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课堂上的有效提问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KAIIO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思考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学的成功与否,学生所获的丰欠与否,都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优秀教师的教学不只在于会讲,还在于有效提问。
  一、在初步时探问
  教师给学生讲授新课和学习新概念时,应当把教学速度适当放慢,所提的问题既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又要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难点处,教师可运用试探提问方式来吸引学生。如学习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解题的一道例题:中山小学有一花坛,长8米,扩建校园时,把花坛的长增加了3米,结果花坛的面积增大了18平方米,扩建校园前花坛的面积是多少?这道例题是学生第一次用画图方法解应用题,因此,作图时要按照题目中相关数据来标定所画线段的长度,这是学生画图的重点。怎样使学生重视这个问题呢?教师在引导画图时,应当把教学速度放慢一些,不妨试探地提问:“长增加了3米,应该画多长呢?”然后引导学生经过观察和对比,得出结论:8米的一半是4米,那么就再短一点。如此可以培养学生先想后做、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
  二、在关键处提问
  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抽象的概念,由于学生缺乏生活体验,往往不能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教师要善于在这些地方进行提问,把关键问题突出出来。例如教学“数对”这一概念时,当学生第一次学会用数对来表达点的位置以后,可以对照坐标图进行提问:“数对(4,5)和(5,4),意义一样吗?”或者引导学生观察表达同一列或同一行的几个点的位置的数对,然后提问学生从中发现的问题,从而增强其对数对概念的领会。
  三、在阻塞处引问
  当学生的思维钻进牛角尖,思维阻塞而不能自拔时,此时教师的一句引问往往会把学生从死胡同里解救出来。例如教学《送教下乡》一课时,教师给出两个数据:180本书,五(1)班和五(2)班的人数比是3∶2,要求学生根据这两个数据编写一道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结果学生们虽然编出了不少道题,但是都把180本书当做总量来编写。这时候教师幽默地问道:“除此之外,可否把180本书更换一个角色呢?”这一恰到好处的引问,当即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他们纷纷从不同角度思考,有的把180当做部分数来对待,有的把180当做差数去编写应用题。
  四、在尝试后导问
  在数学课堂调研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为了防止学生出现差错,往往会给予暗示,并美其名曰“防患于未然”。这种做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受挫深,方能得益丰。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大胆尝试,只有在他们遇到解决不了的难点时再去进行指导、启发。比如学习《认识直角》一课时,学生练习画直角,教师在巡视时发觉学生画出的直角千篇一律,都是一条水平线与另外一条竖线垂直。如果此时教师启发一下:“直角只能用这一个姿势表示吗?”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后,立刻能画出各种各样“姿势”互不相同的直角来,而且对直角概念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迁安市蔡园中心校)
其他文献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中,每一个体育教师都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以期更好地实践新课程。不同的角色面临不同的定位,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课程目标是通过达到分设的运动参与
高效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并呈现良好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和生成状态。
陕西省自2000年7月起在省、市、县三级全面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四年的实践证明这项改革在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强化财政监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预
工程预结算审查是财政的重要职能,是控制投资成本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多个工程项目预结算的评审发现,容易被忽视或出现的问题有:1、定额标准滞后,个别内容不能囊括;2、隐蔽工程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离不开各利益相关主体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的界定与协调,最终实现各主体在财权上的相互约束、相互制衡关系,促使企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