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的80后文学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hhl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什么80后文学作品中总闪烁着现代都市的影子,带着现代都市的气息?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气质上。为什么80后文学总是与现代传媒分不开?本文试图从80后文学与消费主义的角度展开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
  关键词:80后文学;消费主义;都市;大众传媒
  
  80后文学产生在“通过将商品观念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文艺中,提供新的艺术生产手段(主要是现代大众传媒)、文化消费方式和文化市场,改变着当代中国文艺的格局”这样的语境中。它的发生、发展、高潮都与现代传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迫使我们去追问为什么总能在80后作品中捕捉到现代大都市的身影?通过文本阅读,笔者认为探讨80后文学与消费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关系非常必要。
  
  一、消费主义的几个关键词
  
  从前人消费主义观点的梳理中我们能抓住几个关键词:过度、价值诉求、高消费、大众传媒、广告。本文所谈的消费主义有这样的界定:在艺术领域(文学也是一门艺术),凭借大众传媒(包括广告、杂志、报纸、网络等)一味强调艺术作品的市场效应,导致艺术品的商品化,最终注重消费品或消费活动的符号意义,代表一种“意义的空虚状态以及不断膨胀的欲望和消费激情”。
  基于消费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考虑,消费主义是以大规模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凭借的一种文化思想。在这种思想下,人们更重视物的占有和消费,特别是以物的占有满足精神上的需要一一炫耀、攀比或是占有欲。近年来,非物质形态的商品取得了物的消费特性,时尚、品位、浪漫、富贵等成为新的消费对象与追逐目标。用鲍曼的话说就是:“在生活层面上,消费是为了达到建构身份、建构自身以及建构与他人的关系等一些目的;在社会层面上,消费是为了支撑体制、团体、机构等的存在与继续。”
  
  二、80后文学作品的消费主义烙印
  
  80后文学是上世纪末市场的产物,从它的出生开始就自然地被打上了市场的烙印。在此,笔者并不想条分缕析,而是从整体上来总结其作品中的消费主义关键词。
  
  (一)意象选择一现代大都市
  80后作品展开的背景是富于高度现代化的大城市。从《北京娃娃》《草样年华》《难为情》当中我们不止一次地看到上海和北京是故事的发生地。谈到都市就会不由自主地将其与金钱、物质、消费这些词语挂钩,因为“城市是由各种消费场所、消费地点和消费环境所构成的一个消费系统”,这就给我们用消费主义解释80后文学找到了理论突破口。
  北京和上海代表着中国最先进的物质文明。闪烁的霓虹灯、飞速的地铁、林立的摩天大楼,高科技的运用都使商业在高度发达中悄无声息地发展并繁盛起来。这两个城市也具备全中国最时尚、流行、高档的消费场所。无数个最贵能在其中找到,别墅、酒店、商场;王府井、金源时代购物中心、国贸、嘉里中心,燕莎中陈列着世界顶级品牌的物品,再加上具有诱惑力的广告无不将人们带入梦幻的消费天堂。不仅如此,旅游景点也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上海老街、外滩、东方明珠、世博园;长城、故宫、天坛等都是人们向往的地方。费瑟斯通谈到“主题公园、旅游景点(迪斯尼乐园是其中的典范)、购物中心、郊外步行街、现代博物馆、城市内贵族化的区域和港区住宅是消费文化中经常提及的场所”。有学者认为“消费主义统治的时代,现代城市的灵魂便是工业化和商品经济”“只有在商品和消费的原则之下,现代城市才表达着它的意志,否则便不具备当代意义的城市品格,也不可能产生当代意义的消费文化”。
  在80后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大段对都市闪烁霓虹灯的描写,都市生活的描写,旅游景点的提及也不在话下(《三重门》中对周庄的描写),林雨翔表哥在书信里毫不掩饰地炫耀着现代舞厅,而林雨翔被迫补习的地方竟然是酒吧。这里对都市的描写还算是有节制的,继此之后很多作品开始了大量的都市描写。“我们坐在camps bay的海滨西餐厅,享受了一顿美味的晚餐,窗外的灯光将椰子树照耀的闪闪发亮,在北京沙尘暴的季节,我们却感受着阳光、沙滩、葡萄酒、烛光及南非州的音乐……”可以看出,现代城市空间中,当代消费文化已经在都市里生根发芽,并逐渐成为新一代文化认同的主要方式。
  
