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动态生成 焕发生命活力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ul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态生成式教学”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更好地动态生成,焕发生命的活力呢?
  
  一、平等对话,是课堂动态生成的前提
  
  
  平等对话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有着强烈的生命意识,他们可以自由自在地思考、探究,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这样的氛围,让学习成为他们生命的自觉需要,让平等对话的课堂成为学生动态生成资源的“温床”。当然在师生平等对话中,教师的语言尤为重要。教师激励赏识的言语,可以使学生充满自信、享受成功;教师富有诗意的情感渲染,可以使学生精神漫游、心灵敞亮。
  我校杨群老师在执教《美丽的小路》时有这样一个问题:“美丽的小路为什么会变得这么脏兮兮的呢?请你当一回小侦探,找找答案。”老师原来设想,小路变脏了,不外乎两种可能:一是乱丢垃圾,二是不及时清扫。没想到小朋友们的答案竟是这样精彩纷呈,有个学生说可能是一个坏孩子看到鸭先生家门前的小路特别美,就从其它地方找了很多垃圾放在上面。很显然这超出了老师的预设,但老师没有否定小朋友的答案,而是非常巧妙地一句:“哦!是吗?那可真是太坏了。”细细想来,这个小朋友的答案是真实地反映了他们内心的想法,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一家之宝”,大人们都宠着他、护着他。许多孩子比较自私、嫉妒心强,看不得人家比自己好。课堂上暴露这样一个教育契机,教师很简单地一句“那可真是太坏了”来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哦!这样是不对的。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都是非常民主平等的,如:“你的意思是”、“你真是一位爱动脑筋的孩子”、“你的分析很有道理”。杨老师就用这种激励赏识的语言激发学生去思考,去生成。学生学得那样轻松自在、愉快充实。在语文课中,我们就要让孩子们在一次次成功、一份份自信、一回回期待中愉快地度过。因此,平等对话、民主氛围,是学生真情流露、思维碰撞、资源生成的前提。
  
  二、弹性设计,是课堂动态生成的关键
  
  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但是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在设计时往往喜欢环环相扣。教师怎么问,学生怎么答,这样的课堂没有什么激情、灵感可言,更不可能生成精彩。因此,只有将刚性设计柔化为弹性设计,教师的头脑才能卸下重重负荷,从而运转自如;学生的个性才能摆脱层层束缚,得以恣意张扬;课堂也才有可能因此而激情荡漾,焕发活力。
  比如,在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合作沟通,就具有很多不确定的客观因素。教师的教学设计,只能在组织引导上作一些尽可能多的策划,但不可能预测其全部细节,自然就需要“弹性设计”。我在教学《从现在开始》第三、四段话时,让同组小朋友选择其中的一段进行朗读、表演,比一比哪组演得最好。同学们合作情绪很高,但因为每组出现的问题不一样,所以这里教师的引导和评价应该顺应课堂进行的实际情况来操作,教师的课前设计只要设想一些注意点,整体上只能是一种粗线条的、弹性化的组织引导。
  
  三、上升机智,是提升生成质量的保证。
  
  1.认真倾听亮点资源
  课堂教学是活生生的,是千变万化的,课堂上时常会引发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生成性的教育资源”。但这些资源是隐性的、潜在的,如果教师的敏感性不强,不注意倾听,这些资源将“昙花一现”,只有教师敏锐捕捉才能使之成为“一束永不凋谢的钢花”。
  比如我在教学《春天的雨点》时,在小组讨论学习达丽玛的前后一系列行为及内心的变化的语句从侧面衬托了老师爱的力量时,一位学生提出:“我们组有人认为文中‘她只听到老师沙哑的噪音,只看到老师发干的嘴唇’这句话不只是写达丽玛。”于是,我抓住学生这一亮点资源,让学生在自主地读、找、想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有学生认为是在写达丽玛,她被老师的爱心所感动,决心改正错误;还有学生认为这是在写老师,乌老师对工作非常负责,对学生充满爱心;还有学生认为表面上在写同学,而实际是在写老师;更有学生认为这是作者的话,是作者看到这样的老师和同学后,觉得要用这样一句话来表达对这对师生的赞美之情……
  试想,如果教师不认真倾听并及时发现这一有益的亮点资源,课堂上怎能有如此意料之外的收获?
  
