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B照射引起人体照射和遮盖部位黑素细胞增加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1982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外线(UVR)照射可引起表皮黑素细胞数增加。曾报道小鼠在UVR照射后遮盖部位的黑素细胞亦有增生。这认为是由于UVR照射皮肤后释放一种致有丝分裂因子所致。本文作者首次在人体证实UVR引起照射和遮盖部位黑素细胞均增加。21名健康志愿者(男8,女13,年龄26~39岁),接受UVB照射。根据Melski分类,其中10例为Ⅱ型皮肤,11例为Ⅲ型或Ⅳ型皮肤。女性志愿者中无妊娠或服用避孕药者。UVB全身照射,17天内每周3次,剂量以Ⅱ型皮肤出现轻度红斑为度。照射时左臀部以不透光的黑色塑料遮盖15×15cm区域。

其他文献
肥大细胞(mast cell,MC)存在于机体许多器官中,是疏松结缔组织中的一种成分。MC起源于造血干细胞,胸腺对MC的产生也有一定的作用。在不同动物、不同组织中,MC具有功能异质性。MC及其介质主要参与速发型变态反应。近十余年来,人们对MC在皮肤迟发型变态反应(DTH)中的作用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获得了许多资料,本文就MC在DTH反应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Papillon-Lefévre综合征(PLS)为法国学者Papillon和Lefévre于1924年首先描述,至今世界文献共报告100余例,分散于世界各地,其发病率在一般人群中估计为1~4/百万。近些年来,对这一遗传性综合征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特别是在治疗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期刊
本文作者报告6例具有皮肤损害的不同类型的LE病人,其中女性5例,男性1例,年龄21~48岁.5例为SLE,均有疲劳、发热、关节痛,部分伴有光敏或秃发、粘膜溃疡形成、雷诺症等,另1例为DLE.
期刊
本文作者报告1例嗜酸性白细胞增多性发作性血管性水肿。患者女,30岁时在身体不同部位反复发生瘙痒性红斑,每月间歇性持续发作。6年后发现体重增加,伴水肿性和荨麻疹性皮疹。
期刊
本病发生在巴西农村,职业与本病易感性有关。危险人群主要是农业工人,但任何在流行区工作和居住的人都可受累。常累及儿童和青年,发病高峰年龄在11~30岁。无种族差异。许多人常在进入流行区后6个月内发病。主要皮肤病变是浅表性水疱,似脓疱病,易破裂而留下浅表性剥脱区。
期刊
色素性痒疹是一种少见的、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特点为网状红色丘疹,消退后留有网状斑点色素沉着.本文作者报告了1例并作了文献复习.
期刊
长期外用强效皮质类固醇能引起皮肤萎缩,本文作者通过动物模型试验证实维甲酸(RA)能预防皮肤萎缩而不降低其抗炎作用。
期刊
本文报告了α-2b干扰素皮损内注射治疗尖锐湿疣的结果。受试者为18~65岁男、女性患者共11例,均经足叶草脂治疗4~10月无效果。本治疗开始前2周内不用局部或全身抗病毒以及抗疣治疗,4周内不用细胞毒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既往未用过干扰素或干扰素诱导剂。疗程中不用影响α-2b干扰素或能够改变疾病自然过程的药物。
乙胺碘呋酮(AD)是室性及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常规治疗药物。作者通过长期随访,对AD所致的皮肤光敏及过度色素沉着进行了研究。
乙酰化物的多型性是一种遗传特征,任何人群都可据此分成两种表型:慢乙酰化物,其必然是隐性等位基因的纯合子;而快乙酰化物,则为显性等位基因的纯合子或杂合子。这种多型性和许多疾病有关,主要是与遗传或免疫性疾病有关。银屑病病因不清,其发病可能是多因素的,而且有某种程度的遗传危险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