  (二)思想性表现——彰显个性与物欲崇拜
  城市和居于城市的消费场所带给人们的是什么?有人用“空间消费”来解释了这一现象,认为去麦当劳、酒吧、咖啡馆、歌厅、舞厅消遣娱乐,到百货大楼、shopping mall、商业街去购物或闲逛等不仅体验、感受或占用了空间,而且给他们带来了消费的其他价值和内涵。他们在体验空间的同时获得了内心满足,或者酒吧、咖啡馆的氛围迎合了他们的小资情调,或者发现与自己有相同生活方式和品位追求的群体而欣慰,又或者得到了与之相匹配的表征着一种身份、地位、价值观的象征。
  80后作家作为新的都市阶层是新世纪的代言人,他们行为的意义“在于其惊世骇俗和与众不同的外表形式,从而通过其特殊的消费模式来展示其独特的个性,起到引起流行风尚的作用”。“星巴克的女侍开始坐下来吃她的宵夜,那是一块样子很好看的奶酪蛋糕,她给自己煮了一杯Esppresso,开始看当地的报纸,Straitimes。她在看一场演唱会的宣传广告。我和小舞都讲话讲得很累了,于是插上电源,用手提电脑放影碟。是《苏州河》……”星巴克、Esppresso咖啡、Straitimes报纸、手提电脑、《苏州河》碟片等难道不是小说主人公身份、地位的象征吗?
  《北京娃娃》不仅有对物欲横流的渴望,也有放荡不羁,更有对固有道德观念的颠覆;《三重门》和郭敬明作品中出现了“代写一次作业5毛,一次不扫地罚款几毛”等字眼,消费主义思想的灌输使学生有了经济头脑。物质上的富裕和充足给了他们炫耀的资本。“炫耀性消费成了少数人表现社会身份的手段,也是出人头地的标志。”。由此,80后文学为广大读者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消费偶像,助长了读者的消费意识。他们读这类书不光是为了陶冶情操,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在其中寻找小资气息并预期与之达到共鸣。
  都市通过这些物品传达出的意义使读者有了更为虚无缥缈的理想,一旦被现实所打击就会迷茫。情感过于理想化,做事缺乏成熟思考都使他们次次经历失落、坎坷和无奈,他们开始无所适从,逃课、性爱、泡吧、另类服装和语言等一系列颓唐消沉、玩世不恭的尖锐而极端的表象,这就是消费带给他们的符号意义。都市给他们描绘出理想的图景,现实却永远不能充分满足,于是种种彰显个性的方式都表现了出来。
  
  (三)出版策略——“眼球经济”
  “强调商品的展示和摆设,强调商品形象的观赏效果,把精神的美学改写成为一种‘眼睛’的美学”是消费文化的显著特点。作家也注重为小说选择恰到好处的书名和精美的艺术设计。
  《三重门》《长安乱》《光荣日》《毒》《他的国》《樱桃之远》《是你来检阅我的忧伤了吗》《决不堕胎》《愤青时代》这些作品在书名上就吸引了读者的好奇心, 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促使读者进一步了解作品内容。
  韩寒的《就这样漂来漂去》《寒:2006音乐·诗文·影像》《他的国》等作品,不仅在外观上有大幅韩寒明星照,而且把他手写的歌词、MV的画面截图、拍摄花絮和Mv拍摄期间的人物、画面统统放进去,据说《他的国》封面上的太阳还是韩寒亲自用蜡笔描上的。郭敬明、张悦然(《葵花走失在1890》《十爱》《樱桃之远》)等每部小说出版时,都曾采用自己的照片作为插图或装帧封面。更为夸张的是春树为吸引读者大胆地将其内裤照片放在《北京娃娃》中,用文字和图片大秀其隐私。
  80后文学诞生在都市,注定了它的发展要与消费和消费文化发生关系。是城市空间与消费文化的水乳交融使80后作家对城市空间的书写一开始就成为赢取市场和读者的天然优势。消费观念和思想的出现使80后文学作品中出现了更多的叛逆、另类、彰显个性的典范。作为“文学畅销书”80后作品在获得了巨大的市场之后,作者更注重已转化成商品的文学作品的外观形象,最终从内在到外观处处与消费主义挂钩。
  
  三、80后文学体现消费主义的原因探索
  
  80后文学与消费主义联系得如此紧密就在于80后文学文本这一基本传播媒介与丰富多样的新兴媒介的结合。
  
  (一)信息技术的普及、媒介影像的传播
  陈晓明说过:“80后占据的是一个消费主义的文化空间,相比较起背负着历史重压和文学经典传统的那几代作家,他们面对这个时代更具有先天的优势。”信息技术的日渐普及利用、媒介影像的传播在日常生活和社会运行中占据日益重要的位置。
  传统三大媒介之外的第四媒介网络的出现为80后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必要保障。它给年轻人更多说出心声的机会,使他们获得表现自我,提供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80后喜欢在网络上发表以大多当下青少年喜欢的时尚生活,小资情调诱发的欲望扩张和情感释放为内容的文章。网络本身具有的自由性和宽容性,几乎把所有有书写能力的人都拉拢到网络写作中来,使他们可以在网络上简便地发表文章,不用付费,不用受到出版社关于稿件的要求与约束,随意与读者交流,最终形成从生产、包装、消费、反馈等一系列商品生产的程序。从众多80后作家开通的博客上,在原创网站发表文章,谈自己对某件事情的感触,与读者互动这一系列的举动上都能看得出来。
  电影、电视、广告等将最真实的影像展现给人们,再加上光、影、速度、音乐这些特技手段的运用使媒介更好地为人们塑造消费环境。《小时代1.0折纸时代》中对简溪的描写“远远地看见简溪的身影,然后慢慢地聚焦成清晰的他。灰色的毛茸茸的毛衣,白色的T恤从领口露出一圈。整个人看上去像是阳光一样懒洋洋的温柔”。由远及近,对细节处的勾勒如同给出了一个电影的长镜头,有着影影绰绰而又渐渐明晰的影像感。《葵花走失在1890》注重画面的色彩感。
  
