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思路创新性研究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x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普遍容易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本文就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提出新的思路,以期从创新的角度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创新
  一、前言
  新时代对教育不断提出新要求。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德育在我国中小学乃至高校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国民素质提高分不开的。但是,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德育受重视的程度还远远不够。很多学生对“德育”的概念很模糊,有的甚至把它与思想政治教育混为一谈。实际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不正确的。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德育与智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德育涵盖范围非常广泛。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德育不仅包括对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还包括对学生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其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有正确的政治倾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严格遵守我国法律法规,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习惯,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者,应该以发展的眼光,不断创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用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对中职学生实施科学的德育教育。
  二、根据中职学生的现状,制订适合学生发展的德育教学策略
  中职学生有其本身固有的特点,多数中职学生是因为初中阶段成绩不够理想,无法升入普通高中,继而选择中职学校,因此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不强的问题。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要体现时代感,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基本的行为习惯和纪律教育做起,包括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学习习惯的培养,再到自我约束能力的锻炼,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要做好两点,一是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因材施教。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对于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学生,德育的重点要放在心理健康教育、正确的职业理想引导等方面;对于综合素质较差的学生,德育的重点要放在自我约束能力的锻炼上,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在教育方式上主要以鼓励为主,教导为辅,同时注意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二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制订不同标准的评价机制,以固定时间或阶段为单位,及时对学生的阶段性德育表现进行评价,注意评价记录的持续性和科学性,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德育进步情况,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策略。
  三、德育教师要以身作则,发挥示范作用
  德育教师要重视德育这门課程,深入研究德育教育理论,做好科研,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在与学生的日常交流中,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到言传身教。一方面,教师自己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端正教学态度,引导和教育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要定期充电和参加培训,建立自评机制,对于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及时反思,做到与学生共同成长。
  四、学校要加强对德育的重视
  学校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一方面,学校可以与社会加强联系和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机会。例如,组织学生进行阶段性的社会实践,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正式走上工作岗位之前提前适应社会,还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为他们的就业奠定基础。需要强调的是,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五、结语
  传统的德育工作通常停留在理论阶段,往往是教师照本宣科,学生不当回事。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新时期的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职学校作为培养社会技术人才的摇篮,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强德育教育,培养更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为此,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者,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手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职德育教育,开拓德育教育的新思路。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