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回顾眶内电针治疗外伤性单侧展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接受眶内电针治疗的外伤性单侧展神经麻痹患者,分析性别、年龄、病程、患眼、昏迷
【机 构】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眼球运动障碍治疗病房;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1674052);黑龙江省中医药科研项目(No.ZH Y18-147);黑龙江中医药科研项目(No.ZHY12-W03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眶内电针治疗外伤性单侧展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接受眶内电针治疗的外伤性单侧展神经麻痹患者,分析性别、年龄、病程、患眼、昏迷、眶壁骨折、颅内出血、眼位评分、完全性麻痹及治疗次数等对痊愈的影响。结果:共收集103例患者,男76例,女27例;左眼患病66例;右眼患病37例;平均年龄(37.17±15.23)岁;眶内电针治疗后痊愈38例(36.89%),有效47例(45.63%),无效18例(17.48%),总有效率82.52%。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痊愈与未痊愈患者在年龄、病程、眼位评分、昏迷及颅内出血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痊愈的因素包括病程、眼位评分及治疗次数,其中病程、眼位评分为痊愈的危险因素(β=-0.013,P=0.043;β=-1.124,P=0.002);治疗次数为痊愈的保护因素(β=0.029,P=0.002)。结论:眶内电针是治疗外伤性单侧外展神经麻痹的有效方法,患者病程越短、眼位评分越低、治疗次数越多痊愈的可能性越大。
其他文献
玉米醇溶蛋白是玉米中主要的贮藏蛋白质,约占总蛋白质的45%~50%。近年来随着对玉米醇溶蛋白研究的深入,它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对玉米醇溶蛋白的提取、脱色、纯化等制备方法进行了
<正> 1995年4月21—23日,汉学研究中心与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合作,假台北中央图书馆国际会议厅,举办了"中国神话与传说学术研讨会"。会议组织者的目的,在于藉此"探讨中国文
传播技术的迭代与其对社会运作的介入,使媒体融合和传播主体多元化成为传播学本科课程改革的技术语境和传播环境语境。具体可表述为,媒体融合改变了大众传播属性、更换了对传
本文阐述了一套基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实现对程序设计全生命周期的建模分析,不但为程序设计提供了可视化交互设计模型,而且为系统编码实现提供了详细指导,最终保障了程
Ogilvie综合征又称为结肠假性梗阻,由Ogilvie于1948年最先报道,确切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此综合征必须采取积极的治疗及护理,以防发生肠穿孔。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共
技术重要度是开展电动汽车综合设计优化的目标函数,提出了一种基于QFD的电动汽车关键技术重要度的综合确定方法。方法分析了电动汽车顾客需求和电动汽车技术指标,基于质量屋
在研究混合过程的多种实验方法中,定量的可视化测量技术不仅可同时显示流场中各位置混合效果的差异,还可直观地反映混合过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其中,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具有测量精
在对半导体封装测试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中的芯片加以焊接,要在半导体成品芯片的焊盘上植球,采用引线键合工艺,准确地将焊球焊接在半导体芯片的焊盘中央。然而,由于存在焊点废
目的了解2000~2008年间原发性皮肤隐球菌病(PCC)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检索并回顾性分析2000~2008年文献报道的原发性皮肤隐球菌病病例资料,对比分析2000~2008年与1985~2000年
大量输血是指在24h内输注相当于病人全身血容量或更多血液的输血;或在3h内替换病人循环血容量一半以上的输血[1,2].对于多处创伤,包括严重的骨盆骨折、消化道出血(尤其是由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