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探讨了提高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以便中学生英语学习者能够通过这些方法去克服学习障碍,真正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中学生;交际能力;英语口语;学习方法
1引言
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 针对Chomsky的“语言能力”提出来的。从一般意义上说,交际能力是一个人运用各种可能的语言和非语言(如手势、面部表情等)手段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能力。去年笔者有幸以一名英语实习教师的身份去了当地一所高中实习。在短短几个月的实习期间,通过与学生交谈及授课,笔者发现了目前中学生英语学习者的口语交际能力主要受制于文化差异、心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这三个大方面的影响。正是基于这几个方面的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者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迟迟得不到提高。因此,笔者结合实习期间的亲身授课经历、课后调查以及与学生的交谈,提出以下几种方法,供广大中学生英语学习者实践,真正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2提高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
2.1 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在中国,对于大多数中学生英语学习者来说,英语课堂可能会是他们接触英语的主要场所。离开了英语课堂,由于面临着巨大的多学科的学习压力,他们很少有机会或场合去锻炼自己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中,教师应该更好地去指引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实践,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英语学习需要建立一种合作关系,学生和教师应该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笔者在实习期间,在英语课堂上积极向学生灌输一种思想,即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生应该积极抓住课堂上有限的英语学习时间,抓住一切机会去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而取得提高。同时,笔者也在英语课堂上通过小组话题讨论、个人即兴演讲、课前英语故事朗诵等多种方式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以使他们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提高。
2.2 注重对语言文化差异的理解
众所周知,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反过来,不同的语言文化差异会影响语言的表达。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媒介,其使用必然受制于一定的文化背景。在这里笔者想以一个真实故事,来体现理解各个国家不同语言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一次,一个美国朋友去他的中国朋友家里做客,这个美国朋友看到中国朋友的妻子后微笑着说了句“您的妻子真漂亮”。这位中国朋友听后,连忙不好意思地回应了一句“哪里哪里”。美国人听后极其惊讶,接着又回答道“头发、鼻子、眼睛都非常漂亮”。中国朋友的这句“哪里哪里”,是一种客套和谦虚的表达。而美国朋友理解成了是哪几个部位长得漂亮,进而就说出了具体的部位。
在西方国家的文化里,人们会很直接地表达对人的赞赏,同时被赞赏者也会很乐意、很愉悦地接受人们对他的赞美之情。相反,在中国的文化中,人们对于别人给自己的赞赏总会以一种很谦逊的态度去回应。这就是由于两国不同的语言文化差异而引起的。目前大多数的中学生只去关注英语单词、语法以及句型的学习,忽视了对语言文化差异的理解。因此,教师应当要指引学生多去理解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差异,学生自己也要加强对语言文化差异的学习。只有理解了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差异,学生在口语交际时才能够在不同的场合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进而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2.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众所周知,学生只有在信心满满时才能够更好地向他人展示最好的自己。口语交际也是一样,学生只有在树立自信心的基础上才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笔者在实习期间就发现,在英语课堂上,学生极度缺乏自信心,害怕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不准确或犯错误,常常不敢开口,不敢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见解。笔者在随后的英语课堂里采用了几个小的技巧来帮助学生培养自己在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方面的自信心。比如说,学生回答完问题后,笔者会用正面的评论来鼓励他们,即使他们的答案可能不是那么全面或准确,笔者也会极力地鼓励他们。当一些学生对教师说“对不起,我不知道”时,笔者也会用“我相信你一定能说点什么”或“我相信你有一些好想法”等话语来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进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从笔者个人的实习教学经历来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多去鼓励学生,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3结语
通过短暂的几个月的实习经历,笔者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学生英语学习者要想更好地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并非几日功夫就可以达到的,这需要学生和教师坚持不懈的长期共同努力。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积极给予学生鼓励。学生也应该加强对不同语言文化差异的学习和理解,并且充分利用教师为其创造的一切机会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学生英语学习者的口语交际能力定会有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金启军.语言与社会[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4).
