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无附丽

来源 :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dolon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觉得自己是一件质地贵重、做工精细但式样又过于古典了的衣裳,总可以吸引一些目光,但要人家买下来又觉得不实用,是奢侈。”这是一个自称是我的读者的女孩子写给我的信,看到这段文字时,我便有见她的欲望,她叫苏典蓝。
  她在南头上班,我们约了时间在南头四海公园里的一个茶楼里见面,她来得早,站在公园门口等我,一件深蓝色真丝立领短袖配一条白底碎花长裙,皮肤非常白,质地很细,“薄面含嗔”四个字跳入我脑海,一下子我就确定这是我要找的人。我笑着说:“你让我想起林妹妹。”她也笑,“我是林妹妹的老乡,苏州人。”“你的样子跟我想象中的一样,很讨人喜欢呀。”“小时候我跟妈妈去看相,看相的老婆子说我生貌不生缘,是真的,别人的爱火花一碰就燃,可不知怎么到我这里就光见着冒烟,等下去,不但不见火苗就连烟雾都没了。”苏典蓝讲话的方式也像林妹妹,没有过多的细节,通身就是一种姿态,一个声音。
  我18岁谈恋爱,我的男朋友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邻居,也是我哥的同学,好像从我意识到男女之事起,大家就把我们看成顺理成章的一对。他大学毕业后在机关工作,我读的是大专,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做会计,那时我父母开了一间自己的服装厂,主要是来料加工,我当时的生活算不上大富大贵但也属小康。不知你有没有去过苏州,苏州的日子是属于那种宁静熨贴的感觉,如果不是遇到胡,我想我现在肯定为人妻为人母了。我现在多么怀念我们苏州甜甜的小食。
  胡是来苏州谈生意的上海人,我们是在银行门口相遇的,他主动过来搭讪,向来我讨厌与陌生男人搭话,但见了他,我真的有一种在箱底压了多年突然被人抖了出来的感觉。
  人群里,我看见瘦削的他一甩一甩地走过来,心里有种很确定的感觉,我现在还记得那天他穿一件藏青色小领口西装。胡在上海有妻有女,刚开始,我们都很克制,我们像熟悉的朋友一样吃饭聊天,他在苏州呆了一星期便回去了。
  他回去的第二天,又到苏州来,风尘仆仆跑到公司来找我,一见面,他便紧紧地拥住我说:“我想你!”我哭,心里也巴不得就此沉湎下去,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我只要他!我们那时认识仅仅一个礼拜。
  “你信不信真的有前世的约定?”苏典蓝摇摇头,“我那时就像是中了蛊般,一头栽进去了。”胡要我辞职跟他去上海,他决定离婚,那时我心里很乱,患得患失,事情来得太快,我无法做出决定,我不知道怎么跟家人讲。那时已经接近新年,天气很冷,我们俩坐在他住的酒店里,谁也不说话,我不喜欢空调吹出来的热风,很燥,他总是把我的脚放在怀里焐暖。他跟我说,“如果能去一个地方,我们不要管别人,也不要别人来管我们就好了。”那段时间,胡在苏州上海两地跑,他跟妻子离婚的事也在协商。
  不久,我男朋友就发现了我跟胡的往来,我不想骗他,把我们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讲给他听,我提出分手。他当时很伤心,要我考虑清楚,我来不及考虑清楚,事情就传开了,很多人都知道了,我家人很不理解,为什么我要跟一个长我20岁的男人在一起,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只会哭。我的父母在当地也算是有点头面的人物,这件事令他们大失颜面。我那时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可耻”,人前人后抬不起头。胡知道了马上在上海帮我找了一份工作,他到我家接我,向我父母保证他是真心爱我定会好好照顾我。我的父母非常生气,骂他勾引小姑娘,母亲威胁我说只要我敢跟他走就永远不要再回这个家门。胡站在门口不肯走,母亲哭着对我说,你好好的一个女孩子家,家里又不缺钱花,干嘛搞得自己妻不妻妾不妾的。母亲这么说了,我反倒什么也不在乎了,铁了心跟他走。
