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推进。但是,在现阶段,有关工程造价的问题仍然存在。市政工程区别于普通工程,大都是政府改善民生的工程,所以在工程造价方面,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诟病。现如今,BIM技术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运用,不过大都是在工程设计阶段和工程招标阶段,并未广泛运用到整个施工过程之中。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好BIM技术,充分发挥其在整个市政工程过程之中的运用,有效进行市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关键词】BIM技术;市政工程造价;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TU723.3
1、市政工程和BIM工程
1.1市政工程概述
市政工程就是指市政设施的建设工程,它属于国家的基础建设,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市政工程包含了常见的城市道路、地铁、其他交通设施等,包括了与之配套的雨污分流系统、电力电信系统等,还包括了城市绿化、卫生照明等方面设施的建设。面对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市政工程也加快了建设的步伐,由于涉及的专业繁多,又互相进行交叉建设,容易出现混乱,有必要运用现代数据化的管理模式来解决问题。
1.2 BIM技术概述
BIM技术是随机计算机快速发展而诞生的,它是一种高科技的、数字化的手段,有助于立体地、全方位地展现整个市政工程的整体情况。BIM技术相对于原有技术来说,更加的立体、更加的直观,呈现了一个市政工程在多个维度的状况,有助于提高整个市政工程项目的质量。与此同时,BIM技术还内置预警功能,通过大数据化的处理,分析市政工程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发出警报,有助于提高市政工程对于问题的预警能力。目前,我国所使用的设计图纸大多是平面的,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在看到图纸的同时,运用专业知识和想象力来了解。而通过BIM技术,可以快速地展现出一个三维立体的市政工程的形象,并可以机动的调整其中的某些参数。另一方面,BIM技术还可能模拟出市政工程建设中较为复杂的部分,供技术人员选择
1.3市政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价值
1.3.1促进市政工程建设的进行
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市政工程整体造价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做好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有利于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在实际的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優秀的市政工程都是有高质量的市政工程建设单位完成的,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可以提高市政建设单位的建设质量。
1.3.2可以确定市政工程造价结构
在市政工程的所有项目中,市政工程的造价结构取决于市政工程设计阶段,因此要合理的控制和管理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这不仅有利于市政工程可以尽快的进行施工,还可以确定市政工程的造价结构,通过市政工程造价的结构确定可以促进市政工程的成木控制,促进市政工程的建设。
2、传统市政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2.1工程造价信息缺乏协同性
一方面,由于我国工程造价机构众多,各省市所执行的价格标准各不相同,还有一些技术标准也有所不同,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无法保证数据的精确性。有时候市政工程造价人员需要对价格数据进行二次询价、二次计算,这样的工作极有可能会造成成本的损失。例如在进行概预算及结算的时候,由市政工程造价人员录入价格数据,很有可能在数据录入工作中出现前后不一的现象,从而导致最终数据结果的失真,极大地降低造价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市政工程是由多个专业环节组成的,而工程造价管理也在各个专业环节中分别进行。一般来说,都是在工程竣工之后,才会把所有信息整合起来。但是到了这种时候,一旦发生各专业的造价数据失真的问题就很难解决。同时工程建设方由于缺少了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作为指导,大多缺乏全程管控的管理意识,各个单位也只注重自身的利益,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出现工程造价管理混乱的现象。
2.2工程造价数据缺乏时效性
工程的造价受到市场价格波动变化的影响,在进行造价管理时需要有一个指导价格。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地方政府部门给出的数据相对滞后,与市场实际情况并不相符。这样一来,最终会影响到市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2.3工程造价数据分析工作量大,共享能力差
市政工程造价是根据工程本身的实际情况编制的,一般的造价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概算编制、预算编制和结算编制三个阶段。这样一来,计算的工作量非常的大,消耗的时间也很多,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与此同时,造价信息共享程度较差。一方面,市政工程是特点是纵横交错型,容易出现虽然造价数据累积是丰富,但相对独立分散的孤岛信息,既不能为不同区域的市政工程共享造价信息,也失去了项目之间价格作横向对比的意义。另一方面,当工程项目进行多算对比时,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与实际数据收集部门难以进行实时的数据交换,既浪费了工作时间,也有可能出现错误。所以利用先进的数据化、形象化管理工程造价是趋势,而BIM技术的出现就可以解决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数据化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
3、BIM技术在整个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3.1 BIM技术在决策阶段的应用
在市政工程的决策阶段,是需要进行造价估算的。运用BIM技术进行投资方案的比较,有助于快速选择出最优方案。基于BIM技术的大数据之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估算工程造价。
3.2 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设计阶段作为整个市政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部分,对最终呈现出的工程造价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有计算表明,在设计阶段中所发生的费用大概占总费用的1~3%,而在这过程中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大约占比70~80%,侧面说明了在设计阶段进行市政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积极运用BIM技术和传统的CAD技术相结合,呈现出立体化的参数模型,以方便设计人员对于整个图纸的整合与检查工作。与此同时,可以对比系统中所存储的历史数据,测算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不合理的因素,提高市政工程施工决策的准确性,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减少返工率,为整个市政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3.3 BIM技术在招投标阶段的应用
