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80后”这代写作者中,双雪涛是一位迟来者。当这代人中最早开始写作的作家们已经名声在外、著作等身时,双雪涛尚在一家银行上班,每天与数量庞大的钞票打交道。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是写作,遂辞职。在这时代,成为一位自由作家无疑是冒险之事,更何况他低产,惜墨如金,不可能像许多作家尤其是网络作家那样倚马千言,日产万字。无论如何,他还是决心上路了——我为此感到庆幸。
  我最早接触双雪涛的作品是他的《无赖》,尚未发表的电子稿。后来又陆续读到《跛人》《大师》《安娜》等小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语言。他绝不像有的“80后”作家那样追求语言的华丽,情绪粘稠。与他的作品相遇,扑面而来的,是北风般的冷峭。他也甚少以外露的、直白的方式说出自己的观念,而是将之磨碎,融入字里行间。他的小说,大多有着套盒般的结构,大故事里有小故事,小寓意连接着大寓意。他更有着小说家的狡黠与智慧,用烟雾迷蒙你的双眼,看似是在一本正经地给你讲一个故事,陈述某个观念,其实他真正重视的,是另一个,是藏在水面下的那一个。
  我首先喜欢的是《安娜》,一篇经过反复打磨,以至于没有一句废话的作品。《安娜》首先是一个爱情故事,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时间主要是“我”与安娜读初中与大学的时候。安娜是谁?“她是个彻头彻尾的坏学生。那时候她时常不来上课,在街上和其他学校的男生溜达,有时候上去扯男生的头发,很用力那种,揪住了还要晃一晃,男生就这么被她牵着,脸上还赔着笑,好像是得了某种殊荣。”着墨不多,活脱脱一个叛逆少女的形象却跃然纸上。“我”则显得内敛,偏执,缺了一根筋似的。按理说,俩人的故事实在没什么好讲的,经由双雪涛娓娓道来,却自有他的腔调。腔调如何形成?语言独特是其一,含蓄内敛的写法也是其一,精心设计的对白也是其一。因着这些,《安娜》已经可以与那些缠绵悱恻、俗套泛滥的校园爱情故事区别开来了。
  然而,如果我们只是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安娜》,作者恐怕是要冷笑一声的,接着向你投来轻蔑的一瞥。与他的《无赖》《生还》《我的朋友安德烈》等作品一样,《安娜》是一个双重文本。随着“我”与安娜那最初的爱情一同觉醒的,其实还有阶层的意识。小说中有一段写到“我”与安娜的性经历,这既是两人感情的高峰,又是阶层意识觉醒的仪式。这仪式既是开端,又是结束。伴随这仪式而产生的情感将不再单纯、单一,而是让情感的主体沉入幽暗之地。借用麦克尤恩小说的题目,这“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这种写法在“80后”的写作中并不多见。更可贵的是,双雪涛既发挥了小说介入现实的功能,又意识到他是在写小说,并没有完全忘却艺术的自律。他并没有将“我”与安娜的故事,处理成不同阶层间的隔阂与冲突,甚至是对立的状态。“我”固然是来自工人阶层——双雪涛在他的个人简历中也时常提及自己是“工人子弟”——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阶层本身的生活毫无暖意可言。双雪涛也在追问社会历史变革所带来的公平、平等的缺失等问题,却也意识到,这并没有让穷人的生活完全黯淡无光。小说里有不少“我”与“我”的父母间相互关心的细节。家里的电话“是我妈在我上大学之后下决心配的,为的是她能够找到我,我在需要他们的时候也能找到他们。”小说里还写到,“我”知道如果“我”晚上不回家吃饭,母亲便只会煮一锅粥,然后和父亲吃上几个茶鸡蛋就完事,而一旦“我”在家吃饭,母亲就会炒一个菜。“我”外出去见安娜时,当母亲问是否回家吃饭,“我”说回。其实是否回来,还是不能确定的。然而,一旦“我”说回,父母就可以吃得好一些。这些寻常的细节,已将“我”与家人之间的爱意以含蓄内敛的方式传达出来。