  2.巧妙运用错误资源
  错误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建构自身知识和能力体系螺旋上升中的一个插曲。我们要巧妙地利用和发挥好“错误”这一教学资源,真正挖掘出蕴藏在错误背后的“富矿”,化错误为神奇,引导学生自主建构。
  我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二段时,创设了一个情境:是呀,小村庄的人们就是这样我家想造桌子,我就去砍树,你家想盖房子,你就去砍树,你也砍,我也砍。于是,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你们看那一个个木桩在那儿哭泣,在那里哀号,请你想象一下,木桩会怎样哭泣,怎样哀号?有的说:人类啊!请你们别伤害我们了,我们也有生命的呀!还有的说:我们对人类的用处可多了,我们可以为你们避风挡雨,我们大家都是好朋友呀……此时大多数学生都沉浸在那伤心的情境中。突然我们班的小调皮站起来喊:“老师木桩又不会说话,人们怎么听得到?”这一问题显然出乎大家的意料,说实话,当时我真想狠狠批评这位学生,因为他连这么简单的想象都不会,竟然提出这么幼稚的问题。但转念一想,这位学生的插话很有价值。于是,我又把话题抛回给学生:小朋友,你们想一想,话一定要用嘴巴说出来吗?有个学生说:“老师,很多时候是用心在说的。”另一学生也喊到:“对呀,刚才我们都说了,木桩也有生命的呀,他是用心在跟小村庄的人说话呢!可是小村庄的人们却没有听到。”“那是因为小村庄的人们太笨了。”我马上鼓励:“小朋友理解得多好啊!还有更好的说法吗?”“那是因为小村庄的人思想观念太落后了,他们根本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大家把小村庄人们的那种愚昧无知挖掘得淋漓尽致。事实上,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问题,引出些尴尬并不可怕,关键是教师处理的方式方法,如果教师仅仅把问题的对错作为评价的标准和教学的目的,必然导致学生学习的死板和趣味索然。只有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帮助学生认清其中的道理,才能充分利用好课堂的点滴资源。
  
  3.紧紧抓住暂时资源
  课堂上很多资源是稍纵即逝的,如果我们老师不具备敏锐的听辨能力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就不能捕捉到教学过程中暂时性的、极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动态生成资源。如在教学拼音时,小朋友很喜欢编顺口溜来记拼音,不管学哪个拼音他们都可以编出很多有创意的顺口溜。那天是学“e”的,我像往常一样让他们记“e”的字形,忽然我看到一个小朋友用手指在做动作,他看到我走过去,便叫起来:“吴老师,这个像不像‘e’?”这时我才发现他用左手的拇指和中指摆出了一个“e”。于是我马上让他到前面来演示,还大大表扬了他的方法有创意。小朋友听了,都迫不及待地利用自己的肢体摆出了各种各样的“e”。因为我及时抓住了这一有利资源,才让他们轻松地记牢了拼音,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还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计划生育以来,3.2亿个家庭中,20.72%为独生子女家庭。如此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的出现,带来人类生命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课题,给家庭、学校、社会以深刻的影响。这些独生子女的道德、智力、心理、体能等综合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独生子女的教育,既有社会的、学校的,也有家庭的责任,只有三者有机结合,形成教育网络,才能更加有利于独生子女的健康成
以宁波市宁海县西店镇为例,对东部沿海地区小城镇填海区域的空间形态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在符合环境功能需求的前提下,有效扩大城镇发展空间的填海方式,以期选择合理的填海方式
随着课改深入发展,一个美丽的春天即将来临,当历史教学逐渐挣脱传统的缰绳,冲向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的时候,我们也感受到了迎面而来的诸多未知的无底深渊。当我们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时,就要进行一些新的思考,下面结合几个教学片段来谈谈本人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新思维、新方法和新体验。    片段一 《太平天国运动》——历史可以“假设”    教材  岳麓书社出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 必修(Ⅰ)    
依据大同市御东新区发展的特性和特定的管理要求,以此为契机,确立了"新控规"基本编制内容体系,使控规保持一种灵活和现实的调控姿态,以期为实现控规改革提供一种实践视角下的框
江苏省溧阳中学从1999年开始对高三学科教学全面进行了“教学案一体化”的实施,通过多年探究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形成了一些资料。实践证明教学案一体化在学科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有机整合、相得益彰。尤其在高三的复习中,精心设计好和利用好教学案一体化,是切实提高复习效率的有效举措。下面就高三生物学科复习中教学案一体化的设计及运用的注意点,浅谈自己的一点肤浅认识。  
通过对计算机联锁系统课程的多次教学实践,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对继续教育课程教学实施过程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并进一步总结了继续教育教学效果,以期加快计算机联锁系统课程与实际应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自我探索、体验和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而不是接受教师的给予。《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而“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此,教师应善于把教材上静态的知识转变成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动态过程,引领学生经历自主实践、反思的学习过程,在实践、反思中发现、理解知识,获得数学学习的经验、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最终获得发展。  案例
分析了某基坑工程降水支护的施工方案,详细阐述了降水工程在该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关键性,并提出"以水止水"的措施,总结出缩短降水时间是减小降水工程对周围影响的关键,另外与其他
结合国有建筑企业的发展现状,对如何打造国有建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市场动力支撑作出了陈述,并提出国有企业要科学统筹策划、创新机制体制、加强信息化建设,为建筑企业在世界
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创新教育很好地适应了当前素质教育关于“人本教育”的要求,能很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造能力。近年来,高考试题的改革,话题作文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