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大震临震预报概率计算

来源 :西北地震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大震前临震突发异常及其距发震时刻的时间间隔分布特征,研究了大震发震概率随时间的变化。结构表明,单项前兆的预报能力很低,多项前兆的综合预报概率较高。因此,能够对大震作出较好的临震预报。本文以唐山地震为例进行了验证。
其他文献
起伏加剧是相态突变前的一种临界现象,本文应用这一观点探讨了强地震前小震活动频次和地下流体、气体、地应力等前兆变化的起伏加剧现象,并得到以下初步结果: 1.临近强地震前较大范围内超过平均日活动水平的小震活动的空间分布具有有序性,即出现穿过未来大震区的小地震活动条带,条带的交汇区为未来大震区。2.强地震前的小震高频次活动日大多与外因出现时间同步,目前发现的外因有塑望、节气、中强以上磁暴以及大气压力下降
摘要:高水平的校内实习基地是实现高职学生培养目标重要条件之一,是高职教育实施职业技能训练的保证。重视校内实习基地硬件建设,加强实习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科学规范的管理运行机制,推行校企合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校内实习基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出职业教育特点,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内实习基地;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D5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通过分析发生在中国及相邻地区的 4 0多次地震的卫星热红外图像 ,总结了卫星红外临震异常的基本特征 .对有关异常成因机理的诸家观点进行了阐述 ,提出了作者的倾向性意见 .一般情况下MS >5 地震前均有较清晰的红外临震异常显示 ,低空大气—地面增温幅度显著 ,并表现出突发性和阶段性特征 .异常面积与震级的大小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 .作者倾向于认为 ,临震大气静电异常对大气的极化作用是产生热红外异常的
【启示】做人物类选择题主要采用以下几点:审题干,把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进行分析;审备选项,并联系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活动;注意找出试题中的关键语,准确理解试题的要求。
关于无线遥测传输设备的改进1前言单路无线遥测地震传输设备,即78-11机(47mHz)经过多年的运行,部分机元器件老化,可靠性逐年下降,尤其在接收中心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各种民用固定和移动电台数量剧增,使接收中心的干扰场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提高接收...
专利名称:一种果蔬切片机构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时间:2018-05-29授权时间:2018-12-18专利号:ZL 2018 2 0816188.0专利权人: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主要发明人:王力王
为了更好地促进非石油基可降解材料的研究,对聚乳酸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聚乳酸具有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易吸收性,是一种无毒无害的高分子材料。加大对
本文对地磁垂直分量日变“低点位移”预报方法及“低点位移”异常与强震的对应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並着重介绍了1990年天祝6.2级等地震前的地磁“低点位移”异常与短期趋势
在河西走廊榆木山前开展了旨在用于活动构造测年工作的土壤发育年代学新方法的研究。通过在不同时代河流阶地上开挖土壤探槽,系统采集土壤样品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及对各级河
分析我国大陆1951—1988年的7级以上地震及降水资料发现,从上年10月至当年8月之间发生的7级以上强震会使本地区当年的降水增多,且在震中附近有正降水距平中心。本文还分析了“地震群”与降水的关系,发现绝大部分“群震区”当年是多雨区。最后从地热通量的变化,初步分析了地震引起降水偏多的可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