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岁月的记忆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blanseyo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少凡 ,1957年生,出版长篇小说《我还没有西装》《诗人李晨曦的再婚生活》《兄弟》《一树梨花压海棠》中短篇小说集《拼婚》等。中短篇小说散见于《河北文学》《北京文学》《天津文学》《当代小说》《岁月》《中华文学选刊》等。影视作品有电视系列剧《快乐电信街》《没有发芽的春天》等。
  1977年,中断了11年之久的高考制度恢复,这一年,连同以后的两年,全国有1500多万考生涌进考场,其中有80多万进入各类高校学习,平均录取率不足6%。
  这三届大学生后来逐渐为社会各界瞩目,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被称为“新三届”。和“新三届”对应的群体叫“老三届”,即指“文革”期间毕业的1966和1967、1968届初、高中学生。在当年的大学校园里,有稚气未脱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也有许多已过而立之年的老三届,年龄悬殊的同学同窗共读,成为一道奇特的也是空前绝后的风景。
  30多年前,座落在洛河南岸安乐窝的洛阳师专的校园,也是窥见那个时代风景的一个色彩斑斓的窗口。
  作为既是新三届,也是老三届中的一员,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极为特殊也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经过层层淘洗筛选而考上高中的学生,应该说都是同代人中的佼佼者。那时高中学生录取名额甚少,就以我们临汝高中1966届为例,当时仅两个班80个学生,占全县人口比例仅为万分之一点多。而高考的录取率都在百分之七十以上,那时候的高中学生面前,有一条基本可循的道路,也有每年一次的高考的“班车”。尽管当年大多数同学生活贫困,衣食粗陋,但每个人的心头都藏着大学梦,闪耀着对未来美丽的憧憬。1966年“文革”狂飙突起,“老三届”被裹挟其中。在经历了狂热、迷乱和困惑之后,喧哗退去,尘埃落定,却突然发现原来的“道路”和“班车”在迷茫中消失,自己的未来是一片混沌和荒芜。
  中国文化教育的传统深厚坚韧,从古至今,弦歌不辍,即使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中国的大学教育始终在战乱中坚持和延续,但“文革”却史无前例地创造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大学停考,弦歌辍断,与此相关,同时又衍生出许多青春岁月的艰辛迷茫和困窘坎坷。
  正因为如此,当年的恢复高考才在中国大地上,在千百万青年中引起那么巨大的反响,就像积蓄已久的一库湖水从突然开启的闸门里奔涌而出,释放出足以影响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强劲的能量。
  “文革”十年,是我们国家经历阵痛和裂变的十年。十年一觉神州梦,曾经恣肆蔓延的狂乱和荒诞,也渐渐催生了关于国家民族未来的理性思考,并最终汇聚成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滔滔洪流,开启了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崭新的历史时期。30多年来,中国经济腾飞,社会巨变,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尽管其中还有诸多弊端和不如意,但谁也不能否认我们身处其中的日新月异的感受。中国奇迹震撼着世界,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千千万万个中国家庭、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的命运。
  新三届大学生,以自己特殊的经历和身份,融入了这一段历史。
  我们曾亲身经历了盲从、狂热和荒谬的“文革”动乱年代,也经历了理性、变革、崛起和繁荣的改革开放的年代。尽管命运注定我们这一代人要经历更多的艰难困苦和动荡曲折,但是时代也给予了我们更多的机遇和舞台,给我们的人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甚至说时代也给了我们很多的惠顾。
  那三届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时候,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大转折,大变革的重要节点上。新三届同学在离开校园,走向社会的时候,也正是改革开放序曲奏响,序幕拉开之际,百废待举,各行各业亟需用人之时。新三届同学的能力、才华和综合素质很快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大都迅速成为诸多行业和领域的骨干和中坚,而其中在业务学术和政绩上卓有建树者,也为数甚多。新三届作为一个群体也逐渐被关注和研究。