  (二)大众传媒面向市场的商业化运营策略
  出版社经营窘境时借助80后文学诞生的契机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在以后的运作中他们开始“从文学之外入手,重视作品或作家可供消费的元素,打出花样翻新的各种具有号召力的消费符码”。
  名家作序及装帧。莫言在《十爱》序言中写道:“张悦然不同于那些少年作家,他所讲述的不仅仅是青年的放纵、反叛传统,而是在成长的迷惘中,小心翼翼地梦想和求证,思索和感悟。”适当地宣传了张悦然。“炒作”被出版商运用得恰到好处。80后作家得到了与他们的年龄不符的报酬,拥有了众多文学粉丝。于是他们自然的淡化了单位人的身份,多了经济人的色彩。重要的是该策略使80后文学被动接受更富自主意识的传媒的“编辑”“把关”,部分地解释了80后文学被打上“快餐文学”的标签。正如80后作家张尧臣所说:“文学创作变成了工业流水线上的商品制造。”
  面向青少年读者。因为就市场而言,文化消费的主力军是青少年,文学消费也是如此。青少年消费者作为80后作家的忠实读者,虽然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但依靠父母他们却成为为出版商和80后作家带来丰厚利润的庞大队伍。出版商正是看中了青少年的潜在消费能力,最终纷纷把目光投向青少年消费市场。
  陈平原说过:“真正影响大众消费的,再也不是训练有素的艺术家和批评家,而是书商和大众传媒。”因为对于消费文化来说,怎样争取更多受众是消费文化的首要目的,而消费文化需要借助物质和文化商品不断创造新的消费欲望和观念来促进经济扩张和利润获取。向每个人宣传消费品和消费观念是商品生产者的重要任务,这个任务只能由大众传媒完成。二者紧密结合“共同塑造了一个‘符号化’的消费社会”,而80后文学正是诞生和成熟于这样的氛围中,因而很自然地打上了消费文化的色彩。
  
  四、结语
  
  在这样的语境中,80后文学陷入艺术自觉与商业欲望间的矛盾,忽视了文学作品的根本目的:提高读者审美能力、鉴赏水平,最终被看做是“一次性消费产品”。文学创作作为一种生产活动,它的运转确实要严格受交换价值与利润动机的驱使。但正如费瑟斯通所说:“虽然消费主义带来了商品的过度膨胀,若我们能注意到在实践中的商品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事情就一目了然了。”因为“消费文化并未使低贱的物质主义遮蔽所有的神圣性”。毕竟消费主义文学创作主要着眼于高额利润的获取。为求得占据最大的消费市场,它们的接受对象局限于青少年和文化层次不高、生存压力较大的市民阶层,而在高雅文学和深层、尖端、突显专业技术领域,消费主义很难插足。总之,期待80后文学早日找到自己的一片净土。
其他文献
计算机在农网的应用沈阳农业大学丁毓山辽宁省农电局王丽华配变经济运行对线损影响分析1配变运行区的划分图1中给出了配变损耗率已P%随负载系数卢的变化曲线。从该曲线看出配电变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与胰胆管水成像(MRCP)联合应用对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价值,并确定3.0T磁共振下DWI序列检测肝外胆管癌最佳b值。   方法:   收集
目的:1.通过观察干燥综合征(SS)患者唾液腺常规超声特征,探讨超声评分对SS的诊断的价值。2.运用声辐射力脉冲(ARFI)技术测量SS患者唾液腺硬度,探讨ARFI成像对SS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的分子亚型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09例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绝经情况、组织学分级和淋
水稻瘪粒对产量、品质影响都很大。几年来,我们在国营农场、农业生产合作社、互助组等各处了解,水稻瘪粒已直接威协着水稻的增产;根据渤海区蘆台、清河、漢沽、军粮城等几个
我国长江流域油菜重点产区,大都是秋末冬初播种,以幼苗越冬生长。过去很多地区由于耕作粗放,土壤坷垃大,出苗不齐;有些因为底肥不足或因播种推迟,幼苗瘦小,扎根浅;加以对防
目的:应用3.0T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探究成人共同性外斜视(comitant exotropia strabismus,CES)患者静息态大脑功能网络活动的变
期刊
摘要: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和华人的广泛分布促使海外华文教育的兴起,而国家汉办为适应国外汉语学习者的需要,建立孔子学院以进行汉语的国际推广。如何借助汉办汉语国际推广计划来推动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整合相关资源,促进汉语的国际传播成为世界汉语热下华文教育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海外华文教育;汉语;国际推广    海外华文教育至少有上百年的历史,但是由于这类学校都办于海外且较分散,早期办学层次也较低,范
2016上海地产界盛事来了!由《地产零距离》和《新民周刊》新地产专刊共同举办2016上海“地产奥斯卡”评选活动,获得了大量热心观众、读者和行业人士的支持,活动启动至今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