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听赏领先”教学模式探索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ky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一门非语意性的听觉艺术,而“听”则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在音乐教育中,发展听觉是最重要的事情。一个人总是先学会说话,再去认字。音乐学习实际上也应该遵循这样一个过程,孩子们只有大量聆听体验音响之后,才能开始学习识谱、歌唱,对音乐进行审美评价。我们该还给学生听的权利,还给他们完整的音乐感受,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倾听音乐的魅力。
  一、焦点的聚集,强调有效倾听
  音乐是由各种音乐要素的丰富变化构成的,如果漫无目的的随便听一听,音乐则从左耳朵进从右耳朵出。相反,要想有效地聆听,就必须从乐曲当中选择一个“焦点”,把注意指向这个“焦点”进行聆听,让学生首先知道听什么?然后带有目的的进行欣赏。
  二、习惯的培养,奠定审美基础
  音乐课堂的每一个教学过程都不能忽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听赏领先的音乐教学也不例外。小学生生性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而倾听音乐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来维护音乐的传递,以便学生有效的分辩音色、情绪、音乐结构的变化。这就需要老师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习惯培养的办法不是光靠耳朵去听,它包括多形式的参与,让学生切实感受音乐、体验音乐。
  (一)边聆听音乐,边进行身体的律动。律动的设计有效的带动了学生欣赏、体验音乐,想象音乐形象,避免学生单纯依靠听觉和教师过多的讲解带来的死板乏味的课堂气氛。在边欣赏音乐的同时,加上学生自由发挥的动作,即完成了教学任务,也达到了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锻炼的目的。一方面避免了技能训练的枯燥与艰辛;另一方面也能获得理解音乐所需要的体验。让学生参与到音乐中去,使欣赏、表演与创造融为一体。
  (二)对音乐进行文字、图画的描绘。对于带有描写性质的乐曲,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要素以及与之对应的乐曲氛围,让学生自主的为乐曲拟定适当的标题,并编成带有一定情节的表演。
  (三)边聆听音乐,边进行乐器的伴奏。对于典型节奏的乐曲,则可以培养学生用课堂乐器随乐曲进行伴奏,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乐曲情绪的变化,探索乐器的音色进行表演。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倾听习惯的方式。
  如:随音乐的节拍,模仿指挥;随音乐不同的变化,做出不同的动作反映。随音乐,做踏步走、跑跳步或自由舞蹈等等。总之,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的养成不是与生俱来、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用多形式的体验方法,慢慢浸润感染和培养,目的是让学生调整一切感官学会主动或被动的聆听,亲身参与感受歌曲表现。
  三、画龙点睛的讲解,反复熟练的聆听
  (一)讲解适当、适时。我们呼吁:将音乐还给听觉,但是不是就真的不需要讲解了吗?也不是。音乐课堂教学有时是需要教师讲解的,教师适当讲解一些思辨性的、非音乐性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中,教师应着重从文化的角度来阐释音乐,而不是具体地解释音乐内容。在听赏领先的实际教学中,不少老师误认为在教唱歌曲之前先完成形式上的聆听,听完后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
  常见到这样的情形:一个3分钟的歌曲听完后,教师对其音乐要素、情感铺垫作了15分钟的讲解,把儿童能够持续注意的时间全都占去了。其实像这样过多的讲解比不做解释,常常带来更不好的效果。老师对歌曲详细的分析与讲解,在一定时候限定了听者对音乐的印象,但适当的、适时的“讲解”会让听者对从来没听过的歌曲产生关注和兴趣,启发学生学习演唱的愿望,对较难唱好的乐句聆听,也起到引导作用,并促进与之相关音乐知识的获得。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好合适的时机,进行适当的讲解,起到听赏领先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让学生多听、反复听音乐。
  吴斌老师在“名师大讲堂”的讲话中提到:现在的学生非常喜欢流行歌曲,如果有一个老师把流行歌曲用我们课堂那种方法扣模式来进行教学的话,当然这个提前是学生在这之前没有听过这首流行歌曲,你们想想这首歌曲还能流行吗?……看到这里,我想到了在音乐课堂中,很多老师采取的教学形式是:整体聆听一遍,然后就开始教学。其实,对于音乐传播来说,听一遍时远远不够的。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时候老师们只考虑到教学形式的新颖和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非常吝啬的播放一遍音乐,这对熟悉音乐旋律、感受歌曲情绪、遵循音乐传播规律是远远不够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所以,音乐教学必须立足于听,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其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教师要让学生从听入手,反复听、听充分,才能达到体味音乐美感的有效审美体验上。
  以上就是笔者在“听赏领先教学模式”的研讨和实践中,一步步摸索总结出来的点滴经验。音乐是用耳朵聆听、用心灵感受的艺术。音乐的内涵渗透于耳边鸣响的声音中,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该最大限度的发掘音乐材料中的声音信息,最大范围的激活学生的听觉意识,运用最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听赏领先”,走进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最终能准确表达音乐、创造音乐,从而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责任编校:合欢)
其他文献
期刊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映我国能源产出效率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除个别年份外,大多数年份低于1,即GDP增长速度高于能源消费增长速度。而能源消耗产出效率的变化不仅受技术进步带
随着中职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对象和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探索适合学生的管理方法尤其是班主任的管理艺术更值得研讨。
习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我们学习语言文字的根本使命是运用,是将汉语这一凝聚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语言能够传承和发扬下去。如何提高学习的习作能力?更多的教师是把目光凝聚在习作教学的创新研究上,可往往效果不佳,我认为这种缘木求鱼的方法,实在是令很多学生摸不到门道,走了不少弯路。实际上,我们纵观语文教材,会发现编者所选文章篇篇精彩,更不乏名家大作,实在是习作的典范。既如此,文本就不仅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
期刊
本文从法国对外推广法语的政策、机构、对外法语考试和对外法语教师的培养四个方面透视法国下大气力推广法语、使之保持国际影响力的思路与做法。 In this paper, the Frenc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社会的发展已摆脱了过去那种孤立的、各自发展的状况,而进入到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的综合发展阶段。许多边缘科学产生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
当前,小学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缺点。小学英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做好阅读,在阅读中表达想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以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展开。 At present,
事业单位属于公共事业组织,公益性是其法定要求。事业单位的功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然而市场化改革后事业单位客观上出现了普遍营利化倾向,产生了泛商化现象,并导致了一系列的制度问题,应当进行规范。
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完全符合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主要就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培养的方法进行重点的分析与研究。 The cultivati
认识到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对学生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努力做好学校的安全工作,把学校建成和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