  在新的历史时期,新三届们始终在努力着,奋斗着,同时也在学习着、感悟着,显示着这一代人独特的生命价值。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本精彩的书,封面装帧各异,精彩的篇章也各不相同,但是,这些书却有着共同的基调:一是不向命运屈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二是认真、刻苦、勤奋、执着,责任意识和诚信敬业等等这些最重要的人生品格;三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关注社会人生,关注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这种基调是我们新三届,也是老三届的共性,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品格和精神,来源于風雨坎坷的人生经历的淬炼,也得益于当年母校的熏陶和教育。
  30多年过去,如今新三届同学有的已经退休,在工作岗位的也已过了知天命之年,子女们也大多已经大学毕业或在高校就读,老同学相聚,抚今追昔,感慨多多,对当年大学校园生活的回忆常常成为共同的话题。但对如今的年轻人而言,当年荒诞狂热的文革岁月,突然而至的高考大潮以及少长同窗刻苦攻读的校园风景,已恍若隔世,几近天方夜谭。历史正在岁月的磨蚀中被遗忘。
  但是,历史不应该被遗忘,新三届同学那一段极为珍贵的校园记忆也不应该被轻易丢失。这些记忆既是个人的,也是集体的,同时也是时代的,无论是对于我们的下一代,还是对于中国当代史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正是基于以上的思考,在我们1978届即将迎来毕业30周年的时候,我提出了发动洛阳师院1977、1978、1979三届同学撰写回忆当年校园生活的纪实散文的倡议,并得到了颜福海、史京品、张凌江、赵运通、贺巷超、兰永欣、任碧波等一批同学的响应。2010年7月,在洛阳师院邀集了一部分同学,讨论了我起草的编辑方案,开始分工通知征稿和集稿,并由赵运通和贺巷超负责初审。
  但后来的工作似乎并不顺利,由于同学们分布在各地,或仍在岗位上的同学繁忙无暇,征稿颇费时日,集稿大致完成,已过了设想中的毕业30周年的节点。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原因,这项我曾经为之热情燃烧的计划就这样断之续之地延宕下来。
  今年,适逢洛阳师院百年校庆,这似乎是用我们这本小书为母校献礼的最好时机。在经过一番波折和紧张的劳作之后,《校园记忆》终于付梓出版。   洛阳师范学院最早的源头是成立于1916年的河洛道师范,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的名称在洛阳师范学校、洛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专科学校之间多次变换。恢复高考,我们1978级入学的时候,学校二度升格为洛阳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又升格為洛阳师范学院。百年校史,百年沧桑,母校的百年历程也折射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同时也是我们每个学子个人史的斑斓背景。
  我的老师,洛阳师院原校长叶鹏教授有一句名言:“三尺讲坛,现代文明从这里出发”,从讲坛出发,从校园出发,洛阳师院正是一个久负盛名的培养人才、传播知识、传播文化的摇篮。在百年风雨中,她一直用知识和文化的乳液滋养着河洛和中原大地。而地处安乐窝的洛阳师院母校,在一代代、一批批学子心中,也是永远的精神家园。
  但是,这个百年老校在即将迎来自己百岁华诞的时候,已全部迁往伊滨新校区,安乐窝母校旧址如今面目全非,这令无数当年学子心中惆怅不已。这本小书中的回忆文章,也正好可为当年的母校留下一些文字的记忆。
  《校园记忆》收入的文章,中文1978级占了较大比重,中文1977和1979级,还有外语、化学和艺术等其他专业各个年级的,共有39篇。这些文章的内容以恢复高考后参加高考的经历以及在校学习期间的生活为主,兼及“文革”前的中学阶段生活,十年动乱中的经历特别是求学的艰难。尽管文章有着共同的背景和特殊岁月的印记,但每个人独特的人生跋涉经历,一个个真实生动的场景和细节,特别是蕴含其中的浓烈的感情色彩,读来常常令人砰然心动,感慨不已。
  简朴的宿舍和教学楼,拥挤的图书馆和兼作饭厅的大礼堂,高大的法国梧桐枝桠交织的林荫大道,晨曦中大操场上一个个诵读的身影,夜色里一间间教室不肯熄灭的灯光,学术报告会上的掌声,壁报《花会》前的争论,老师们慈祥的面容和话语,或者还有困窘苦涩的生活片断,对理想、人生的憧憬……这些漂浮在岁月长河里的记忆的碎片,被同学们一页页打捞上来,定格在自己充满深情的文字里。
  新三届和老三届是不可复制的特殊的群体,新三届和老三届的故事也是不可复制的历史的绝唱。这些故事为那一段特殊岁月的历史留下了鲜活的个体记录,在抚今追昔的感慨中,也蕴藏着许多深沉的思考。这是一笔应该珍藏并传递下去的珍贵的精神财富。这对于我们的后代,对于今天大学和中学的校园里的莘莘学子,都会是既含启发激励,又蕴新奇趣味的读物;而对今日的高考和高等教育,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也是一种特殊的可资借鉴的好素材。
  《校园记忆——新三届和老三届的故事》的征稿和编辑出版,也是洛阳师院1977、1978、1979届同学一种特殊形式的聚会,这种超越届别和班级的友谊也是新三届这个特殊群体的特征,希望这本书也能成为联系洛阳师院校友的一条小小的纽带和桥梁。当然,也希望这本书能成为联系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一条小小的纽带和桥梁。
  本书从策划、征稿、集稿到编辑出版,经历了五年之久,很多同学和朋友为之倾注了热情和心血,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在此一并致谢!
