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职学生“情绪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实意义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当今全球化金融危机的迅速蔓延,给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大量调查证实,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心理矛盾冲突日趋严重。文章以吉林松原职业技术学院“情绪与心理健康”课题的研究过程为例,探讨了加强高职学生情绪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学生 情绪与心理健康研究 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关晋杰(1961- ),女,吉林前郭人,吉林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幼师教育。(吉林 松原 138005)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题“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学习效能的多元智能教学模式研究”的实验校子课题“情绪与心理健康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主持人:关晋杰。(项目编号:FBB060244)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5-0077-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尤其是当今全球化金融危机的迅速蔓延,使国内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考验。面对新形势,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也将面临新的挑战。调查证实,大学生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并已经影响其学习、生活和健康。有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大多由一定的情绪(负性情绪)引起,并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外化(如自卑、嫉妒、抑郁症等)。因此,开展有效的“情绪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切实解决大学生情绪障碍,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是值得广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现以吉林松原职业技术学院“情绪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过程为例,谈谈加强高职学生“情绪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高职学生“情緒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对培养身心健康的高层次、实用型、技能型高职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使命,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层次、实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的重任。然而,由于当前全球化金融危机的迅速蔓延,职业院校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及由此而来的学习压力和竞争压力,致使高职学生惶恐不安,由于焦虑、恐惧、精神忧郁等原因引起的心理疾病和身体疾病呈不断上升趋势,他们的心理健康、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探讨高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情绪问题,找出产生情绪障碍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对于培养身心健康的高职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7年9月,我们课题组对我院2007级、2008级大学生进行了SCL-90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分别为37%(2007级)和41%(2008级)。这一结果高出全国大学生心理问题指数(20.3%),说明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极为严重。从大学生SCL-90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强迫症、恐惧症、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大多与一定的负性情绪有关。这一结论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想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就要从研究大学生的情绪问题,调节大学生的情绪障碍入手。为此,我们课题组采用观察、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以及心理咨询等方式,从多角度、多侧面了解学生的情绪状况。
  
  二、加强高职学生“情绪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对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开展高职学生“情绪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可以对大学生情绪问题产生的内、外原因进行积极探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疏导和解决学生的情绪障碍,改变其不良外化行为表现,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同时,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人格的完善,深化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不能相互替代。心理健康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心理问题,德育工作要解决的是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问题。当前大学生之所以出现种种心理问题和道德品质问题,既有社会的因素也有学校德育的原因。随着商品经济价值观的引进,学校原有的德育模式受到冲击,传统德育观念的滞后、手段的简单难以发挥效力,远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现,学生出现许多新的负性情绪和行为问题,如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已经不能再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加以解释;教师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发现,当前德育工作的瓶颈在于德育的实效性问题,要突破此瓶颈,需要依托心理健康教育。面对当前形势,只有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三、加强高职学生“情绪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对高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人格的完善及探寻高职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具有深远的意义
  
  现代生理医学、心理医学研究成果均表明,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的作用。在压抑、紧张、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的长期作用下,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容易患各种传染性疾病,内脏功能也会受到伤害。有调查研究发现,青年学生中常见的紧张性头痛、消化性溃疡、心律失常等,都与负性情绪有关。良好的情绪不仅可以促进生理健康,而且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潜能开发、学习工作效率及生活质量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愉快而稳定的情绪,能激励学生刻苦学习、集中注意力、开拓思路、激发创造性。在学生自杀的原因中,抑郁和悲观是两大首要的情绪因素。因此,我们对大学生的负性情绪如抑郁、焦虑等状态要高度重视,要通过开展切实的研究,采取科学的情绪调节方法,消除负性情绪,促进学生积极情绪、情感的发展,提高学生自主调节情绪的能力。
  2007年12月,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心理测验以及心理咨询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了有关情绪稳定性、抑郁、焦虑、自卑等心理测试,以进一步探究学生情绪困扰的原因及其表现,并针对大学生出现的一些情绪障碍,采取了一些情绪调节方法,收效显著。如针对大学生出现的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采用美国艾利斯的ABC情绪调节法,还有合理宣泄法等,不仅有效地消除了负性情绪给高职学生带来的压力和痛苦,而且使学生的情绪由负性情绪逐渐转为正性情绪。
  
  四、加强高职学生“情绪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能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其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呈现高速发展的趋势,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带来的紧张,社会竞争带来的压力,观念转变带来的困惑以及都市化引起的复杂的人际关系等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使高职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心理应激。有调查显示,近年来,高职学生由于心理疾病而休学、退学的比例有上升的趋势。在引起这一现象的各种原因中,与高职学生情绪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一种强烈而持续的情绪问题,即负性情绪。开展情绪与心理健康教育和研究,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情绪调节方法,学会自我心理保养,以健康的身心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最终顺利完成学业,成为一个高素质的职业人。因此,加强“情绪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有助于高职学生学习掌握情绪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发展自己,教育自己,完善自己;有助于了解各种情绪问题形成原因,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和学习效率,为顺利完成学业奠定基础。
  
  五、加强高职学生“情绪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有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有序开展
  
  加强高职学生情绪与心理健康教育和研究,有助于了解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尤其是通过对高职学生有关情绪问题的调查研究,能获得有关情绪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有价值的信息,为更好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翔实资料、理论支持及决策依据,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Z].2001-03-16.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Z].1999-06-13.
  [3]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教政[1995]11号)[Z].1995-11-23.
  [4]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Z].2005-01-12.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对大学英语分层教学课堂的实践观察,阐述了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现状,探讨了合作学习运用于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具体形式。
回流电抗器是移频脉冲轨道电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理是对对牵引电流(50Hz)呈现低阻特性,可使股道两侧方向均具备回流通道,实现双向回流;对移频信号呈高阻特性,串入回路
【每日电讯报】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称,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大学深造,在数量上将大大超过男性。到2025年,英国70%的大学生将为女性。
双语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考虑与双语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已被广泛应用于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1].
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提出了高校政治理论课应准确把握新课程定位和特点、坚持“四个统一”、开展经常性的教师集体备课、改进教学方式
针对“PLC编程及应用”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提出要多种教学法并用,重点实施项目教学法,突出工程意识,注重PLC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并从现存问
[摘要]文章通过对当前我国高职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当前我国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实践,提出了高职教师继续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建设的措施与途径。  [关键词]高职教师 继续教育 质量保障  [作者简介]彭志荣(1968- ),男,湖南宁乡人,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政工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管理。(湖南 永州 425100)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
本文重点讨论了业界对于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争论和如何理解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以及监理单位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究竟应承担哪些安全责任。国家相关部门对工程建设监理的意见,并
6月25日,深圳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四次社员代表大会在深圳隆重召开。中共深圳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王毅,中华职业教育社总干事陈广庆,中共深圳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马建文,民盟深圳市委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