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葡萄膜炎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吲哚菁绿血管造影特征

来源 :临床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p_dre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全葡萄膜炎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特征。方法对22例(22只眼)全葡萄膜炎患者的28只眼按常规方法做FFA检查。其中4例(8只眼)做ICGA检查。结果16例活动性病变的FFA均出现视盘及附近视网膜高荧渗漏,其中4例(6只眼)视网膜血管充盈延迟,狭窄或闭塞,管壁染色渗漏为主,6例(9只眼)毛细血管荧光素渗漏,7只眼视网膜色素上皮荧光素渗漏;6只眼黄斑点状荧光素渗漏,4例(6只眼)黄斑囊样水肿,3例(4只眼)伴视网膜出血及棉绒斑。6例(6只眼)陈旧性全葡萄膜炎见视网
其他文献
近来,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家长们喜欢用一种新的形式来进行家园互动,那就是网络博客。图文并貌的博客形式,更直观的展示各种信息;利用网络博客拉近家园之间的距离,更全面地了解每一
内蒙古地质资料馆结合自治区地质资料提供利用实际情况,经过不断探索完善,形成了一站式服务体系,该体系集资料管理、资料查询、资料调阅、借阅定制、自动计费、资料加工输出、统
目的通过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后天性固定性内斜视的临床效果比较,探讨合适的手术设计。方法2007年9月至2013年6月共收治固定性内斜视11例(20只眼),根据患者手术前的专科检查情况,5
目的探讨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1年5月至2013年3月期间26例(26只眼)患者,均采用巩膜隧道切口联合持续灌注,无巩膜瓣经巩膜睫状体平坦部缝线三
目的通过对比球面人工晶状体眼和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眼的波前相差及对比敏感度表现,探讨人工晶状体光学区的不同设计对视网膜成像影响的差异。方法对我院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