  责任编辑 王小朋
其他文献
语文教育,应该是最具个性的教育。担任“心灵导航”的语文教师会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重要影响,可是在教学中大多依据教学参考书,缺乏对文本独特的解读和领悟,忽视对教学的个性追求,很难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在现实教学中,一部分教师由于生活琐事,对语文教学缺乏钻研的精神,满足于多年积累下来的教学经验,这就会造成教学上没有突破与创新,只是年复一年的重复工作。这样也会使学生的学习方法缺少变化,难以关注学生的个
期刊
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之后,教育界对语文课程这门课的性质做了重新定位,那就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明确告诉我们,语文教育既包括语言和文字本身的教育,也包括有关于文学,诗词歌赋,篇章思想,还有情感的教育。基于语文教材的情感教育作用,笔者以朱自清老先生的《背影》为例,来谈一谈语文教材中课
期刊
自20世纪80年代发表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余华的作品就一直在描写苦难。不管是先锋时期以死亡为写作主题,还是转型之后在苦难中加入温情因素,苦难作为余华作品的主要描写对象,未曾变过。那么在这转型过程中,余华作品是否只停留在对苦难的表层抒写上呢?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余华作品不仅是在抒写苦难,同时在抒写过程中逐渐超越苦难,表达更深层的文化批判意义。余华在对苦难人生的深入思索和体验中,始终遵从内
期刊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评价,它的核心价值是清正廉洁,为人民做事。中学语文教育总是和人文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廉洁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利用好课本资源和课外资源,提前对学生进行廉洁教育,这有利于学生抵制当前社会的诱惑,树立健康向上、奉公守法、爱岗敬业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这也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学工作者的使命。  语文
期刊
另一个自己  衣衫上沾着狼嚎、月光、美人香  清晨回来,夜色的气息多么白  昨夜你又不安分,不听我的话  独自翻墙而出,越过荒野  越过黑松林和狼群,月影和小楼佳人  将春天夜幕里活跃的生命秘密带回来  顺便也将神话里星辰的微芒带了回来  作为另一个自己,你背离了我的要求  趁着夜晚独自偷偷做了很多事情  我喜欢你这样  桃花酿  小仇人,我们去樱花大道看梨花吧  快一点,要跟上蚂蚁的步伐  去年
期刊
说起旗袍,脑海里第一时间想起电影《花样年华》里,张曼玉在昏暗的路灯下,穿着旗袍的背影,伴着马友友悠扬的大提琴声,这部电影让旗袍火了一把。据说张曼玉试镜时,当她穿着旗袍出现在镜子前面,整个人都失了神。想必张曼玉自己也没想到,穿上旗袍的她和平时的自己差别那么大。让一个习惯了各路服饰的影视明星瞬间失神,可见旗袍的“魔力”有多大。历史上,现代意义的旗袍诞生于20世纪初叶,三十年代它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
期刊
香 香  渭北旱塬有个虽不成文、但遵守起来却很虔诚、很严格的规矩:一个人年龄大了,其尊姓大名就成了禁忌,不得随意直呼的。小娃娃们之间如果爆发冲突,吵嘴打架,高叫对方父母甚至爷爷奶奶的名字,被认为是最有力的攻击手段。  香香是在清朝末年度过了与自己的名字相协调的少女时代的。到了老年,这个名字连同她少女时代那一段香艳的历史,文物似的留存在老一辈村人的记忆中,以至在她的家中甚至门族中,香字也成了避讳。凡
期刊
(接上期)  帕维尔看见了公路和黄昏,这就是充斥着他脑海的全部东西。这就是片刻的寂静,在这寂静的时刻,不安分的、激动的灵魂、试图冲破矛盾的铁环而筋疲力尽的灵魂,轻盈无声地从他身上溜走,升上高空。这是平和,是宁静,也是对生活的摆脱,是一种美好又忧郁的东西,它不能用人类语言加以言传。帕维尔在圈椅上几乎一动不动地坐了半个多小时,房间里完全黑了,只有天花板上星星点点地反射着街灯和其他什么东西的光芒;可他还
期刊
1  凌晨,天还没亮,屋里的人都已起床了,也亮起了灯。窗外,蓝色的夜幕已被清晨的第一缕晨辉划破了。天很冷,他全身瑟瑟发抖,眼睛感到刺疼,一种强烈的不幸感袭来,就像被强迫叫醒的人通常感受到的那样。  饭厅已经准备好咖啡,弗伦奇先生费力扣上紧绷的领扣,由于触碰到被浆过的衬衣那硬邦邦冷冰冰的衣领,脖子颤抖起来。那边传来压低嗓门的关切声和餐具刺耳的响声。  “托米,咖啡好了……已经五点钟了!”弗伦奇的妻子
期刊
安宁(本名王苹),80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人。已出版长篇小说与作品集25部。代表作品有:《聊斋五十狐》《笑浮生》《我们正在消失的乡村生活》《遗忘在乡下的植物》。曾获2009年度冰心儿童图书奖、2009年度北京市政府优秀青年原创作品奖、第11届内蒙古索龙嘎文学奖、首届华语青年作家奖等多种奖项,作品《走亲戚》入选2015年度全国散文排行榜,同时有繁体版图书在台湾等地发行。现为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