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需要理性的供给管理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udboy_linux_w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9年的“两会”上看,如何做好宏观调控是重中之重。目前,中国宏观调控形势复杂,具有不确定性。所以说,调控当局面临的难点,在于如何敏锐、及时和较全面地把握经济多种变量中最关键的组合信息,合理地动态掌握调控中“既要防止经济过热和明显通胀,又要防止出现过快经济下滑”的平衡点。
  当前,在中国特定国情下和特定发展阶段,我的个人观点是,应强调宏观调控中理性的“供给管理”的必要性。
  所谓“供给管理”,与经济学中的“需求管理”是一对概念,后者强调的是需求角度实施扩张或收缩的宏观调控,已为人们所熟知,而前者则强调的是供给角度实施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的宏观调控,往往只有专业人士对其形成了明确的概念。我之所以特别强调“理性”的供给管理,主要出自如下四层看法。
  第一,近年来,货币学派大行其道。“通货膨胀不管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这种弗里德曼式的“经典表述”,很容易把物价上涨完全等同于货币过多、通货膨胀,进而又简单地认为紧缩银根就可完全解决问题。如果具体考察一下中国近一段的物价上涨,就可以发现确实带有较明显的“结构性物价上涨”特征(虽然有学者质疑这种表述)。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分析,一季度8%的CPI上涨中,食品价格占6.8%,其余仅占0.2%。对于这种情况,必然引出的理论性分析解释是,除可能存在的银根偏松带来的涨价因素外,还应存在着食品中少数龙头产品“供不应求”、“成本推动”式的涨价因素,调控当局如能够有针对性地着力于较快增加这些产品的有效供给,便有可能缓解物价上涨势头。
  第二,中国经济调控重要的可选择方式之一是以优化结构为核心的“供给管理”。当前,中国存在较明显的流动性过剩压力和通胀压力,又存在某些领域明显的有效供给不足、投入滞后。如政府集中财力着重强化经济社会的薄弱方面和“短线”领域,可以在“矛盾凸显期”改进民生、消解矛盾。
  第三,近期,一些研究者敏锐注意到了中国在资源、环境约束的新时期防止“滞胀”这一问题。中国新阶段的总纲是构建和谐社会,特别需要关注基本民生、改进福利状况,但也需注重在统筹协调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在福利增进过程中对“度”作出合理把握,积极稳妥地掌控好渐进过程。以为民生问题政府可以包揽,以为政府增收的财力可以不加区别地按平均主义方式分光,于是过早地提出不切实际的高要求、过急推行吊高胃口而不可持续的“均等化”,都有可能给我们带来活力减退与滞胀风险,结果将有损于国家现代化事业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
  供给管理中的清醒设计、理性方案,要保重点、渐次展开民生改进,追求统筹协调、瞻前顾后的和谐增长,这也是中国宏观调控中供给管理所不可或缺的内容。
  第四,理性的“供给管理”,还需要强调,在整合、统筹运用可用财力实施供给管理优化结构的同时,应积极运用部分财力支持深化改革和“花钱买机制、建机制”。比如:
  ——为降低行政成本,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能,积极稳妥筹备、在时机成熟时更有力度地推进“大部门归口”的机构改革,以及可能择机推进的国、地税合并的机构改革等,需要安排一次性人员分流、安置的经费。
  ——为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深化司法改革方面,应坚决落实“收支两条线”原则,充实公检法系统公用经费矫治公权扭曲,同时加强法官、检察官、警官培训和加强“廉政公署”、“中纪委”式权力制衡、监察机构所需经费。
  ——“乡财县管”、“省直管县”的扁平化改革推进到综合改革、减少地方行政层级时,要安排所需的一次性经费支出。
  所有这些,我认为完全可以且应当纳入中国特色“转轨经济学”和宏观调控“供给管理”的框架之中,深化改革将成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支持“又好又快”发展的持续动力源。
其他文献
日前,第三届中国品牌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青岛市市长夏耕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中国品牌节在山东举办,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山东品牌事业的发展,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到正在发展中的自主品牌。  实行品牌发展战略完全符合中央“保增长、拉内需、调结构”的政策方针,也是中国经济振兴的重要驱动和发展引擎。危机凸显品牌价值,危机孕育品牌机遇。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那些优秀的自主品牌不但没有被打垮,反而显示了强大的抗
期刊
