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自身优势 上好每一堂课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zc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校的发展,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也将随之改进。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发挥优势,上好每一堂课。
  
  一、心系学生,情系教育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当我还是一名中学生时,就曾写下日记:“长大以后,我一定要当一名人民教师。”工作之后,真的如愿以偿。每当我走进教室,看到一张张渴望新知的脸,我顿时容光焕发,激情澎湃,任何的琐事和烦恼全都抛到九霄云外,于是,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
  有的教师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使劲地学自己所教的学科,结果泯灭了孩子的个性,有的学生顾此失彼,甚至出现严重的偏科现象,最终因失去信心而辍学。而我则把教师职业看作是自己的事业,自己将终身为之奋斗,我总把“教书育人”放在首要位置,把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记在心中,除了传授给他们必需的科学知识之外,更注重学生情感的沟通和能力的培养。
  我热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时刻关心他们的成长。记得有这样一位男生,入学后第一次考试,他的许多科目成绩都是个位数,全年级倒数第一。我单独找他谈话,了解到他与继父关系不好,无心学习。我到他家去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并且给他创造回答问题的机会——让他回答几个简单问题,当答对后,及时鼓励他。使他很快树立信心,首先地理考试及格了。慢慢地,其它学科也进步很快,后来成了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充分认识自己,找出自身的优势
  
  我校经常组织青年教师及骨干教师的听课、评课活动,每听完一节课,总是认真评课,指出该节课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尤其在谈其不足之处时,畅所欲言,从不包庇任何人的缺点,以便青年教师能及时纠正缺点,不断进步。同时,学校还经常组织各种文娱活动,既增进师生的情谊,又鼓足了教师的干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教学活动中,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优势。通过参与学校组织的听课评课活动,取其所长,补己之短,及时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优势,纠正不足,提高教学质量。如在学校组织的国庆节“卡拉OK”歌咏大赛中,我获得了一等奖,成了全校闻名的女高音。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时会结合所讲的内容,用优美的歌声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记忆犹新。再如:我特别擅长用版图讲解,每节地理课上,我总是让学生结合版图把主要内容联系起来。
  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能使学生更加敬佩,对其所教学科更感兴趣,从而热爱学习,主动学习,提高每堂课的效率。
  
  三、时代不同,教学方式也随之变化
  
  刚参加工作时,学校各方面设施都很不完善,就连地球仪也没有。在讲地球的公转时,我就自己当地球,讲桌当太阳,自己一边自转,一边围着讲桌公转。后来,有了地球仪,我便在讲桌上放一红色的杯子或纸盒当太阳,演示地球的公转。再后来,用三球仪来演示。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化,现代教育技术被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既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又提高了教学质量,给现代化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使每堂课寓教于乐,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四、认真备课,经常反思,上好每一堂课
  