[2]鲍志坤.也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外语界,1997,(01).
关键词:中学生;交际能力;英语口语;学习方法
1引言
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 针对Chomsky的“语言能力”提出来的。从一般意义上说,交际能力是一个人运用各种可能的语言和非语言(如手势、面部表情等)手段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能力。去年笔者有幸以一名英语实习教师的身份去了当地一所高中实习。在短短几个月的实习期间,通过与学生交谈及授课,笔者发现了目前中学生英语学习者的口语交际能力主要受制于文化差异、心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这三个大方面的影响。正是基于这几个方面的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者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迟迟得不到提高。因此,笔者结合实习期间的亲身授课经历、课后调查以及与学生的交谈,提出以下几种方法,供广大中学生英语学习者实践,真正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2提高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
2.1 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在中国,对于大多数中学生英语学习者来说,英语课堂可能会是他们接触英语的主要场所。离开了英语课堂,由于面临着巨大的多学科的学习压力,他们很少有机会或场合去锻炼自己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中,教师应该更好地去指引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实践,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英语学习需要建立一种合作关系,学生和教师应该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笔者在实习期间,在英语课堂上积极向学生灌输一种思想,即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生应该积极抓住课堂上有限的英语学习时间,抓住一切机会去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而取得提高。同时,笔者也在英语课堂上通过小组话题讨论、个人即兴演讲、课前英语故事朗诵等多种方式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以使他们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提高。
2.2 注重对语言文化差异的理解
众所周知,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反过来,不同的语言文化差异会影响语言的表达。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媒介,其使用必然受制于一定的文化背景。在这里笔者想以一个真实故事,来体现理解各个国家不同语言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一次,一个美国朋友去他的中国朋友家里做客,这个美国朋友看到中国朋友的妻子后微笑着说了句“您的妻子真漂亮”。这位中国朋友听后,连忙不好意思地回应了一句“哪里哪里”。美国人听后极其惊讶,接着又回答道“头发、鼻子、眼睛都非常漂亮”。中国朋友的这句“哪里哪里”,是一种客套和谦虚的表达。而美国朋友理解成了是哪几个部位长得漂亮,进而就说出了具体的部位。
在西方国家的文化里,人们会很直接地表达对人的赞赏,同时被赞赏者也会很乐意、很愉悦地接受人们对他的赞美之情。相反,在中国的文化中,人们对于别人给自己的赞赏总会以一种很谦逊的态度去回应。这就是由于两国不同的语言文化差异而引起的。目前大多数的中学生只去关注英语单词、语法以及句型的学习,忽视了对语言文化差异的理解。因此,教师应当要指引学生多去理解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差异,学生自己也要加强对语言文化差异的学习。只有理解了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差异,学生在口语交际时才能够在不同的场合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进而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2.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众所周知,学生只有在信心满满时才能够更好地向他人展示最好的自己。口语交际也是一样,学生只有在树立自信心的基础上才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笔者在实习期间就发现,在英语课堂上,学生极度缺乏自信心,害怕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不准确或犯错误,常常不敢开口,不敢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见解。笔者在随后的英语课堂里采用了几个小的技巧来帮助学生培养自己在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方面的自信心。比如说,学生回答完问题后,笔者会用正面的评论来鼓励他们,即使他们的答案可能不是那么全面或准确,笔者也会极力地鼓励他们。当一些学生对教师说“对不起,我不知道”时,笔者也会用“我相信你一定能说点什么”或“我相信你有一些好想法”等话语来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进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从笔者个人的实习教学经历来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多去鼓励学生,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3结语
通过短暂的几个月的实习经历,笔者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学生英语学习者要想更好地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并非几日功夫就可以达到的,这需要学生和教师坚持不懈的长期共同努力。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积极给予学生鼓励。学生也应该加强对不同语言文化差异的学习和理解,并且充分利用教师为其创造的一切机会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学生英语学习者的口语交际能力定会有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金启军.语言与社会[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4).
[2]鲍志坤.也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外语界,19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