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整中的对策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秋拍国内的艺术品市场继续全面缩量。
  中国嘉德秋拍总成交从春拍的21.4亿元下滑到17.45亿元,环比2012春拍下降18%,同比2011秋拍下降55%,;北京保利从春拍的30.3亿元下滑到秋拍的23.1亿元,秋拍环比春拍下降24%,同比2011秋拍49.2亿元成交下降约53%;北京匡时则从春拍的12.6亿元下滑到9.3亿元,环比下降26%,同比2011秋拍18亿元成交下降了约48%;北京荣宝2012秋拍成交总额为2.2亿元,相比春拍2.56亿元环比下降14%,同比2011秋拍4.5亿元成交下降约51%。
  雅昌艺术品市场监测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2月19日,大中华地区艺术品秋季拍卖成交总额为255.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约50%,成交规模近乎“腰斩”。2012年秋拍中,能够衡量市场热度的高价拍品的成交数量急剧下滑,以亿元拍品为例,2010年秋拍中,成交价上亿元(含佣金)的拍品有16件,2011年春拍也出现了15件亿元拍品,而2012年秋拍,仅有1件亿元拍品诞生。
  市场似乎是在急剧萎缩。但据了解,在2012秋拍中,仍然不断有新的买家入场,拍卖场上的买家人数并没有与成交额成比例地减少。业内都这么讲:人还在,钱没走!相比以往而言,秋拍成交主要集中在中低价位的拍品,买家出手较为谨慎、理性。大家都明白,现在是该买东西的时候,但是买涨不买落的“羊群效应”,仍然导致了更多的观望。
  市场确实在继续调整,或者说在下滑,在探底。调整期也许正是艺术品拍卖企业重新审视和确定今后发展方向的时候。因而,有些拍卖行在尝试开发新品种,尤其尝试拍卖那些以前没有怎么涨过的品种,什么信札专场,设计作品专场,拐杖烟斗专场,大学生作品专场等等;有些企业则重在强化自己的拍卖品牌,培训员工队伍,加强企业管理和服务意识。
  市场调整期也正好给了收藏爱好者和投资者学习研究文物艺术品的时间。人们应该逐步改变投资甚至是投机的理念,慢慢转化为收藏、装饰为主,长线投资为辅的方面来。目前艺术品拍卖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投资、投机的需求超过了对于艺术品真正的审美及收藏需求。想要一夜暴富的人远远大于珍赏、研习艺术品的人。现在很多的投资者实际上充当的是投机者的角色,春拍买而秋拍卖,上海买而北京卖,真正出于收藏目的的买家比例有限。如此的频繁换手势必会增加买家的风险。市场调整期,正好可以使许多暂时被套的投资者反思和总结,树立艺术品收藏和长线投资的理念。
  市场调整期也许是买家出手“抄底”的时候,何时入手要多去分析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研究历年来拍品的涨跌规律,在此伏彼涨中发现机会。收藏者要多咨询业内人士,“抄底”一定是抄那些以前涨得少的,近期跌过头的东西。
  市场调整期也有利于拍卖企业的优胜劣汰。一些先收图录费、鉴定费的,故意卖假货的拍卖公司就会难以为继,靠赝品吃饭会难上加难。每一次市场下调都是将赝品更多地洗出市场的过程。古董市场中的一些乱相将会在发展中,借助市场杠杆作用逐渐地被调整和消除。
  市场调整期也许有助于艺术品一级市场的成长。目前我国的画廊业不够成熟,主要反映在代理机制尚不健全,画廊主通常较为急功近利,对艺术家的推广宣传不够全面到位,因此其与艺术家的信任度经常出现问题。趁着市场调整,正好可以使画廊们腾出时间去了解和选择画家和作品,对代理画家进行学术分析和推广展览的活动。
  2013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也许还在探底中,但下滑的空间应该不会太多。2013年秋拍或2014年春拍也许就是分水岭,市场很可能会出现反弹。历史的经验表明,一旦出现反弹,就往往是疾风暴雨般的,令人追涨不及!所以收藏者和投资者把握入市的时机将十分重要!
