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夏粮生产攻坚战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7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13日,农业部在北京召开部分省市夏季农业抢收抢种工作视频会议,分析当前夏季农业生产形势,安排部署夏粮后期田管及夏收夏种工作。副部长危朝安强调,各级农业部门要坚定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的目标不动摇,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超常规措施,及早谋划、精心组织,环环紧扣、加强指导,努力做到“夏粮管理不能松、夏收准备不能等、夏种质量不能降”,千方百计争取夏粮获得好收成、秋粮生产有个好基础。
  会议指出,今年“三夏”生产形势十分复杂。去冬以来,北方冬麦区多次出现极端降温降雪天气,导致入冬提早与回春推迟“双碰头”,小麦生育期延迟导致收获期推迟,增大了遭遇干热风和烂场雨的危险,夏收农时非常紧迫。由于上茬小麦收获期推迟,导致下茬作物播种推迟,黄淮海夏玉米适播期缩短,一季稻地区后期遭遇寒露风的风险增大,夏种农时非常紧迫。
  会议强调,今年“三夏”生产农时紧、任务重、要求高。各地要加强后期田间管理,组织好农机跨区作业,抢收抢种争农时,提高播种质量保全苗,全力打好夏收夏种这场硬仗。一要狠抓后期田间管理。做到夏粮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松。落实好“一喷三防”技术,防干热风、防倒伏、防早衰,增强灌浆强度,提高千粒重。加强对小麦吸浆虫、赤霉病、蚜虫等重大病虫的监测,及时开展应急防治和统防统治,实现虫口夺粮。重视制种田的管理,保证种子质量。二要快收快打颗粒?归仓。及早做好抢收抢打的各项准备,精心组织跨区机收,制定机收计划,做好机具检修和机手培训,搞好保障服务,努力做到精打细收,确保颗粒归仓。三要及时抢种争农时。科学确定品种,确保安全成熟。及早安排种子供应和换种,满足生产用种需要。及时腾茬播种,大力发展间套种,提高复种指数,扩大玉米、水稻等高产作物面积,种足种满,确保夏播面积落实。抓住晴好天气,抢收抢种,努力做到成熟一块、收获一块、抢种一块,组织好跨区机播,增加适播面积,确保一播全苗。四要及时开展夏播作物田间管理。要搞好查苗补苗,保证种植密度,构建合理群体。坚决做到早管促早发、促早熟,降低后期遭遇不利气候的风险。加强长江流域水稻“两迁”害虫、病毒病,以及黄淮海和华北地区玉米螟等病虫监测预警,及早发布信息,实施联防联控、统防统治、群防群治。要立足防大灾、抗大灾,及早制定应急预案,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推进科学抗灾,有力有效应对,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会议指出,节能减排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三夏”是农机作业的高峰期,节能减排非常重要。一要推广高效节能减排技术。重点推广保护性耕作、机械复式作业、化肥深施、高效施药、节水灌溉等技术,提高化肥、农药、水资源利用率,降低农机作业次数和油耗,减少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要统筹调配机械,合理确定作业范围、作业路线,减少空车运行,降低能源消耗。二要挖潜降能耗。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手搞好机具的维修保养,加快老旧机型的更新换代,严格执行禁用限值和报废限值要求,严禁报废农机具进入生产领域。三要切实搞好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机械化秸秆还田,积极发展秸秆沼气,加快推进秸秆成型燃料,减少秸秆露天焚烧。
  为了战胜小麦后期生产可能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农业部于5月13日在天津市武清区举行黄淮海农作物病虫灾害应急防治演练活动,进一步部署小麦中后期病虫、蝗虫等灾害防控工作。
  据悉,5月中下旬是,黄淮海主产区小麦产量形成最关键时期,病虫害防控也进入最关键时期。受冬春持续低温等异常气候影响,小麦病虫发生危害高峰期推迟,并呈现出明显的“前轻后重”特点。随着近期气温稳定回升,黄淮海地区小麦蚜虫、吸浆虫、条锈病、纹枯病等病虫灾害开始扩展危害,发生面积日均增加1000万亩以上,蝗虫也相继进入出土盛期。同时,黄淮海麦区抽穗扬花期降水偏多,使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几率增加、风险加大,对夏粮生产构成威胁。黄淮海是我国小麦重要产区,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国的64%和74%,黄淮海小麦能否丰产增收,事关全国夏粮生产全局。
  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夏敬源告诉记者,在小麦生长后期组织好“一喷三防”为主的小麦病虫害应急防控,将使农作物病虫害损失减少1~2个百分点,基本上相当于每亩增加一万个穗,或者每穗增加一个粒,或者每千粒重增加一克,作用十分重大。
  农业部要求各级农作物重大病虫应急防控指挥部必须切实履行职责,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联防联控”原则,全力做好防控工作。要切实强化组织发动,层层落实“米袋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将病虫防控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要切实强化监测预警,加大病虫监测调查力度和频度,准确发布预报和预警信息,及时将防控技术送到农民手中。要切实强化统防统治,扶持发展病虫专业化防治组织发展,培育一批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的专业化防治队伍。要突出抓好应急防治,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有效方法,集中人力、物力,坚决遏制重大病虫灾害蔓延、突发暴发成灾。