在招投标阶段,需要展现大量详实的工程量清单,传统的人工计算方法由于工作量巨大,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还极有可能出现计算误差,从而造成漏算、错算等现象。在这一阶段之中,充分运用好BIM技术,可以从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自己的招标文件,最大限度减少被误读的可能性。与此同时,通过投标单位提供的BIM模型,有助于让招标单位充分了解投标文件,快速进行各项工程量的比对,减少结算纠纷。
3.4 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在整个施工过程之中,由于工期较长的原因,很多资源的实际价格会不断产生变化。这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往往经常容易出现准确性降低的问题。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得提高市政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减少人力成本的浪费。同时,可以将实际情况与原有BIM模型进行对比,计算机系统会自动进行分析,开展实时监测。再者,BIM系统可以帮助工程材料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各种工程材料的库存情况,通过及时采购或限额领料的方式,确保整个市政工程施工的正常推进。
3.5 BIM技术在竣工阶段的应用
如前文所述,很多市政工程都需要较长的工期,很多施工单位在工程收尾阶段特别容易出现资料丢失、图纸不全等情况,从而影响最终的工程结算。BIM技术可以把整个施工过程中所有的数据及信息进行及时地整理、加工和储存,确保资料的完整性,有助于避免由于资料缺失造成的推诿扯皮等问题的出现,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管理的精准度。
4、新的形势之下,BIM技术在市政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发展趋势
4.1造价管理的统一
当前,BIM技术在市政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这种应用还不够全面充分,各个阶段之间的BIM模型并不互通。这样一来,工作量依然很大,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大量的重复劳动,是对人力和物力资源的重大浪费。通过BIM软件,使各项信息达到标准化,贯通各种软件和模型,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互通。
4.2造价软件的整合
随着BIM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相关软件需要进行有机整合。它将为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提供一个工作平台,通过大数据化的分析,让模型显示更加的直观,建模计算更加的快捷,进而提高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工作效率。同时,BIM技术提高了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创造了实时查询的条件,为整个市政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了有效地技术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更大限度的提高市政工程造价管理能力,需要充分利用好BIM技術,发挥其在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与此同时,积极推进BIM技术更新换代,让更好更优的BIM技术服务于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之中,达到市政工程造价管理控制要求,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管理,最大限度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郭蓉.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6,14(5):277.
[2]刘畅,郭婧娟.造价过程中的BIM应用障碍探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6,30(2):33~38.
[3]黄恒振.基于大数据和BIM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16,37(9):56~59.
[4]来进琼.基于BIM和IPD协同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J].建筑技术,2017,48(4):398~401.
【关键词】BIM技术;市政工程造价;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TU723.3
1、市政工程和BIM工程
1.1市政工程概述
市政工程就是指市政设施的建设工程,它属于国家的基础建设,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市政工程包含了常见的城市道路、地铁、其他交通设施等,包括了与之配套的雨污分流系统、电力电信系统等,还包括了城市绿化、卫生照明等方面设施的建设。面对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市政工程也加快了建设的步伐,由于涉及的专业繁多,又互相进行交叉建设,容易出现混乱,有必要运用现代数据化的管理模式来解决问题。
1.2 BIM技术概述
BIM技术是随机计算机快速发展而诞生的,它是一种高科技的、数字化的手段,有助于立体地、全方位地展现整个市政工程的整体情况。BIM技术相对于原有技术来说,更加的立体、更加的直观,呈现了一个市政工程在多个维度的状况,有助于提高整个市政工程项目的质量。与此同时,BIM技术还内置预警功能,通过大数据化的处理,分析市政工程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发出警报,有助于提高市政工程对于问题的预警能力。目前,我国所使用的设计图纸大多是平面的,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在看到图纸的同时,运用专业知识和想象力来了解。而通过BIM技术,可以快速地展现出一个三维立体的市政工程的形象,并可以机动的调整其中的某些参数。另一方面,BIM技术还可能模拟出市政工程建设中较为复杂的部分,供技术人员选择
1.3市政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价值
1.3.1促进市政工程建设的进行
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市政工程整体造价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做好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有利于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在实际的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優秀的市政工程都是有高质量的市政工程建设单位完成的,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可以提高市政建设单位的建设质量。
1.3.2可以确定市政工程造价结构
在市政工程的所有项目中,市政工程的造价结构取决于市政工程设计阶段,因此要合理的控制和管理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这不仅有利于市政工程可以尽快的进行施工,还可以确定市政工程的造价结构,通过市政工程造价的结构确定可以促进市政工程的成木控制,促进市政工程的建设。
2、传统市政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2.1工程造价信息缺乏协同性
一方面,由于我国工程造价机构众多,各省市所执行的价格标准各不相同,还有一些技术标准也有所不同,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无法保证数据的精确性。有时候市政工程造价人员需要对价格数据进行二次询价、二次计算,这样的工作极有可能会造成成本的损失。例如在进行概预算及结算的时候,由市政工程造价人员录入价格数据,很有可能在数据录入工作中出现前后不一的现象,从而导致最终数据结果的失真,极大地降低造价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市政工程是由多个专业环节组成的,而工程造价管理也在各个专业环节中分别进行。一般来说,都是在工程竣工之后,才会把所有信息整合起来。但是到了这种时候,一旦发生各专业的造价数据失真的问题就很难解决。同时工程建设方由于缺少了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作为指导,大多缺乏全程管控的管理意识,各个单位也只注重自身的利益,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出现工程造价管理混乱的现象。
