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不过是细枝末节的奢侈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tlic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金融公司前任高管、曾将西式家宅改造为古典园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发起人、2000余件中国古代服饰收藏者——当一个女人将这些特质集于一身时,你也许会怀疑她是否是从古代社会“穿越”而来。
  在这个换对象比换衣服勤快、追时尚比追信仰潮流的社会里,她以自己的方式寻找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也在光怪陆离的城市里珍藏着一份山水田园的古典情怀。她,是施珏。
  “我收藏的是他人的生命历程”
  第一次见到施珏,有点难以置信。这位收集了300多件明清家具,2000余件传统服饰的女人拥有年轻精致的一张脸,大大打破了我的预期。
  “女性作为收藏者,在收藏界并不多见。很多人来采访前,都觉得我应该是老先生,或者至少是一名男性”,施珏笑着说,“其实这样的刻板印象就该被打破。”
  施珏对传统服装的收藏始于1999年,那个时候主要是通过在国内各省旅游,收集一些老绣片、老服装。而与2000余件传统服饰的“邂逅”,则要感谢偶遇的一位老先生。“老先生收藏传统服饰30多年了,之前因为资金上的紧张,不得不将‘心爱之物’易主。” 而施珏刚好赶上了这个机会,因为收藏条件方面的优势,她轻松地将这一整套传统服饰收入囊中。
  “服饰的收藏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恒温恒湿、无重物挤压的环境”,施珏介绍道,“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我利用这批服饰做了一个民国服饰展。而目前,我请到了一些国内服饰的研究专家,在为这批服饰的管理建立专业数据库,同时可能会在明年出版一系列服饰文化研究丛书。”
  说起自己收藏的这套服饰,施珏显得很是“得意”,“因为老先生是在博物馆工作的,所以这套服饰收藏在时间序列和结构上都很完整。”
  她从服装的分类、手工、装饰风格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从服装分类上,包括了身穿的基本衣物、饰品和家居软装几大类,家具软装包括了很多细小的部件,比如桌纬、幔帐、条带、扇套等等。而装饰风格上,这套服饰也很丰富,包涵有刺绣、刻字、织锦等手法。至于手工方面的珍贵价值更不用说——包括了织麻纱、罗制品等,就是成语里形容的‘绫罗绸缎’,这样的手工现在基本已经失传了。”
  而对于服饰在反映文化变迁方面的意义,施珏的认识一点也不会少于阿纳托尔·法朗士,这位著名的法国作家曾做过一个假设,假如死后百年让他在书林中挑选,他会选什么。他摒弃了小说和史籍,“毫不迟疑地只取一本时装杂志,看看身后一世纪的妇女服饰——它能显示给我未来的人类文明,比一切哲学家、小说家、预言家和学者们能告诉我的都多。”
  只不过对施珏而言,这样的服饰文化变迁感是从对旗袍的收藏中得来的。“清人都喜欢穿袍子,大大的宽松的,后来清末到民国,逐步发展成旗袍,增加了腰部、肩线以及扣子上的变化。而这些细节,反映的正是当时清代改服制的过程。”
  经济专业出身、曾任公司高管的她如何开始跨界做收藏?施珏表示,自己对数字并没有那么迷恋,反而从小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不过我还是很感激这段教育背景,为我偏感性的思维里增加了理性成分,有一个平衡和过渡,也让我对艺术有种谦逊的尊敬。”
  她的收藏情怀要从童年数起。已为人母的她,至今对印刷的书籍还保有浓厚的感情。“小时候书籍很贵重的,我至今都不习惯扔掉带字的纸质印刷品。”讲起童年的经历,施珏陷入了美好的回忆,“小时候上学、放学路上,我都会去逛路边的文物商店,去看看里面的老戏服,觉得好漂亮。那个时候,我身边的人穿着都很统一,色彩也单调。我喜欢细细研究老戏服上的图案,它们往往都有美好的寓意,像中国古话里常说的,‘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这段经历让施珏很是感激,“我记得夏天的文物商店,很凉快,我常去,并且和店主聊天。久而久之,边看边学,慢慢练得了鉴赏的好眼光,遇到有些东西‘气息’不对,我在第一时间就会有直觉上的分辨。”
  除了服饰之外,施珏还收藏明清家具,在这方面,她也有自己的心得。“就明清家具而言,还是中国藏家更多一些。外国藏家比较多的还是收藏单件。”
  谈起收藏对自己生活的影响,施珏显得很诚恳。“收藏就是一个过程,就是收藏过程本身。"
  "我并不认为自己是收藏家",她说,“‘家’这个字对我来说太沉重了,我就是个简单的收藏者。小时候,我很喜欢收藏电影票票根,喜欢在反面写上电影的名称、时间、与谁一起看。放在小盒子里,它收藏的其实是一个记忆;而长大后,当我收藏别人的作品后,我对收藏有了更多的认识——我收藏的是他人的一段生命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我能超越过时空,感受到他人的状态。这种时空呼应让我很感激。”
