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活”用数学教材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sheng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无疑是基础教育的一场革命。新课标下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要以教材为中介,因而如何利用好教材就成了关键,本文试着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新课程;活用;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2-0076-01
  教材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依据,是“课程标准”目标的具体体现,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和学的凭借,是教学过程的支架,因此数学教学要围绕数学教材进行。在新的理念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课本中的例子,用好例子,用“活”例子。笔者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理解教材
  笔者曾经读过一个教师的备课反思:“虽然我每天课前都备课,但对教材挖掘得很不够。很多时候,在讲解某一个知识点时,突然想起了还有另外一个内容应该补充,但由于事先没有准备,只好课后查阅完再补充。该趁热打铁的时候老师没词了,这是多么尴尬的事啊!”这是常态课堂中部分教师呈现出的真实图景。课前“吃”不透教材,课堂上徒留遗憾与尴尬。因此,读懂教材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读懂教材是使用教材、有效教学的基础。
  如何“吃”透教材、读懂教材?具体到一节课,教师要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研读教材:了解教材整体结构及前后内容的联系,明确例题的地位和作用,弄清习题与例题的关系,揣摩插图的编排意图,钻研提示语和旁注。做到“五读俱全”,即读懂问题情境,读懂每一道习题,读懂教材内容的结构,读懂教材的呈现方式,读懂教材的旁注、留白。
  教学离不开教材,“用教材教”的第一层含义就是要用好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教学中力求还原教材编写的本意,深入感悟教材资源,实现教材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二、改变教学方式
  教师按照教材编排上述的内容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充分体现教师组织学生主动获取、掌握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数学家思维能力。如学习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时,教材设计了“想一想”在笔直的铁轨上,夹在两根铁轨之间的枕木是否一样长?教师不要急着下结论,给出定理,而是组织学生展开思考。有的学生认为不一样长,因为当铁轨的宽度不一样,那么夹它们之间的枕木就不一样长了;有的同学则反驳说,铁轨是让火车行走的,而火车的两边的铁轮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也即它们的距离是不变的,要是铁轨宽度不一样,火车就会出轨造成事故。此时课堂成了学生的辩论台,然而教师作适当引导,题目的前提是在笔直的铁轨上,不用考虑转弯时的变化,学生一点即明。同学们开心的笑了“哦!”,“我早说了吗!”等声一遍,再转入下面的学习就从容多了,也体现了教师组织、引导学生主动获取和掌握知识。
  又如“议一议”:举出生活中的几个实例,反映“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处处相等”的几何事实。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合作交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学生举出多种多样的例子,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做二次编者
  新课程的每个学段都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非简单地改编教材,它是用教材教的最高境界——超越教材、活用教材。具体体现在教师对教材有深刻和独到的见解,对教学有独特的思路和设计,能够对教材的绝对权威提出挑战,做出有个性的演绎,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情景及时增删、延展固有观念,创造出有益于师生对话的氛围,使教学活动更加鲜活生动。它要求教师能够站在与教材编写者同样的高度去审视教材,能够读懂学生、读懂教材,探索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教材编写意图之间的契合,对教材科学合理地整合、重组和超越,使加工后的教材更加丰富多彩,更具实效性、现实性和挑战性,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我们教师要做教材的第二次的编者。
  首先,加工改造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教材不是年年重新编写所以不可避免会出现“题材老化”、“数据过时”等问题,实际上教材并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它只是为教学提供一个范例而已。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善于处理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学会加工改造教材,在不改变教材中数学知识的前提下,脱掉数学知识已经老化、过时的“旧衣”,换上充满现实生活气息的“新装”这是完全可以的,使传统的教学内容焕发出新的活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收集相关的数学材料,捕捉有益的数学信息,把学生“身边的数学”引进课堂。
  其次,大胆替换更新并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甚至是重组或改编教材,这就需要教师要有过硬的教学功底。对于教材中远离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取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真切地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积极合作、真诚交流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
  有位校长曾经说过:教材是例子,是范本,但我们教师不是照本宣科的工具,要把教材教活,把学生教会,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主旨。如果教师能把学习变成乐事,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教学效果必然大大提高。同时也还学生一个真正快乐的学习氛围。那才是把教材用“活”了。
其他文献
在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必不可少,精彩的课堂教学导入能衔接新旧知识,为新课的教学做好铺垫,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新颖有特色的导入方法常能营造
摘 要:正确积极的学习动机能够有效地推动学习活动,能够帮助确定学习方向。本文就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应注意的问题作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2-0070-01  动机是一个人发动和维持活动的个性倾向性,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需要的表现形式。学习动机
期刊
摘 要:作为一名教师,如何让学生喜欢你,并且喜欢你所教的学科是一门艺术。本文就此问题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班级管理制度;师生关系;教学互动  【中图分类号】 G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2-0071-01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让学生喜欢你,并且喜欢你所教的学科是一门艺术。本文就此问题做了以下探讨:  一、建立班级管理制度  我一接
摘 要:高中数学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构成,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数学也是学生整个教学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那么如何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呢,本文将从教师自身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出发,浅谈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具体构建。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2-0072-01 
由于个体、品种、养殖环境、气候条件等差异,牛注射口蹄疫疫苗后个别牛出现过敏应急反应,最急性的如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急性和慢性需要及时进行救治.对出现综合症状的要进
摘 要:本文作者就如何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力争提高学生的数学整体素质这一主要课题谈了几点探究和体会。  关键词:学困生;数学整体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2-0074-01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初二阶段,学习成绩两级分化现象极为严重,而且此现象是目前提高数学整体教学质量的主要障碍。如何防止学困生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