2.2工程造价数据缺乏时效性
工程的造价受到市场价格波动变化的影响,在进行造价管理时需要有一个指导价格。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地方政府部门给出的数据相对滞后,与市场实际情况并不相符。这样一来,最终会影响到市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2.3工程造价数据分析工作量大,共享能力差
市政工程造价是根据工程本身的实际情况编制的,一般的造价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概算编制、预算编制和结算编制三个阶段。这样一来,计算的工作量非常的大,消耗的时间也很多,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与此同时,造价信息共享程度较差。一方面,市政工程是特点是纵横交错型,容易出现虽然造价数据累积是丰富,但相对独立分散的孤岛信息,既不能为不同区域的市政工程共享造价信息,也失去了项目之间价格作横向对比的意义。另一方面,当工程项目进行多算对比时,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与实际数据收集部门难以进行实时的数据交换,既浪费了工作时间,也有可能出现错误。所以利用先进的数据化、形象化管理工程造价是趋势,而BIM技术的出现就可以解决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数据化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
3、BIM技术在整个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3.1 BIM技术在决策阶段的应用
在市政工程的决策阶段,是需要进行造价估算的。运用BIM技术进行投资方案的比较,有助于快速选择出最优方案。基于BIM技术的大数据之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估算工程造价。
3.2 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设计阶段作为整个市政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部分,对最终呈现出的工程造价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有计算表明,在设计阶段中所发生的费用大概占总费用的1~3%,而在这过程中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大约占比70~80%,侧面说明了在设计阶段进行市政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积极运用BIM技术和传统的CAD技术相结合,呈现出立体化的参数模型,以方便设计人员对于整个图纸的整合与检查工作。与此同时,可以对比系统中所存储的历史数据,测算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不合理的因素,提高市政工程施工决策的准确性,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减少返工率,为整个市政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3.3 BIM技术在招投标阶段的应用
在招投标阶段,需要展现大量详实的工程量清单,传统的人工计算方法由于工作量巨大,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还极有可能出现计算误差,从而造成漏算、错算等现象。在这一阶段之中,充分运用好BIM技术,可以从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自己的招标文件,最大限度减少被误读的可能性。与此同时,通过投标单位提供的BIM模型,有助于让招标单位充分了解投标文件,快速进行各项工程量的比对,减少结算纠纷。
3.4 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在整个施工过程之中,由于工期较长的原因,很多资源的实际价格会不断产生变化。这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往往经常容易出现准确性降低的问题。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得提高市政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减少人力成本的浪费。同时,可以将实际情况与原有BIM模型进行对比,计算机系统会自动进行分析,开展实时监测。再者,BIM系统可以帮助工程材料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各种工程材料的库存情况,通过及时采购或限额领料的方式,确保整个市政工程施工的正常推进。
3.5 BIM技术在竣工阶段的应用
如前文所述,很多市政工程都需要较长的工期,很多施工单位在工程收尾阶段特别容易出现资料丢失、图纸不全等情况,从而影响最终的工程结算。BIM技术可以把整个施工过程中所有的数据及信息进行及时地整理、加工和储存,确保资料的完整性,有助于避免由于资料缺失造成的推诿扯皮等问题的出现,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管理的精准度。
4、新的形势之下,BIM技术在市政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发展趋势
4.1造价管理的统一
当前,BIM技术在市政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这种应用还不够全面充分,各个阶段之间的BIM模型并不互通。这样一来,工作量依然很大,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大量的重复劳动,是对人力和物力资源的重大浪费。通过BIM软件,使各项信息达到标准化,贯通各种软件和模型,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互通。
4.2造价软件的整合
随着BIM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相关软件需要进行有机整合。它将为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提供一个工作平台,通过大数据化的分析,让模型显示更加的直观,建模计算更加的快捷,进而提高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工作效率。同时,BIM技术提高了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创造了实时查询的条件,为整个市政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了有效地技术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更大限度的提高市政工程造价管理能力,需要充分利用好BIM技術,发挥其在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与此同时,积极推进BIM技术更新换代,让更好更优的BIM技术服务于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之中,达到市政工程造价管理控制要求,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管理,最大限度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郭蓉.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6,14(5):277.
[2]刘畅,郭婧娟.造价过程中的BIM应用障碍探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6,30(2):33~38.
[3]黄恒振.基于大数据和BIM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16,37(9):56~59.
[4]来进琼.基于BIM和IPD协同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J].建筑技术,2017,48(4):39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