其他文献
2012年12月17日下午,一本重要文献在上海泓盛拍卖有限公司秋拍的“悟馨斋旧藏-明清宫廷遗珍、古美术文献暨陈年故纸专场”上现身,并当场以10万的价格落槌成交,它就是《大清国地理全图》。而这本全图的重要性,则体现在它跟钓鱼岛事件所产生的关系。  钓鱼岛自古以来都属于中国,因为自中国古代起,一些中国人在海事行动和渔业捕捞活动中发现了钓鱼岛并给其命名。自15世纪起,中国就出现了有关记录钓鱼岛的典籍。而
期刊
“耶和华神所造的,唯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  ——《创世记》  蛇,这个神秘而又狡猾的灵物,带给世人的不只是攻击和诱惑,更有致命的美艳和无尽的智慧。也许你还记得希腊神话里的美杜莎和《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她们不都是美的化身吗?  而即将到来的春节,既是最具中国韵味的节日,又恰逢癸巳蛇年,如此的二重奏,再遇上珠宝这一永恒的主题,呈现出来的注定是一场视觉盛宴。  蛇行中国年  蛇的冷艳和优美曲线
期刊
有个男人笑称自己是典型的巨蟹座,爱囤东西;有个男人手小而软,可以轻松地戴进那些为女子所佩戴的手镯;有个男人兼具士者的爽朗和文人的儒雅,他就是李旭,一个与银器有说不完故事的人。  李旭的身份和角色如果化身为神话人物,可以用三头六臂来形容。因为他不仅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筹建办副主任,也是著名的艺术策展人和评论家,还是古银饰论坛的版主,更是一位收藏达人,还致力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动。  走进李旭家
期刊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首秀是第九届上海双年展,主题是“重新发电”。而于12月15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七楼举行的这个展览也与电有关:《电场:超越超现实——法国蓬皮杜中心藏品展》。  这个展览来自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119件展品,年代从上世纪20年代超现实主义伊始跨越至今,类型涉及绘画、雕塑、装置、影像、摄影、建筑模型和手稿以及难以确定形式的作品,艺术家包括米罗、毕加索、杜尚、恩斯特、马格利特、
期刊
12月8日下午,初冬的上海寒意渐浓,而身处陆家嘴一线滨江的沪上知名高端地产项目中粮·海景壹号却显得格外红火热闹——8号楼顶层的复式会所里,艺术气息正将华丽的空间充盈得美好宜人。这一天,作为中粮地产年度艺术系列活动“用艺术嘉奖人生”的开幕展,名为“中国油画之醉”的周宗琦海外写生作品展火热开展了,画展展出了他新近10幅海外写生作品。众多艺术爱好者穿梭其中,为之所醉的不只是画架上的法国乡村自然美景,还有
期刊
崛起于1970年代的台湾画廊产业,到目前为止已经经过了 40多年的发展历程。当年的画廊创立者因为年事已高,正逐步退居幕后,而画廊二代们也开始逐步接手画廊的经营。虽然在声望上还不及父辈,但他们正迅速地成长成熟,开始在艺术产业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龙门雅集、八大、亚洲艺术中心、大未来、山艺术,几家在台湾影响力较大的画廊开始将阵地转向大陆,由第二代接手其在北京或上海的经营。这些年轻人面临的一项重要
期刊
如果说黑火药与药引的结合幻化出的是缤纷的烟花,那么张晓刚与世界顶级画廊——美国佩斯画廊的结合无疑也是绚烂、瞩目的。张晓刚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带着他2012年的新作及一些创作跨度到2012年的作品,再次登上佩斯北京“北京之声”的巨帆,潇洒起航。12月13日,张晓刚个展在佩斯北京盛大开幕,窗外雪花漫天,一幅动态的写意画与屋内热闹的画展相映成趣。  “北京之声”是佩斯北京为了更好地研究国内发生的
期刊
俗话说:“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这句话用到艺术市场行当,可谓精确得很,在这个行业里有一种不成文的游戏潜规则:瞎子买,瞎子卖,还有瞎子在等待,这个潜规则也成了某些“虫”、“爷”们牟取暴利的不二法门。  上文所说的这个“瞎子”有时可能是真瞎子,但更多的时候是些假瞎子。试想,市场哪有那么多的漏等你去捡,编个谎忽悠圆了,然后又煞无其事地作出痛苦割肉状,一跺脚一咬牙赌咒发誓活生生地把一张赝品出让给
期刊
与急剧变化的外部世界相比,毛焰如同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真空里:发式永远都是老派的中分,松垮的牛仔裤和胡子拉碴的颓废形象,让他看上去更像一个上世纪90年代的艺术青年。  身为中央美院高材生的毛焰一直驻守南京,蜗居于远离市区的画室,当装置、观念、新媒体等艺术形式强烈地冲击着传统架上绘画时,毛焰却依然醉心于他的肖像。  冬日的南京格外冷寂。新建成的河西滨江公园内行人稀少,常绿树郁郁青青。从高处的灌木丛中
期刊
大金融公司前任高管、曾将西式家宅改造为古典园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发起人、2000余件中国古代服饰收藏者——当一个女人将这些特质集于一身时,你也许会怀疑她是否是从古代社会“穿越”而来。  在这个换对象比换衣服勤快、追时尚比追信仰潮流的社会里,她以自己的方式寻找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也在光怪陆离的城市里珍藏着一份山水田园的古典情怀。她,是施珏。  “我收藏的是他人的生命历程”  第一次见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