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根部成人型横纹肌瘤术后10年复发1例

来源 :诊断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975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性,63岁.2008年底因吞咽困难于外院行MRI检查示:舌根部占位;行病理活检:考虑横纹肌瘤.2009年5月于解放军总医院行舌根横纹肌瘤扩大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2019年8月逐渐出现发音不清、吞咽困难等症状.鼻咽纤维镜检查示:舌根巨大光滑隆起,压迫会厌.患者为进一步治疗,遂就诊于我院.我院MRI示:右侧舌根部见肿块影,信号均匀,边界较清楚,病变凸向口咽腔生长,右侧会厌受压,口咽腔狭窄(图1).专科检查:颌面部左右对称,右颌下见线形瘢痕,舌根部膨隆,表面光滑,未见溃疡或糜烂,无麻木及压痛,活动无明显受限;双侧颈部及颌下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常规及肿瘤标记物检查无异常.遂于2020年2月20日行舌根肿物扩大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舌根及口底肌肉之间,呈深红色,分叶状,边界清楚,无包膜.完整摘除肿物,送病理检查.冷冻病理回报:送检见横纹肌样组织呈结节状增生,部分细胞呈腺泡状,细胞胞质嗜酸性,未见明确核分裂象,不除外横纹肌瘤,待石蜡多取材及免疫组化进一步明确诊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吸烟30年.家族中无传染病及遗传病史.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样癌分子分型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收集145例子宫内膜样癌根治手术石蜡标本,应用测序法检测POLE突变,有突变的归为POLE突变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四种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蛋白MLH1、PMS2、MSH2、MSH6和p53蛋白的表达,MMR表达缺失者归为MMR缺陷型(MMR-D);剩余标本根据p53免疫组化结果分为p53突变型和p53野生型.结果 145例子宫内膜样癌中,POLE突变型6例(4.1%),MMR-D型44例(30.3%),p53突变型15例
真核伴侣蛋白家族的成员对于细胞存活是必不可少的.含TCP1的伴侣蛋白亚基3(chaperonin containing TCP1 subunit 3,CCT3)的失调与肝癌、胃癌等多种癌症的发展有关.CCT3可作用于肿瘤相关基因、蛋白和信号传导通路,从而进一步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CCT3也与一些非肿瘤性疾病,如亨廷顿舞蹈病(huntington\'s disease,HD)、牙周炎和特发性男性不育症等有关.本文就CCT3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全自动染色机是一种创新的、优秀的染色仪器,它完全采纳了技术人员手工操作的染色步骤来完成染色全过程,取代了手工操作的繁杂的环节,有操作简单、工作高效、染色质量稳定等优点,达到了病理科及现代化实验室的质量要求,越来越受到病理技术工作者的欢迎[1].rn近年,我室陆续引入多台全自动染色机,应用于组织切片HE染色、细胞学涂片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工作,有效地提升了染色效果、工作效率,降低了试剂与人力成本,对科室环境也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我室在日常工作中,体会到全自动染色机在正式投入使用前染色程序的调试至关重要
目前透射电镜的染色通常是利用硅胶板对切片进行枸橼酸铅和醋酸双氧铀的双重重金属染色.为避免污染,提高染色质量,染色后须对染色时使用的硅胶板等器材进行彻底清洗,以尽可能的减少铀、铅染液的残留,为下次染色做好准备,以保证观片效果.而实际工作中尽管尽力浸泡、冲刷,但由于硅胶条的缝隙细密,常常难以冲洗清洁彻底,因此或多或少都会伴有染液并清洁液残留,从而导致染色时产生铀、铅污染,影响制片质量和观片效果.鉴于此,作者尝试采用实验室用FILM膜染色,与以往使用硅胶板染色法[1]相比较,此法操作简便,省去繁琐的清洗流程,节
目的 对日常病理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中遇到的诊断陷阱和预防措施进行全面描述.方法 结合日常实践经验及文献综述.结果 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常见的陷阱集中在对①组织学形态认识不足和对标本保存、制备方面存在的假象、转移瘤的分类及鉴别方面;②在免疫组化应用过程中,对Ki-67增殖指数计数中的误区最为常见,其他还有免疫组化指标的非特异性问题等.结论 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只要我们能熟悉病理诊断过程中遇到的形态和特殊染色等方面的陷阱和预防措施,我们对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一致性就有望提高,为患者接受准确治疗提供基础保证.
冷冻切片操作过程较石蜡切片快速、简便、易于操作,在组织学技术中的应用十分广泛[1],由于冷冻切片诊断是病理科的急诊工作,对术中患者的病理诊断、恶性肿瘤范围判断等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为临床医师制订下一步手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因而受到各手术科室的青睐[2].高质量的冷冻切片对于确保术中病理诊断的可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前哨淋巴结是术中快速冷冻切片常见的标本之一,组织结构致密,细胞丰富,被膜为致密的结缔组织,且外围常被脂肪组织包绕,因组织成分的特殊性,其冷冻切片一直是病理技术中的难点[4].一张完美的冷
病理形态学检查一般通过观察大体标本的病理改变,切取一定大小的病变组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制成切片,由病理医师通过显微镜检查病变性质,因而切片质量决定病理医师诊断的准确率,而富含脂肪的组织样本的制片一直困扰着病理技术人员.因脂肪组织结构较特殊,其细胞内含有脂滴,而脂滴的主要成分为三酰甘油酯,采用常规组织的脱水流程恐难达到良好的脱水效果[1],脱水效果不佳,切片时往往出现组织破碎,有空洞、重叠、触摸较软、放置后蜡块表面有凹陷、不易保存等各种问题[2-3].为了解决此问题,病理技术人员经常采用对富含脂肪的组织进行
患者男性,78岁,查体发现前上纵隔肿物1年余入住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患者无明显症状,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CT检查示:胸廓对称,胸壁未见明显异常影.气管纵隔居中,右侧前纵隔处见不规则形囊实性肿块影(图1),CT值约20.0~39.0HU,最大横截面积5.4 cm×4.5 cm,增强扫描病灶内见分隔样强化,病灶呈分叶状,紧贴心包,邻近肺野受推压;双侧肺野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双侧胸膜轻度增厚.CT诊断右侧前纵隔囊实性肿块,考虑畸胎瘤可能性大.临床在全麻下行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前上纵隔,大小
术中快速冷冻制片技术是病理科常规技术操作之一,具有质量要求高、诊断责任重、诊断时间短等特点,与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联系息息相关,高质量的冷冻切片是确保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准确的重要前提.日常工作中,由于脑组织质地柔软疏松、富含水分和磷脂,术中冷冻过程中易形成冰晶,冰晶形成后脑组织受压变形难以观察,给诊断带来较大困难.随着病理技术的操作越来越规范,病理仪器设备的发展越来越迅速,脑组织的冷冻制片操作方法也得到更多的实践和共识,总体制片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细节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在此,本文基于我科室
患者男,13岁.于就诊前3年出现第二性征,2年来患者身高未见增加,遂就诊于当地医院,当地医院行头部MRI提示鞍背后方下丘脑下方发现2.1 cm×1.7 cm异常信号影.门诊以“鞍区占位”收入院.术中探查可见病变位于鞍区及下丘脑区域,起源于下丘脑,向前挤压视神经及垂体柄,向两侧累积双侧颈内动脉,向后挤压基底动脉及脑干,大小约3 cm×2 cm×2 cm.肿块边界尚清楚,无明显包膜,血供较丰富,质地略韧.仔细分离肿块周边粘连,保护上述重要神经血管,镜下分块切除肿块送检.激素水平血清学检测垂体激素、AFP、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