  对于一个“工人子弟”来说,书写带有暖意的细节与场景,传达困顿中的温情其实并不困难,当然,在目前这种新左思潮越来越有市场的时刻,泄愤的欲求与激进的姿态也很可能会使得人们忘记这一切。审美的愉悦与道义的担当并非两难,然而,在有的作家看来,为了道义的担当而牺牲审美的愉悦,已成为理所当然的选择。双雪涛想必会认同一点:文学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必须是以艺术的形式来进行,道义并不能成为思想上单薄、艺术上粗制滥造的借口。难得的是,双雪涛在小说中越过了阶层的简单预设,以相对中正、平和的立场去呈现另一阶层的生活。他对安娜,还有安娜家庭的注视,并不是立足于“工人子弟”的偏执与偏见,而是以艺术家的良知,以人道主义者的冷眼与热心肠去书写他们的矛盾和精神困境。在一篇题为《让我们来做滑稽的人》的创作谈中,双雪涛曾这样写道:“我爱安娜,她由我臆造,可是吸纳了我真挚的爱情,她是我写过的一些女性人物的胚子,好像酒的原浆,用一口大缸埋在地里,回头在上面盖了一座酒厂。我还没有信仰,常感宇宙之残暴,恶的毒液进入人的身体,有人试图用一生去挤,有人把它聚在舌尖,给挚爱的人深情一吻。可是有毒的土壤里,在恶的浊水旁,也可长出点小花,那花如果有那么一点美丽,就值得去写一写,证明在黑暗里穿行的人们曾经有过几刻的闪耀,用得上文学。”
  这篇短评的读者们,我不知道你们在读到这段话时是怎样一种感觉,在我,实在愿意因此对这位与我同年出生的文学同道致以敬意。我想,有心人自可领会,他的文字间有着介入社会现实的勇气,但是又不乏超越现实、尊重艺术的胸襟与眼界。他的勇气,他的执着,他的清醒,不失为一束隐秘的火焰,也许无法照亮漆黑的夜晚,完成净化“有毒的土壤”与“恶的浊水”的宏伟使命,却让我得以确证,对道义的承担与对艺术的抱负并非两难。相反,艺术上的抱负与才能,可以让作家的道义承担真正落到实处。在中国当代文学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有不少作家在处理社会历史问题时,主要是站在民间的立场上,站在“被欺凌与被损害的”一方,这种伦理承担的勇气是值得称道的,问题是,小说毕竟有自身的伦理,那就是对事物复杂性的守护。立场过于清晰,过于决绝,很可能会忽略事件本身的复杂性,也会损伤思考的力度和深度,而真正有抱负的艺术家,是不会将道义承担作为艺术上无能的借口的。
  我更希望,这位兄弟般的同道,能够在他将来的写作实践中继续坚持这种宝贵的品格。同样是在《让我们来做滑稽的人》中,我记得他曾经说过,写《大师》这篇文章跟他父亲有关。“我的父亲活得不算长,可是已经赢得了我的尊敬和思念,他极聪明,也极傻,一生匆匆而过,干过不少蠢事,也被少数几个人真正爱过。没有人知道他。《大师》不是为他做传,因为完全不是他的故事,但是《大师》某种程度上是我的决心,我希望能把在他那继承下来的东西写在纸上,如果我和他一样,无声无息地做着自己的事,然后结束,那也不错。只是曾经抵达过的灵魂的某个地方和为此流过的血,自己不应该忘记。”我想,他已很清楚自己所想要做的一切。而他所需要的,只是持志前行,继续走自己的路。
其他文献
从1965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的前身福建师范学院艺术系开始算起,柯桐枝先生从事艺术创作已达半个世纪,他在中国画花鸟画这个领域长期不懈地探索,积累了十分丰盛的成果。他的个人画展在中国美术馆的举办和他众多作品的又一次集结出版,为我们了解和认识他的艺术人生特别是他在花鸟画艺术上独特的风貌,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纵观柯桐枝先生的艺术,首先可以看到他对中国画艺术的时代创新这一方向充满热情和理想。他的作品
期刊
一  近年来,翁新华的几部新作诸如《女人的麦哲伦航线》《城市木马》《的哥麦碗》《蚂蚁巷》等的确值得我们关注。这里有我们似乎再熟悉不过的世界:官场、底层、人性、文化等等,然而在这里我们分明又隐约感到一些与众不同的元素,我们会自然地发出这样的追问:这是官场小说吗?是打工小说吗?是都市或者乡村小说吗?是写实小说吗?是人性或者文化小说吗?是,似乎又都不是。惯常的理解套路在这里统统变成了隔靴搔痒,它促使我们
期刊
当代文学是一种处于动态演化的过程、尚未充分“经典化”的文学,存在着难以精准把握与概括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逐渐进入了“祛魅”时代,世纪之交种种精神价值的碎裂、瓦解和文化观念的演变、转型,更使“跨世纪”的文学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景观。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的整体形象与内在格局,都发生了远远超出我们想象力的深刻变化,而且胜景与歧途同在、希望与危机并存。正基于此,无论从当代文学批评还是文学史建
