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设计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cao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仿生设计以仿生学为基础,研究自然界中生物的外型、结构、颜色、功能等,从而为设计师提供新的设计思想、创意思路。其设计形式新颖具有怡人性、亲和力,在各个领域用途广泛,设计在包装设计上的运用也具有广阔的前景。在多元化的设计思潮之下,包装设计不仅仅具有设计审美标准,还可以承载文化、情感等元素,围绕产品自身的特色,采取合適的包装策略。
  关键词:仿生设计;仿生学;包装设计
  前言
  近代,科学家们根据青蛙眼睛的特殊构造从而研制出电子蛙眼,用作监视飞机的起落以及跟踪人造卫星;根据空气动力学的原理,仿照鸭子头的形状而设计出高速列车;信天翁是一种海鸟,有淡化海水的器官“去盐器”,对“去盐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的研究可以启发人们改善旧的或创造出新的海水淡化装置。对生物体结构和形态的研究,也可能使未来的建筑、产品改变模样,使人们从“城市”这个人造物理环境中重新回归“自然”。
  现在的仿生设计学为现代设计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并且起到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沟通信息的“纽带”作用。
  1仿生设计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1包装设计中形态的仿生运用
  大自然中的任何形态都可以为包装设计而服务。日本佐藤大的工作室 Nendo 为日本的一款名 Shiawase Banana 的高品质香蕉做了包装设计。在香蕉上贴纸香蕉皮外观的便签纸,可以在里面写上祝福的话语,再用“香蕉叶”折叠成包装袋。这个设计向消费者传达出一种绿色健康的观念,叶子的包装设计既可以给人一种自然的回归感,香蕉的便签又充满了高级的设计感。
  仿生形态设计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既丰富了包装的造型,又带动了包装设计的发展,使食品包装已不再是以前单纯的方形、圆形,越来越多有趣的包装形式走向市场,就是这些富有生命的自然形态赋予了包装的个性化,更得消费者的喜爱。
  1.2包装设计中结构的仿生运用
  仿生包装设计的结构对材料有一定的要求,要根据产品的特性,选取自然界中动植物结构与之相似的,进行模仿,通过创新设计使之完美结合。设计师Ninette Saraswati 自创了一个虚拟的水果品牌ALOHA ,并为水果设计了包装。这款菠萝的包装设计模仿了菠萝结构,将包装上的图案进行艺术加工,包装顶部做了提手设计,方便携带,提手下面露出菠萝叶子,果实包装部分做了镂空设计,以便消费者能够看到水果,整个包装设计充满了趣味性,纸质材料易回收处理,既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绿色设计。
  1.3包装设计中功能的仿生运用
  仿生物功能的包装设计可以更好的完善其售销功能、保护功能、便携功能等。比如蓝莓的镂空仿生包装,在包装的正面,除了包装的通风之外,还包括模切孔,赋予了水果必要的可视性,起到了很好的装饰和宣传效果,其个性化的设计加深消费者的印象,可以促进产品的销售,同时它的外包装也对物体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这个特殊性的功能有助于人们直观的了解产品,充满了人性化。
  1.4包装设计中色彩的仿生运用
  自然界中生物的色彩成为了丰富包装设计美感的主要内容,缤纷的色彩形式对包装设计有重要意义。包装也同样有保护产品和吸引消费者的功能,所以包装具有漂亮的色彩,独特的形态与结构,才能成功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色彩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性,更加强化产品的特性,比包装的形态更加具有视觉吸引力。例如在食品包装设计中,不同的色彩可以表达不同的口味。JUS( Juice Up Saigon)果汁品牌包装设计,包装直接运用了水果的原色,鲜亮的色泽表达出果汁的纯净度和新鲜感,体现出了色彩的识别性和象征性。
  1.5包装设计中肌理的仿生运用
  自然中的生物肌理可以丰富包装的表现形式,和形态、结构、色彩一样都有表达产品情感的功能。将自然肌理运用到包装设计中,利用这些丰富的表面肌理通过各种材料进行表现和技术创作,创造出一种新的、深层意境的视觉语言,从而可以感受到更为生动的审美意蕴。通过设计师对肌理进行主观化的加工处理,以崭新的艺术形态将包装设计的惟妙惟肖。例如bullet设计的锦鲤酒包装设计以锦鲤的表面纹理来进行提炼设计,提高视觉冲击力,加深消费者的印象,又寄托了美好的寓意,这样独特的设计极具个性和吸引力。
  2包装中仿生设计的意义
  2.1体现绿色生态
  在自然界中寻找灵感和元素,将自然、科学、艺术完美结合,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同时又兼顾了自然材料的特点,传达了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仿生的包装设计与绿色生态设计的主题相适应,因此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2满足情感消费观
  仿生的包装设计是一种新的互动性的包装设计,通过包装设计,能够增加人与产品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让产品形象生动,系列化的包装设计更是加大了产品与自然,产品与人类,自然与人类的交流,起到了沟通纽带的作用,符合时代的发展观念,满足市场需求,通过包装传递自然的语言,又借助包装表达人们的情感,满足更多消费者的情感诉求。
  2.3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
  绿色包装是国际环保发展趋势的需要,仿生的包装形态可以激发人类的保护欲,通过其仿生的外形、材料直观的向消费者传达产品包装废弃物的回收以及处理方法。
  食品仿生包装是一种绿色的包装形式,使消费者使用后意识到它二次利用的可能,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赋予包装新的价值,最大限度的利用和节省了资源,做到了绿色可持续的设计,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结论
  仿生包装设计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要从仿生学、设计学、色彩学、心理学等专业分析,包装设计参考和借鉴了仿生学中较科学的面,设计出形态、结构、功能相对完美的包装,打破了传统的包装形式,包装设计更具创新性,既环保、宜人、有趣,又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赢得消费者的喜爱。
  参考文献
  [1]郑文武.谈消费观念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J].艺术与设计,2011年8期:44-46.
