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育探究——以贵阳市曾家山公园地理实践为例

来源 :地理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a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立足初中地理教学实际,从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养出发,以贵阳市曾家山公园地理实践活动为例,结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相关教学要求,探讨如何在地理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应所具备的思考力、行动力和意志品质。
其他文献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一直是高中地理教学的薄弱环节,主要是因为地理观察测量、野外考察等大多需要走出课堂,实际教学中不易操作。因此在校园环境中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弥补
环境危机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难题。人与自然是否应和谐相处,能否和谐相处,如何和谐相处,这是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和对待的大问题。人类担负着生态问题的巨大责任与义务,良好的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师要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向知识文化的创新者和改革者角色转变.而从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促进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需要从优化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数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数学教师的能力、淡化数学教师的“权威”意识、增强数学教师的职业动力等方面入手.    一、优化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角色转变    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数学教学是一项复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不仅仅是一项国库制度的改革,而是政府内部监控机制的建立.本文认为,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为核心的监控机制体系包括机构监督、预算管理、会计管理和制度建设
目前许多地方和企业进行了期权制改革试点,但由于对国企经营者实施期权激励所要求的前提条件和环境不具备或不完善,使得试点工作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应围绕着加快
<正>~~
期刊
问题是积极思维的原动力,没有问题就无从思维。有效提问是驱动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然而对中学生物学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1]表明:目前,中学生物学课堂仍是教师讲得过多,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较少。另一项针对教师课堂提问的调查分析[2]发现,教师提问存在以下几类问题:低难度问题多,可思考问题少;无意义问题多,有意义问题少;模糊问题多,明确问题少;零散问题多,系统问题少。这种课堂教学既无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下,提出语文地理跨学科整合的活动式教学模式,对其进行概念界定,说明这种模式的意义和操作流程。以校本课程《锦绣山川&#183;诗风词韵》为实例,阐
传统美术课堂评价是一种以课程目标为依据的鉴定和甄别,现代课堂评价应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评价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要通过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和个体的差异性等,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  一、灵活多样的课堂评价  在课堂评价的把握上,不能采用单一化的评价标准,而要体现出评价的多样化、个性化和创造性,真正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  例如八年级上册“造型表现”单元《关注
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性依赖于对社会保障供需因素特点的充分分析.我国非贫困农村地区农民的保障需求主要是对其"安全需要"层次中各种生活风险的保障需求,同时对于农业和非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