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创造力、想象力、独立能力的培养,自信心、自尊心、责任感等品质的树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应从小做起,而这些都是创业者必备的创业意识和品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同家庭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而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各国中,美国创业型经济所取得的成就尤其令人瞩目。创新创业精神已深深地嵌入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其中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美国家庭有着丰富且完善的理财教育。美国石油财团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二代威廉·洛克菲勒曾说,母亲在他小的时候每周会给固定的零花钱,指导他制定每周的开支计划。这些从小养成的习惯,对他日后在商业上的成功很有帮助。
大多数美国家庭也是如此,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父母会循序渐进地教会孩子如何使用零花钱、如何存钱、如何赚钱、如何使钱增值等。如在孩子3岁至5岁时,父母就会教他们识别硬币及其价值,并给孩子提供三个罐子,一个用来储蓄,一个用来消费,一个用来投资。6岁至10岁时,父母在日常购物时会让孩子一起做决定,让孩子学会比较商品的价格并使用优惠券,此外,还会为孩子开个储蓄账户并了解利率变化。11岁至18岁,父母会教孩子如何理智地使用信用卡,如何尝试购买股票、债券等多样化投资,教孩子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美国家庭多采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这种独立表现在生活独立和精神独立两个方面。在生活独立方面,无论家庭经济条件如何,美国父母都注重从小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鼓励孩子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或者给孩子安排一个固定的劳动岗位,让孩子学会一些必要的劳动技能。当孩子18岁时,父母会鼓励孩子“离家出走”,自己打工赚取生活费,自己贷款完成学业。在精神上的独立主要表现为鼓励孩子自己做选择,而不是事事依靠父母,从而锻炼孩子独立思维的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品质。而这些正是成功的创业者必备的素质。因为在创业过程中,无论是选择创业项目、挑选创业伙伴,还是找准创业时机、寻找创业资金,只有学会独立思考、做出正确选择才能使创业得以顺利地开展。
先学会独立抗挫折
借鉴美国家庭创业教育的经验,中国的家长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更好地发挥家庭的创业教育功能。
首先,家长应把孩子看成是独立的个体,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尊重孩子的想法和独立自主性,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让孩子养成敢于批判、勇于质疑的思维。我国的家庭教育更多地强调家长权威,很多家长错误地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或把孩子看成是完成自己梦想的工具,事无巨细地包揽孩子的一切,为孩子甘愿“做牛做马”,以至于很多孩子习惯于听从父母的意见,没有学会如何选择。即使成年,生活上仍不能独立,难以在社会上独当一面,更别说独立创业了。
其次,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即教会孩子如何正确认识挫折,积极防范挫折,理性分析挫折,科学应对挫折。创业是一项艰难且充满挫折的事,抗挫折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创业的成功与否,因此,创业教育的实施必须注重挫折教育。父母可以通过讲述创业者的典型案例,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让孩子意识到胜败乃兵家常事,勇于面对挫折和失败,学会如何克服挫折。让孩子到社会上去历练,去磨砺,为日后成功创业打下基础。
最后,注重培养孩子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在我国经济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家长应摈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陈旧观念。不要向孩子灌输长大后当公务员、进事业单位或到企业当“白领”才称得上是正道,而创业风险太大,是找不到工作不得已而为之的表现等观念。要多给孩子讲述国内外一些白手起家、创业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和成功经验,鼓励孩子去冒险、去创新,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家庭是社会最基础的细胞,家庭教育更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线”,因此,只有重视和加强家庭的创业教育,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创业型人才。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美国家庭有着丰富且完善的理财教育。美国石油财团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二代威廉·洛克菲勒曾说,母亲在他小的时候每周会给固定的零花钱,指导他制定每周的开支计划。这些从小养成的习惯,对他日后在商业上的成功很有帮助。
大多数美国家庭也是如此,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父母会循序渐进地教会孩子如何使用零花钱、如何存钱、如何赚钱、如何使钱增值等。如在孩子3岁至5岁时,父母就会教他们识别硬币及其价值,并给孩子提供三个罐子,一个用来储蓄,一个用来消费,一个用来投资。6岁至10岁时,父母在日常购物时会让孩子一起做决定,让孩子学会比较商品的价格并使用优惠券,此外,还会为孩子开个储蓄账户并了解利率变化。11岁至18岁,父母会教孩子如何理智地使用信用卡,如何尝试购买股票、债券等多样化投资,教孩子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美国家庭多采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这种独立表现在生活独立和精神独立两个方面。在生活独立方面,无论家庭经济条件如何,美国父母都注重从小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鼓励孩子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或者给孩子安排一个固定的劳动岗位,让孩子学会一些必要的劳动技能。当孩子18岁时,父母会鼓励孩子“离家出走”,自己打工赚取生活费,自己贷款完成学业。在精神上的独立主要表现为鼓励孩子自己做选择,而不是事事依靠父母,从而锻炼孩子独立思维的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品质。而这些正是成功的创业者必备的素质。因为在创业过程中,无论是选择创业项目、挑选创业伙伴,还是找准创业时机、寻找创业资金,只有学会独立思考、做出正确选择才能使创业得以顺利地开展。
先学会独立抗挫折
借鉴美国家庭创业教育的经验,中国的家长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更好地发挥家庭的创业教育功能。
首先,家长应把孩子看成是独立的个体,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尊重孩子的想法和独立自主性,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让孩子养成敢于批判、勇于质疑的思维。我国的家庭教育更多地强调家长权威,很多家长错误地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或把孩子看成是完成自己梦想的工具,事无巨细地包揽孩子的一切,为孩子甘愿“做牛做马”,以至于很多孩子习惯于听从父母的意见,没有学会如何选择。即使成年,生活上仍不能独立,难以在社会上独当一面,更别说独立创业了。
其次,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即教会孩子如何正确认识挫折,积极防范挫折,理性分析挫折,科学应对挫折。创业是一项艰难且充满挫折的事,抗挫折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创业的成功与否,因此,创业教育的实施必须注重挫折教育。父母可以通过讲述创业者的典型案例,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让孩子意识到胜败乃兵家常事,勇于面对挫折和失败,学会如何克服挫折。让孩子到社会上去历练,去磨砺,为日后成功创业打下基础。
最后,注重培养孩子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在我国经济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家长应摈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陈旧观念。不要向孩子灌输长大后当公务员、进事业单位或到企业当“白领”才称得上是正道,而创业风险太大,是找不到工作不得已而为之的表现等观念。要多给孩子讲述国内外一些白手起家、创业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和成功经验,鼓励孩子去冒险、去创新,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家庭是社会最基础的细胞,家庭教育更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线”,因此,只有重视和加强家庭的创业教育,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创业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