  认真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只有认真备课,才能做到精讲精练,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例如,学“时区和日界线”时,关于区时的计算,许多学生对“东加西减”有些疑惑,两地时间差很好计算,可是什么情况下用加,什么情况下用减,还是不清楚。我反复思考,终于想出了帮助学生记住时区计算的好办法,那就是“未知地点,东加西减”。告诉学生,不知道时间或地点,在已知地点以东就加上时间差,在已知地点以西就减去时间差,计算出未知地点的时间。
  再如,在学习欧洲西部时,需要识记的地理事物特别多,不好记。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望着地图,冥思苦想,终于编成了一句顺口溜:“伊亚巴大冰斯爱北波比地黑。”大意是:一(个)哑巴大病死(了),唉!北(边)波(涛)比地(还)黑。既道出了欧洲西部历史上曾经工业污染严重,又易背易记。这十二个字分别是每种地理事物的第一个字:伊——伊比利亚半岛;亚——亚平宁半岛;巴——巴尔干半岛;大——大不列颠岛;冰——冰岛;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爱——爱尔兰岛;北——北海;波——波罗的海;比——比斯开湾;地——地中海;黑——黑海。当学生对照地图上的轮廓背完以上地理事物后,我找几位学生到黑板上去写,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就连平时成绩较差的同学也记得很好,全写对了。虽然备课时我花费了许多时间,但却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使学生轻松的学习、乐于学习,并逐步学会自学。
  从教十五载,我经常进行教育反思。教育反思,不仅仅是针对明显的教育失误,也包括对自己一切教育行为的反思,与学生谈一次心,组织一次活动,上一堂课,甚至和学生交往过程中的某一蕴含教育因素的细节,都可以成为我们反思的内容。通过经常反思,使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使教学过程精益求精,与时俱进,缘时而新,因人而异,使教育更加完美,更具心灵的感染力。经常反思,使每堂课上得更好,并在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品质。
  综上所述,热爱教育,发挥自身优势,认真备课,经常反思,不断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通过上好每一堂课,能够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
  (作者单位:251500山东省临邑县临邑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题A:在一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里面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占正方形面积的百分之几?  题B:从甲地到乙地客车要10小时,货车要15小时。现在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相遇时客车正好行2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这是我县六年级数学抽测试卷中的两道应用题。考试后在征询一线教师对试题的意见时,有些教师说:这两道题都要进行四到五步计算,有超纲之嫌。类似的意见在四五年级数学教师中也有,为此,笔者有
期刊
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平面图形,是中学数学必须掌握的一个知识点,因此,与三角形有关的问题在各种考试中屡见不鲜,它可以与三角函数、解析几何、不等式等有关问题结合起来,形成知识的交汇点,因此,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既要充分运用好已知条件,更要注意用好三角形这一条件中所隐含的结论,全面周到的考虑问题,才能正确地解决相关问题,下面,就在教学中学生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来讨论在解三角形中应注意的事项:    一、易忽略三
期刊
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学生成为被动的课堂配角,形成“教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单一刻板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因此,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活动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总结如下:    一、课堂教学要“活”    老师应有更为科学的教学理念,更为活跃的思维,能驾驭教材、拓展教材,激发学生兴趣。
期刊
我们常常听老师讲,历史课不好上,学生没兴趣;学生说历史课枯燥无味,上课想睡觉。所以,上好历史课,提高历史课教学质量,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现根据自己多年来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提出如下建议:    一、激情教学,营造氛围    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一些体会,如果在课堂上,我们始终以同一种语调或带着某种情绪上课,这节课肯定是哈欠声不断,那么,想要在课堂上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创造良
期刊
传统的历史教学,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课堂上讲教材,学生课后记教材的“笨”办法,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被动。而关于教材,新课标要求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事实上也应该如此。历史教科书是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但绝不是唯一的。因为,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文字资源、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等。我们所使用的历史教科书只是其中的一种
期刊
“历史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智慧”,如何让学生去参透历史的奥秘,而不让历史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这就需要教师在每一节历史课中,科学地设定一个“教学重心”,全方位理解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关系的处理和教学技术的落实等方面。    一、多角度认识  多角度认识指确定教学重心时必须考虑到历史学科的性质以及历史的多元特点等,它主要涉及的是对史学的理解方面。  在设定教学重心的时候,我们还必须承认历史是多
期刊
【摘要】 当今教育,把旅游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能使孩子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高能力、愉悦身心、健康成长,特别是红色旅游的教育,它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帮助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甚至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使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 红色旅游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1998年,江西率先提出“红色旅游,绿色家园”的红色旅游口号,为旅游业开辟了一条新的旅游线路。 自200
期刊
一、必须精讲重点,深入浅出    在一节课里,要讲的内容很多,想把一切问题都讲深讲透是不可能的。教学中,通过认真备课,力求把教材吃透;在处理教材和讲解课文时分清主次,去繁求简,抓住重点,精讲多练。这样做无疑是科学的合理的。多年的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讲解时紧紧围绕教材,以《纲》为纲,以本为本,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里的知识,进而发展其智力和能力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讲
期刊
笔者认为: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抓住关键点、疑点和知识生长点,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探索、思考与实践,供大家参考。    一、关键点    物理教学中的关键点,笔者形象地把它比喻为“解开一个活结的拉绳”。一个活结,如果没有拉对这根解开活结的拉绳,那活结顿时就成了死结,活结一旦成了死结,那后果可想而知。在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抓住了关键点,就找到了开锁的钥
期刊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三的化学教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对于启蒙阶段的教学,应该特别重视的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特别重视的是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笔者的体会与做法:    一、上好起始课,激发学习兴趣  有趣,是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有趣是指化学教学富有趣味性。经验告诉我,第一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