期刊
姚 风,曾任教于澳门大学葡文系,现任职于澳门文化局。发表过大量诗歌、翻译及随笔作品,亦有十余篇学术论文发表于中外学术期刊。著有中文和葡文诗集《写在风的翅膀上》《一条地平线,两种风景》《黑夜与我一起躺下》《远方之歌》《当鱼闭上眼睛》《姚风诗选》《绝句》等诗集,译著有《葡萄牙现代诗选》《澳门中葡诗歌选》《安德拉德诗选》《中国当代十诗人作品选》《白色上的白色》《在狂风中生活》等10余部。2004年获第十
期刊
在广袤的乡野之地,遥远偏僻的山间小村落在成百上千年的时间发酵之下,往往拥有着无形而强有力的乡村自然伦理和生存法则,乡土自然伦理像一把双刃剑在引领人们由内而外的生存秩序的同时,也对人性造成无形的挤压和伤害,揭露出乡村风物愚昧、麻木的阴暗一面。社会规范有多种形式,而在带着浓重泥土气息的偏远山间村落,民间自然风俗伦理所呈现出的规范和行为约束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它应该是出现最早、约束面最广的一种行为规范。 
期刊
迟子建是中国当代文学中最具世界意义的作家。从《北极村童话》到《雾月牛栏》,从《清水洗尘》到《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从《树下》到《额尔古纳河右岸》等,它们就像肖洛霍夫写顿河,福克纳写密西西比州;肖红写呼兰河,汪曾祺写苏北高邮。她写大兴安岭,“历经二十多年的创作而容颜不改”。既有鲜明、强烈、浓艳的地域色彩,又有鄂温克族、鄂伦春人、原始森林的生活气息;既有泰戈尔的优雅沉迷,川端康成的物哀忧思,马尔克斯的唯
期刊
追求与困惑  ○ 刘福春  《中国新诗编年史》出版了,关于这部书的撰写虽然在该书《后记》中有所交待,但仍觉得还是有话可说,现就为什么要撰写新诗编年史、撰写一部什么样的新诗编年史以及其中的不足与困惑简述如下。  一、为什么要撰写新诗编年史  我在该书《后记》中讲到,自1980年2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我一直从事新诗文献的收集、整理和新诗史研究工作。三十多年,我阅读了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所藏19
期刊
梁振华是近些年来迅速成长、赢得学界广泛关注的新锐批评家,他的文学与影视批评在当代青年学人中独树一帜。他既有着任教于知名高校而锻造出的学院派缜密风格,又有着作为青年小说家、随笔作家的丰富创作经验和写作理念;既有着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与当代影视艺术研究而形成的时尚触觉,又有着借助时尚话题深入人文知识分子精神深层探究、关注舆论热点而传达自由精神的智慧表达。在梁振华这里,新锐批评家、青年作家、著名编剧、策划人
期刊
西班牙诗人加西亚·洛尔迦(Federico García Lorca)于1927年发表的《吉普赛人歌谣集》,是他印数最多、也是最受好评的诗集,其中《梦游人谣》是其代表作,也是他本人最喜爱的作品之一,他曾多次为友人和在公共场合朗诵。在洛尔迦的诗歌作品中,这也是最惹人议论的一首诗。  这首诗由戴望舒第一次译成中文,收入在他逝世后1956年出版的《戴望舒诗抄》中。戴望舒学习过西班牙文,也去西班牙游历过,
期刊
魏剑美,男,1971年11月出生于湖南永州。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供职于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作协会员,湖南省作协理事。  自中学时期发表文学作品以来,迄今在《青年作家》《湖南文学》《小说林》《小说月刊》《广西文学》《四川文学》《文学界》《创作与评论》《杂文月刊》《杂文选刊》《意林》《南方人物周刊》《南都周刊》以及《文学报》《杂文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羊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