  到了上海,我们便同居了,胡的妻子本来答应离婚的,但因为我的出现她又反悔。我才知道,上海的压力远比苏州大很多,胡为离婚的事搞得焦头烂额,他的亲戚朋友全都反对他离婚,他的生意那时也在走下坡路,我们的关系就这么拖着,好像哪里都容不下我们。胡那时开始喝酒,他说他没地方去只有在酒里躲着。胡总觉得亏欠于我,好几次我想回苏州去,他又坚决不允,他说他定要让我作为他太太风风光光堂堂正正地回苏州。
  那时我心里也很苦,毕竟我是一个入侵者,是我破坏了人家的家庭,事情件件都不如我们最初设想的那样顺利,我们开始吵,吵了又好,好了又吵,然后我们相拥着哭。
  后来胡的妻子终于同意离婚,条件是要伍百万。胡同意了,他说,为了我,他什么都可以放弃。
  婚是离了,胡却快乐不起来,他的公司缺乏资金周转,本来萧条的生意更是一蹶不振,后来连正常运作都无法维持,胡的亲戚朋友也不理他,都说他为了一个女人,搞垮了事业是活该,而我就是那个祸国殃民的女人。胡索性不上班,每天喝酒。我们的争吵开始升级了,从前我们怎么吵都有一个共同目标,我们想在一起,但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居然不惜用最恶毒的话来射杀对方。他颓丧的样子,让我温柔不起来,而他总认为是我导致了他的今天。我也委屈,我自认没有图过他什么。
  胡那时提出要结婚,这次轮到我不愿意了,我不愿意自己争取了那么久,争取来一个醉汉。他冷冷地说,你就不肯受一点委屈吗?他认定我是不肯跟他受穷,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我总觉得我们付出了许多,却不懂得好生经营,我一说不愿意看到他每天醉熏熏的样子时,他就冷笑,那时我才发现,从前在一片反对声时我们有彼此,现在扫清了阻碍,胡居然成了我的对立面。
  我看得出胡开始后悔了,他借口看女儿经常回到前妻处,他的妻子自己开了家美容院,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如果借助于他前妻的财力,胡也许可以重头来过的,这一点,我们都很清楚。而那笔钱,就是当初他急于跳出婚姻的“赎金”。
  “一个现代版的《伤逝》。”苏典蓝转头望着我,神情幽怨。我点点头,表示理解。她自顾说下去:“我那时才懂得鲁迅何以说‘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当时我已经没有退路了,我不敢回苏州,当初任性地离开已经伤透了父母的心,苏州也无我的立足之地,这个样子回去只会招来笑柄。那时我跟胡,都处于半癫狂的状态,常常是前半小时两人爱欲交缠,后半小时彼此都不惜用最难听的话来伤害对方。他常常莫名其妙地闯到我上班的办公室,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反复的次数多了,大家都觉得很累,我们开始讲到要分手。一次大吵之后,我们决定分手,我来到了深圳。
  我来深圳不到一个月,胡又追到深圳来,执意要接我回上海。他当时跟我说,我走了之后他才发现如果没有了我,他是真正的一无所有了。我也想我们起起伏伏那么多年,好不容易挣扎到可以在一起,于是我又跟着他回到上海。那时,我们都下定决心要好好过日子,胡把车卖掉了,以我的名义开了间时装店。我细致努力地打理那间铺头,也许当初我们在一起就是违背了天意,老天爷硬是不肯让我们有翻身的机会,生意差得一塌糊涂。那时我们已经少吵了,小心翼翼维持着,越维持到最后我心里越明白,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像是人掉进了沼泽地,向上挣扎得越厉害沉得越快。胡总是叹气,感叹他老了。