  [2]王佳琦.浅析绿色包装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J].艺术与设计,2011年8期:47-49.
  [3]刘莹.包装设计中“仿生”设计[J].艺术美术界,2010年第12期:97-97.
  [4]赵婷婷.仿生设计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交通大学,2012.
  [5]魏洁.包装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01-101.
  作者简介:毕晨曦(1996年-),女,河南开封人,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专业英语教学的本质及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护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通过讨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方法,指出了在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培养本科护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培养高素质本科护生的一条有效途径。
摘要:《隐秘的角落》作为2020年悬疑剧中的翘楚,其中大量的隐喻引起了广泛关注。该剧作为一种多模态复杂媒介,采用台词、图像、音乐等多种模态将源域与目标域联系起来,实现跨域映射。本文主要从方位隐喻及多模态隐喻理论角度分析《隐秘的角落》三次“坠落”的多模态方位隐喻。  关键词:多模态;方位隐喻;多模态隐喻  2020年爱奇艺旗下播出的网络剧《隐秘的角落》横空出现,意外走红网络。该剧制作精良,悬疑情节紧
摘要:“感觉结构”作为雷蒙·威廉斯为了研究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同时逐渐发展为文化研究的重要概念。通过分析,“感觉结构”是一个时代所有文化元素的集中体现,是某一个共同体不经学习而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的选择后的社会经验,是某一个时代某一集体能在潜意识中区别于他者的原始感知力。同时与集体无意识相比较,感觉结构更具有可变性。  关键词:雷蒙·威廉斯:感觉结构;集体无意识  “感觉结构”作为雷
可达龙注射液是临床最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能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减慢窦房、心房及结区传导,延长不应期,降低心房、结区和心室的心肌兴奋性,减慢房室旁路的传导并延长不应期.临床常用于治疗严重心律失常,如快速房颤、房扑、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等。
期刊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发生的日新月异地变化,快递行业的工作内容和相应的管理制度,也不断地进行动态的调整。高职院校是会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大摇篮,每年能够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会计专业人才,在新的时代环境下,高职院校也需要不断地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积极采用专业对接产业链的方式来,推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本文就围绕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突出问题展开全面地分析,
期刊
摘要:随着新时期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入渗透德育思想是教师的责任。本文对当前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关于渗透德育思想的基本要求进行了系统地论述,并探究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充分蕴藏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涵。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们要做的就是能够帮助小学生们正确认知自我和感悟生活,从而让小学德育的巨大精神魅力
静脉穿刺是临床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护理技术之一.我科烧伤的患儿中以8个月~3岁居多.由于年龄小不合作,再者创面的疼痛往往使患儿躁动不安.而且有不少伴有头面颈部烧伤,因此,我们一般选足背或大隐静脉这些较粗大的静脉进行穿刺置管.但因这些静脉位于踝关节部位,难于固定.往日我们使用一次性纸盒或用木夹板作为固定踝关节用具,但效果均欠佳.为此我科自制了一种石膏托架固定小儿踝关节,临床效果良好.现将其制作及使用
期刊
摘要:针对提升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建立科學的思政课程教学评价机制,良好的评价机制是提升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质量的保障。在对思政课程评价机制的建立上,高校要从思政课程的本身特点出发,将思政课程的育人目标充分发挥出来。下文笔者将从多个方面对如何在高校思政教学中进行教学评价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阐释,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可以为提升高校思政教学质量通过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教
目的 探讨治疗化疗引起的重度口腔溃疡更完善的方法.方法 选取60例在我科化疗引起Ⅲ~Ⅳ度口腔溃疡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应用1:5 000呋喃西林液漱口,试验组应用冰制药物漱口,比较2组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结果 2组之间疗效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4.476,P<0.01).结论 冰制药物制作简单、起效快、疗效显著深受患者欢迎,值得广泛推广。
摘要:针对青少年学生当前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结合一些实际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积极的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素质教育;学习习惯;学生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学习习惯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度已引起学校和教师的广泛重视。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十分重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人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存在着忽视良好学习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