐意参与活动的原因,采取适宜的教育策略,结合实际情况从兴趣入手。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有了一定的兴趣时,教师就要精心设计活动方案,为幼儿创设一个宽
期刊
摘 要  孩子的礼仪教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而是需要日常生活中长期地培养与提示。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显示:那些懂得礼仪的孩子,其身心健康,而且更加会关心他人,更加富有同情心,朋友会更多,学习成绩会更加好。由此可见,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途径。因此,开展礼仪教育,进行礼仪规范训练,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受挫力是指当个体遇到挫折时,能积极自主地摆脱困境并使其心理和行为免于失常的能力。受挫力通过培养可以得到提高,家长要提供幼儿受挫折的机会,让孩子与同伴多交往,并掌握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恰当的挫折程度。  关键词  幼儿 挫折力 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的孩子基本是在蜜罐中长大的,无论孩子做什么周围总是一片溢美之声:“你真棒,你真能干!”。受到家中众人乃至几代人众星捧月般的呵护。生活中
期刊
摘 要  图画和语言都是人类表达情感体验的符号,两者相通。在发展中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美术教学活动历来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一门课程,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可尝试着让幼儿多积累生活经验;再利用大自然、多媒体、主题画、方案教学等途径,开展多种形式活动来促进幼儿思维发展,来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  美术活动 语言发展 生活经验    语言是人类传达信息、表达感情、进行交流的工具,而幼儿期则是
期刊
摘 要:  幼儿阶段是幼儿学习应用口语的黄金时期,教师应抓住一切机会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通过和幼儿进行有主题的“话题”;引导幼儿“讲述”;运用儿童文学作品等形式,创设和谐过程,注重快乐分享,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  幼儿口语 环境 话题 讲述 分享    语言是人类社会交往的最基本工具。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其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的基本条件,语言表达能力与人的一生发展有极大的关系,而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