其他文献
1. 平时做好消毒防范和疫源净化工作。定期监测并及时淘汰带毒的种公母猪;制订科学的消毒程序,并坚持长期执行,避免疫源入场和交叉感染的发生;猪舍内可采用生态养猪法,对外环境消毒可采用凯威威碘(主要成分为聚维酮碘)1:1000~1500的水溶液,每周消毒一次,大风过后及时补消一次;对全进全出的空舍要按照消毒程序消毒、熏蒸之后,一周再进猪使用;杀灭蚊蝇,使用蝇蛆净(主要成分为1%的环丙氨嗪),在每吨饲料
期刊
近年来,濮阳县国土资源局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局的领导下,在陈良森局长的直接带领下,全体干部职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大胆创新。全局以资源保护为核心,以服务经济发展为目标,不断强化国土资源管理;针对区域经济特点,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资源保障氛围,着力塑造行业新形象;严格执法、优质服务,使全县国土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水平明
期刊
“我们干工作、办事情,怎么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我理解就是要立足于本单位、本地区实际,寻找突破口,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发展自己、发展好自己。具体到漯河来说,那就是要立足快速发展的食品产业实际,坚持不懈地办好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努力把漯河建设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中国食品名城。”  祁金立市长快人快语,一落座便切中问题,开门见山地亮明了自己的观点。以下是记者采访祁金立市长的实录。     记者:祁市长,
期刊
一、S村的非农化现状    (一)专业村特色  金华市金东区S村是种植和养殖专业村。种植业主要是培植苗木、草莓和蔬菜,养殖业主要是养殖商品猪和奶牛。从事专业生产的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40%左右。其中苗木培植,特别是精品苗木培植最具特色,有十多年的历史,在全镇乃至整个金东区都有一定影响。另外,该村种植的蔬菜、瓜果种类较多。采用大棚种植,也是该村主要特色之一。该村原来是典型的农业生产村,以种植水稻为主。
期刊
充分利用地理优势 促进产业发展   王称堌乡地处濮阳县东南部黄河之畔,东部、南部与山东省隔河相望,北部与范县接壤,处在两省三县交界处,辖64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面积73.59平方公里,耕地61487亩,交通运输十分方便。地处中原油田的开发地带,水、电、油、气资源丰富。  王称堌乡党委、政府充分利用该乡所处区位优势,抓紧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一是实行农、田、林、路、沟、渠综合治
期刊
商城县农村信用社成立于1952年,2006年11月由县内的28家农村信用社组建为商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商城县农村信用社)。现有注册资金9613万元,在职员工414人,其中专科以上学历的252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161人,是商城县内贷款规模最大、网点最多的金融机构。  商城县农村信用社以“敬业、诚信、高效、创新”的核心价值理念、“勤奋尚德、务实怀远”的企业精神和“服务‘三农’、改善民生”
期刊
郸城县洺北办事处位于郸城县城洺河以北,辖8个社区居委会,45个行政企事业单位,29个基层党支部,面积12.6平方公里,人口21873人。洺北办事处自2007年2月成立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各项工作保持了健康发展的好势头。2009年总产值实现7.63亿元,居民人均收入11073.6元,分别比2008年同期增长12.6%和13.1
期刊
日前,记者赴沁阳市王曲乡西王曲村采访,看到大街上到处都是拿着铁锹、铁镐的村民正在修下水道。找到村主任黄三喜时,他和村民正热火朝天得干着活,对记者的来访多少有点拘谨。朴实憨厚的他把记者让到村委会,赶紧把沾满灰尘的桌凳檫了檫让记者坐下,接着向记者介绍道:“我们村现在大小事都是按‘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去做,像这次村里修的排水道就是通过用这种方法,解决了多年没解决的问题,给群众办了件实事。”  “‘四议两公
期刊
“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政策好更要人努力。随着近期全国气温的普遍回升,以及国家稳粮政策的推出,各地农业部门都把抓好春耕生产、贯彻落实好政策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认认真真地抓紧抓好。与此同时,广大农民也把夏粮丰收作为头等大事,不失时机地做好小麦生长的中后期各项田间管理工作。  在河南,准备参加跨区收割的农机手们已经由当地各农机合作社组织起来,有条不紊地做好各种农机具的检修工作,以便分期分批地从南
期刊
为农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李华泉  一年来,杞县农业局执法大队做到从严管理执法队伍,在切实维护农民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全县广大农民朋友一致好评。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深入宣传各项农业法律、法规,提高广大干群学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依据农业部、省、市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向农民展示名优农资产品,同时普及农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