  胡一直也没有再提结婚的事了,而我很不小心地怀了孕,那是我第二次怀孕,第一次怀孕时他还没有离婚,我别无选择地把孩子流掉了。而这一次,我在医院一拿到化验的结果,想也没想,立刻把孩子做掉了,我甚至没有通知他。回去后我才跟胡说,他坐在床边握着我的手,泪流满面地问:“我真的那么没用?我们的孩子都养不起?”那是我第一次觉得他真的是老了,我伸手去摸他的脸,那种很熟悉的温度和触觉,我突然觉得一切都不重要了。我哭不出来,反而安慰他说,以后会好的。但就在那个时候,我清楚地知道我们之间没有以后了,真的!那份确定就像我第一次见到他时的感觉。
  后来我跟他讲还是想到深圳来,虽然我已经不再指望什么,但他没有更多地挽留我,还是让我很失望。胡还是每天喝酒买醉,我习惯了,他有时喝醉了回来,躺在客厅的地板上,我也懒得扶他,我的心肠就这样一点一点变冷变硬。工作一联系好,我就走了,听说我走了之后,他又回到前妻身边。
  我现在的这份工作是朋友帮忙找的,我第一天来酒楼上班,老板娘就跟我说,你不如去当小姐,赚两年钱再说。她说看我的样子是吃不得苦的,我在她那里做会计包吃包住一个月只有600块钱。当时别说600块钱,就是不给钱,有个安身的地方我都满足了。
  安定下来后,慢慢的也有一些男孩子追求我,但我总也无法进入状态,一次恋爱把我的真情已输得七零八落,酒楼接触的人也很杂,我怕了。我哥哥写信给我说我父母知道我现在的情况,希望我回苏州去,因为世道不景气,我家的服装厂也关门了。哥哥的信让我很伤心,我觉得非常对不起父母,我没有回去,从离开家到现在有5年了,我一次也没有回去过,不是不想回去,是没脸回去,我现在唯一的想法是要赚得很多很多的钱,然后回苏州帮助父母把工厂重新开起来。可是凭我现在的经济状况,能自保就不错了,有次我半开玩笑跟同事讲,要有人养我就好了。同事讲,依你的条件,只要你肯,大把男人想养你。
  真的有一个男人就找上门来,一见面就跟我谈价钱,像是买牲口,我拒绝了。倒不是我清高,如果他稍微婉转一点,哪怕是假情假意也跟我套套近乎,请我吃吃饭看看电影,给我一个半推半就的机会,我可能都会答应他的。我今年已经26岁了,抓到的只有青春的尾巴,我已不相信什么爱不爱了,这不重要,人有体温,没有爱情不会冻死,但会饿死。
  “我是不是在找借口放纵自己?”苏典蓝看着我,“有时候我真的想就此沉沦下去,这日子过得真的很累。”我问苏典蓝:“如果你父母知道你的钱是怎么来的,你以为,他们会接受吗?”她哭了起来,哽咽着说:“我能坚持到现在,就是因为他们。”那么,就坚持下去吧!(编辑谢豪英)
其他文献
讽刺崇洋媚外的心态,往往讥之为“外国的月亮 都比中国圆”。然而扪心自问,在制度完善的发达国 家,尤其是其成熟规范的商业环境,人家许多方面的 确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各大超市,认为顾客退货是天经地义的事。    我买了一台录像机,发现这玩艺体积太大,想换一台小巧玲珑的但已试用了近两周,有点不好意思去退货。孩子对我说:“你把中国的购货观念,带到美国来了;美国各大商店,在售后有效期内,绝不能厌
期刊
解谜“零团费”    这是一个温暖花开的季节,许多人争着赶往银行,取出一扎扎钞票,他们受不了“零团费”的诱惑,想跟着旅行社到外面的地方转一转。  一些旅行社盯着这个“黄金”一样的季节,为了吸引客源,信誓旦旦地对“零团费”作出解释——只收交通费与签证费,其它吃、住、行等是“免费的午餐”。  这还不算,重庆某旅行社干脆“干起赔本买卖”,譬如去泰国5日游,只收费人民币3500元,包括机票、签证费、吃住行
期刊
1没有捷径和诀窍  2重点在事前控制  3客户信息管理:一要事先了解,二要动态追踪  4掌握信息的目的是搞清客户支付能力、经营状况、行为方式  5根据三方面信息发展客户、决定交易条件、控制风险  要有效控制赊销拖欠风险,简单地说只有两种办法:其一,创一种供不应求的产品,造成卖方市场环境,现买现卖,甚至预付款订货,这样绝无赊销拖欠风险;但创这样一种产品何其难,就是有了,几乎在瞬间,同类仿冒
期刊
时间是管理者最重要的资源    150年前有个哲学家叫乔纳森·斯威夫特,他说过一句这样的话:如果某人能使只长一根草的地方生长两根草,他就有理由称为是比沉思默想的哲学家或形而上学体系的缔造者更有用的人。斯威夫特说的究竟是什么人呢?我看,我们的企业家、职业经理——本文所提的管理者就是这一种人。在他们手里,几百元钱就可以长出几十亿、几百亿来;一栋厂棚、十几个员工可以变成拥有一座座城、几万员工的跨国公司来