近日,石化振兴规划终于出台,备受关注的炼油板块也传出了未来3年将建9大炼油基地的消息。  “此次振兴规划主要由发改委产业协调司牵头制订,而另一个相关部门能源局,则对炼油另有规划。”2月24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一位高层人士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称。  据悉,上海、宁波、南京三个3000万吨的超大型炼油基地,已列入发改委能源局的规划。由此,未来三年内,9大炼油基地将出现在中国沿海,等待由海上而来
期刊
经营一个企业,企业家做得再辛苦也只是在一维坐标上;如果有了特许经营,有了市场,就等于有了两维坐标,但这始终是在平面上爬行。如果有了金融的支撑,才有了三维坐标,才成为立体的企业。    金融危机与经济下滑,对有些行业来说是危机,而对一些新兴的行业则恰恰是机遇。  日前,汇聚了著名连锁机构企业家、经济学家和投资家的“2008中国连锁榜样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专家们对“如何面对危机”、“如何解决危机”等
期刊
对于进一步推动中欧双方相互开放市场、深化双边经贸合作、促进双方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早日复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组团赴欧采购,是用实际行动为抵制贸易保护主义作出了表率。    近日,由中国政府组织、中国企业自愿参与的贸易和投资促进团启程赴欧,访问了德国、瑞士、西班牙、英国四国。根据中国与欧洲有关国家先前签署的38项协议,此次中国采购总额达15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欧洲国家关心的重点商品和服务。 
期刊
正当人们将破解煤电谈判之僵局寄望于政府部门时,3月2日,从国家发改委透出的消息给聚焦者泼了一盆冷水:政府主管部门目前不可能出手干预电煤谈判,而是继续让煤电双方通过谈判落实合同。事实上,作为全国物价职能主管部门的发改委,对待煤电的价格之争一直以来初衷不改,早在2008年12月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的2009年跨省区煤炭产运需视频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就态度鲜明地指出,“任何组织不得干涉供需企业自
期刊
连锁企业的老总与投资方的资深人士直接对话:连锁企业直言自己在经营当中遇到的困难,投资方详解投资过程当中的各种顾虑,既有“针尖对麦芒”的交锋,也有开诚布公的建言献策。    管理团队须过PE大考    苗鸿兵(白领服饰董事长):我曾经产生过两次融资的想法,但最后还是没有做出融资的决定。这其中有一个内因一个外因:内因是企业的规模还不够强大,我们希望在品牌上下功夫,也就是做精,先把无形资产做好,我们企业
期刊
3月4日,就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前十几个小时,一位记者在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向发言人李肇星提问:“现在大家都把目光聚焦到4万亿元投资的具体投向上,但是也有很多人非常关心政府理财问题,比如我们可不可以像经营企业一样来经营政府,算一算每投入一笔钱会有怎样的产出和效益?”  李肇星则风趣地答道:“这是多年来我碰到的最不会回答的问题。想想看,我连自己家里花多少钱都不知道,或者是也不知道怎么正确地花。回
期刊
22日上午,一个20岁出头的矿工坐在矿井边,呆呆地注视着匆匆来去的救援人员。  “本来应该是我的班,可是由于我要算工资而和另外一个同事换了班。他,直到现在还没有上来。”这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年轻人低声说。  年轻人所在的采煤组有9人被困井下,其中3人已被救出送到医院,其他人生死未卜。“他们都和我岁数差不多,大都没有结婚。”他悲伤地说。  侥幸获救的27岁的薛还成是山西省静乐县人,2005年1月到屯兰
期刊
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上,金融体制改革再次成为热点。  在过去金融动荡的一年,中国经济的泰然、稳定吸引了整个世界的目光。因此2009年的中国两会,无论国内、国外,关注的焦点之一,都集中在了中国政府对金融危机的应对之上。  毋庸赘言,应对金融危机,就是要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而国家经济安全的保障,又是以金融安全为核心。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与金融创新的畸形扩张同缺乏有效
期刊
一会儿风传神华集团降价50元与电企签订合同,一会儿又传出电企维持高价与煤炭企业签约,各种风传谣言甚嚣尘上,煤电博弈的格局随着时间的推进显得愈加的扑塑迷离。  在这个难解的博弈迷局当中,煤炭企业开始削减煤炭产量,以保证煤价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包括华润电力在内的国内六大电企则纷纷把眼光转向了海外,拟召开首届国际性电煤订货会,从国际市场寻求稳定的煤源。  但正像众多业内资深人士分析的一样,煤炭企业的固定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