  城市山林的梦想:
  凤歌亭畔诗意栖居
  施珏实践梦想的方式还远不止于收藏,她将自家的西式别墅改造成苏州园林,远隔高楼大厦的喧嚣,悠然乐居其中。
  平坦的屋梁装上了飞檐斗拱,红砖墙被粉刷成青灰色,而宅子的内部还“一本正经”的陈列着古代生活的格局。除客厅之外,供轿夫休息的轿厅、女眷们休憩的南北厅、用来观赏湖景的花厅一应俱全。
  而这一切,始于2002年她在城中建造园林的大胆想法。“我当时看上了上海浦东新区锦绣东路的一座别墅,闹中取静,花园和住宅的面积也都合适。”为施珏操刀设计园林的,是建筑大家刘敦桢的关门弟子叶菊华,而细节处理则有施珏本人来把控,“大师把握的是布局和体量,后者非常重要,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从设计到竣工,这所园林住宅花去了4年时间。“其实现在做成的跟我想象的还是有一点差距”,施珏颇为完美主义地说,“不过已经达到了90%的满意度了,还需做一些植物的微调之类的。”从宅子的布局来看,书阁是核心。但要说到宅邸的精神支柱,非湖畔的凤歌亭莫属,这座与湖心亭遥相对望的小亭取名为“凤歌亭”,是施珏读《论语·微子》看到“接舆歌凤”的典故后获得的灵感。
  这个女人在践行自己的渴望方面显得毫不迟疑。“建立这个宅子,其实是我童年的梦想和期许,我小时候父亲经常出差,他会给我带回各地的手工艺品。五颜六色的山东藤编小篮子啊,漂亮的青岛玻璃狗手工品啊,他还曾花去一个月工资,给我买一把小小的苏州檀香扇。 但我觉得最美的还是他带回的苏州明信片,我现在还记得,那上面印的是留园的冠云峰,我把它压在床头,每晚睡觉前都会看看,幻想这背后的故事,也想象自己有朝一日能住进这样的宅子。”   “丝墨缡影”:
  让世界读懂中国的美学
  从企业高管退下来之后,施珏找到自己新的人生方向——保护和传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海外成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仍以“凤歌”二字为基金会旗下运营的文化品牌命名,取名凤歌堂。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的发起人,“凤歌堂”主要运营传统和现代高端手工,并分“签约”、“松散宣传”、“单纯展览”等几种方式保护与推广手工艺人。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其实我做的是细分市场,比如我会把它分为沈绣、陶瓷、 竹木牙角的雕刻、传统建筑的营造等方面,而不是笼统的单讲非物质文化遗产。”施珏介绍说。
  早在2010年,“凤歌堂”就策划承办了两期名为“丝墨缡影——沈绣艺术展”的公益展览,向公众展示沈绣比传统苏绣色彩更丰富、针法更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普通人能做点什么的问题,施珏说:“首先还是要认知,对‘非物质’的概念进行普及。这个概念看似抽象、遥远,但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 她列举道,“比如盆景的布置、杯子上烧瓷上釉的方式、茶叶的文化等等,都是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至于从根源上保护的问题,施珏认为,还是要加强中国基础人文的研究。而她目前奋斗的方向正是“打造一把传统美学的钥匙,让世界读懂中国的美学。”
  奢侈品只是奢侈的细枝末节
  生活中的施珏也颇有雅兴与格调,对她生活方式影响最大的是她的爸爸。“我爸爸对生活永远有美好的期许,他自己也喜欢收集,比如紫砂壶、古籍善本之类的。”
  空闲的时间,施珏会练练毛笔字,读读书。她看书很杂,除了美学之外,最爱历史。
  “蓝天之下无新鲜事”,施珏喜欢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她坚信人的历史观决定了他的三观,属于根本层面的问题。
  目前衣食无忧、致力于公益保护事业的施珏如何看待财富呢?她说:“物质需求满足之后,就需要内心的丰满和充实,而那些高端的消费品,其实走的就是物质拟人化的道路,比如宣传纯手工制作,宣传皮革精选、独一无二,宣传限量版,其实都是想要跟你产生情感联系,满足你某个层次的心理需求。”
  对于奢侈品的概念,施珏显得有一定偏激。她笑着说:“我从来不用奢侈品,也不想身上有一点奢侈品的标志,是属于有一点奢侈品‘耻辱感’的类型吧。像古语里说的,‘身为物主不为奴’,对奢侈品的追求容易让人自我标签化。”
  她想了想,又补充说,真正奢侈的概念其实是掌控自由,比如你能在任何时间关掉电话,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奢侈品不过是奢侈的细枝末节。
其他文献
既然有“上东区”(Upper East Side),就有“下东区”(Lower East Side)。曼哈顿东南面临东河的一片不规则的五边形地区便是人们所说的“下东区”。下东区北面是自20世纪60年代起被艺术家和嬉皮士占领的东村(East Village),西边是同样富有艺术气息,如今设计名店云集的苏荷区(Soho)。而下东区在历史上是外来移民聚集的一个区域,南面与唐人街接壤,这里也一直是中下层工