期刊
现在“新经济”似乎已经取代“知识经济”,成为国际上最热门、在国际研讨会上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国内的媒体和市场分析人员,也在大量使用这个概念,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和潮流。  首先要明确的是,“新经济”事实上被人们在不同的场合赋予着不同的涵义。最初,新经济是用来指美国经济在近几年所表现出的一种状态:在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基础上长期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这使传统意义上描述失业与通胀反向相关关系的所谓“菲利浦
期刊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同主要贸易伙伴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谈判达成双边协议,有望在今年成为WTO成员。这将是中国迈入新世纪,推进改革开放的又一个里程碑,以此为契机,政府已经着手或者即将开始做的就是:对不符合WTO规则的政策法规进行调整,改变对经济贸易的管理方式,为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促使经济的增长和效益的提高。    政府需要增加贸易政策和管理的透明度,
期刊
边口,是将生猪宰杀后去头去内脏再砍成两半送进冻库的猪肉。  边口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不产生猪的地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来自四川等省份的边口和由边口加工而成的分割肉。然而,没有多少人知道,餐桌上这些美味佳肴的背后,曾经有过一场又一场惨烈异常的贸易厮杀。四川自贡市的建筑工程师林一雄,含辛茹苦诚实经营,最终在这场厮杀中扮演的角色却是鱼肉而非刀俎。    一、闯进“成批生产百万富翁
期刊
在今天,面对加入WTO姗姗迟来但又毕竟指日可待的结果,中国企业的生存意识无疑是大大加强了。艰难的谈判不是简单的讨价还价。一方面是国家在力图实施贸易的高边疆策略。在弱国无声音的世界经济强权格局中,通过保持中国市场进入壁垒的努力来换取一个短暂而珍贵的调整期,从而保护尚显羸弱的中国企业;另一方面,则是国外企业的权利代表要在世界最大的经济热土中为自己羽翼下的受保护者开掘出尽可能大的一块领地,而首要的是要削
期刊
我是安洋集团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安洋是我市五大民营企业之一;若依资产排,算第三吧。因此通俗地说,我是个私人大老板。  那么我的私生活就备受众人的关注,你要摆脱也不可能。所以我索性将我的婚变内幕抖落出来,人们高兴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不错,目前的妻子是第二任。人们只知道她比我前妻美丽高大,而且很快生了我的儿子,不知道我们其实是旧情人,只是鸳梦重温,并非喜新厌旧。  十多年前, 当我在某大学的物理系升上
期刊
金谷集团董事长杨长林杨长林,1950年出生,1976年下海;700元起家至今身价数亿,有人说他“做过市面上能见到的几乎每一种生意,而每一笔生意都获得了成功”,地地道道的“商界老前辈”。  其麾下产业以服务业和地产为主,近年来风头渐旺,声势难掩。  尽管自称“行走在半路上,一切都不尽如人意”,但杨长林挟二十余年经商阅历的所悟所得,仍然发人深省,不可不看。  认识很简单,执行很困难哲学告诉我们,每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