期刊
2012年12月17日下午,一本重要文献在上海泓盛拍卖有限公司秋拍的“悟馨斋旧藏-明清宫廷遗珍、古美术文献暨陈年故纸专场”上现身,并当场以10万的价格落槌成交,它就是《大清国地理全图》。而这本全图的重要性,则体现在它跟钓鱼岛事件所产生的关系。  钓鱼岛自古以来都属于中国,因为自中国古代起,一些中国人在海事行动和渔业捕捞活动中发现了钓鱼岛并给其命名。自15世纪起,中国就出现了有关记录钓鱼岛的典籍。而
期刊
“耶和华神所造的,唯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  ——《创世记》  蛇,这个神秘而又狡猾的灵物,带给世人的不只是攻击和诱惑,更有致命的美艳和无尽的智慧。也许你还记得希腊神话里的美杜莎和《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她们不都是美的化身吗?  而即将到来的春节,既是最具中国韵味的节日,又恰逢癸巳蛇年,如此的二重奏,再遇上珠宝这一永恒的主题,呈现出来的注定是一场视觉盛宴。  蛇行中国年  蛇的冷艳和优美曲线
期刊
有个男人笑称自己是典型的巨蟹座,爱囤东西;有个男人手小而软,可以轻松地戴进那些为女子所佩戴的手镯;有个男人兼具士者的爽朗和文人的儒雅,他就是李旭,一个与银器有说不完故事的人。  李旭的身份和角色如果化身为神话人物,可以用三头六臂来形容。因为他不仅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筹建办副主任,也是著名的艺术策展人和评论家,还是古银饰论坛的版主,更是一位收藏达人,还致力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动。  走进李旭家
期刊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首秀是第九届上海双年展,主题是“重新发电”。而于12月15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七楼举行的这个展览也与电有关:《电场:超越超现实——法国蓬皮杜中心藏品展》。  这个展览来自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119件展品,年代从上世纪20年代超现实主义伊始跨越至今,类型涉及绘画、雕塑、装置、影像、摄影、建筑模型和手稿以及难以确定形式的作品,艺术家包括米罗、毕加索、杜尚、恩斯特、马格利特、
期刊
12月8日下午,初冬的上海寒意渐浓,而身处陆家嘴一线滨江的沪上知名高端地产项目中粮·海景壹号却显得格外红火热闹——8号楼顶层的复式会所里,艺术气息正将华丽的空间充盈得美好宜人。这一天,作为中粮地产年度艺术系列活动“用艺术嘉奖人生”的开幕展,名为“中国油画之醉”的周宗琦海外写生作品展火热开展了,画展展出了他新近10幅海外写生作品。众多艺术爱好者穿梭其中,为之所醉的不只是画架上的法国乡村自然美景,还有
期刊
崛起于1970年代的台湾画廊产业,到目前为止已经经过了 40多年的发展历程。当年的画廊创立者因为年事已高,正逐步退居幕后,而画廊二代们也开始逐步接手画廊的经营。虽然在声望上还不及父辈,但他们正迅速地成长成熟,开始在艺术产业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龙门雅集、八大、亚洲艺术中心、大未来、山艺术,几家在台湾影响力较大的画廊开始将阵地转向大陆,由第二代接手其在北京或上海的经营。这些年轻人面临的一项重要
期刊
如果说黑火药与药引的结合幻化出的是缤纷的烟花,那么张晓刚与世界顶级画廊——美国佩斯画廊的结合无疑也是绚烂、瞩目的。张晓刚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带着他2012年的新作及一些创作跨度到2012年的作品,再次登上佩斯北京“北京之声”的巨帆,潇洒起航。12月13日,张晓刚个展在佩斯北京盛大开幕,窗外雪花漫天,一幅动态的写意画与屋内热闹的画展相映成趣。  “北京之声”是佩斯北京为了更好地研究国内发生的
期刊
俗话说:“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这句话用到艺术市场行当,可谓精确得很,在这个行业里有一种不成文的游戏潜规则:瞎子买,瞎子卖,还有瞎子在等待,这个潜规则也成了某些“虫”、“爷”们牟取暴利的不二法门。  上文所说的这个“瞎子”有时可能是真瞎子,但更多的时候是些假瞎子。试想,市场哪有那么多的漏等你去捡,编个谎忽悠圆了,然后又煞无其事地作出痛苦割肉状,一跺脚一咬牙赌咒发誓活生生地把一张赝品出让给
期刊
与急剧变化的外部世界相比,毛焰如同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真空里:发式永远都是老派的中分,松垮的牛仔裤和胡子拉碴的颓废形象,让他看上去更像一个上世纪90年代的艺术青年。  身为中央美院高材生的毛焰一直驻守南京,蜗居于远离市区的画室,当装置、观念、新媒体等艺术形式强烈地冲击着传统架上绘画时,毛焰却依然醉心于他的肖像。  冬日的南京格外冷寂。新建成的河西滨江公园内行人稀少,常绿树郁郁青青。从高处的灌木丛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