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公共服务如何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新动力?——基于要素集聚及空间外溢效应的检验

来源 :城市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renma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正面临新旧动力的转换,医疗、教育和交通等地方公共服务逐渐取代传统的招商引资成为城市吸引要素集聚的关键驱动因素。在分析地方公共服务影响本地要素集聚的直接机制和邻近地区的溢出机制基础上,选取我国26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并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地方公共服务对要素集聚的影响。结果发现:教育、医疗和交通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提高均对本地要素集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地方公共服务的供给不仅会影响本地要素集聚,同时也会通过空间溢出机制影响邻近地区要素集聚,且不同类型公共服务的溢出
其他文献
红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研究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陕西省米脂县杨家沟村为例,通过对杨家沟村红色文化遗产及价值进行再认知,结合村庄自然格局、街巷肌理、建筑院落、革命精神,探讨红色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中的山水人文智慧内涵,探索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
当前,中国正处于建设用地管理方式改革的关键时期,明确中国城市建设用地供应时空演变的特征,可以为城市土地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基于2007~2018年中国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的微观数据,利用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和空间聚类分析等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刻画了当前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1)在空间分布上,城市建设用地供应在全国和各省内部均呈现出集聚状态;(2)在时空演变上,城
目前国内对于工业用地更新的探索和研究,大多集中在一线城市。由于一线城市发达的财政实力和灵活的事权范围,使得研究经验难以在其他一般城市推广落实。通过对烟台市的工业用地更新进行研究,探索对于从零起步的一般城市而言,更具操作性的工业用地更新策略,包括如何实现工业用地的现状评价、对不同类型进行分类引导等,以及设计符合一般城市现实情况和事权范围的具体政策机制。
以上海内城社区为例,基于调查问卷数据,对我国大城市的设施共享与社区参与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居民年龄和收入与居民社区参与意愿显著相关。与此同时,住房产权没有显著影响,共同利益并不必然引发集体行动。单位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超过商品房社区居民,集体主义文化仍有影响。居住区内部设施通过物理使用、社会交往机会以及参与渠道,对居民的社区参与产生影响。由此提出,发挥公共设施领域化对于社区共同体发育的积极影响,
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驱动下,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传统"多规"的空间性内容逐步整合为"一张蓝图"。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国土空间区划体系。尝试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各类区划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区划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土空间区划体系总体思路和建构方案。
基于"港口—产业—城市"协调发展机理的分析,构建了"港口—产业—城市"三元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发展指数、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河北省沿海城市秦皇岛、唐山和沧州在2013—2018年复合系统的综合发展度和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产业子系统发展水平均较低,成为制约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三个子系统的耦合度较高,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互动作用关系;复合系统整体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相对较
区域发展战略的落实依托于地方政府之间的集体行动,而协同机制是用于破解集体行动困境的重要手段。通过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案例,展现地方政府间协同机制的全貌,并基于制度集体行动(ICA)框架,分析协同机制设计成功的原因和经验。研究发现,成功的地方政府间协同机制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合作风险和预期净收益,并根据协同成员范围和宏观政策环境进行调整,其中关键要点在于通过将整体高风险拆解为局部低风险,以及通过划分合
针对当前国内特色小镇在成熟度评价领域的空白进行探索与尝试,对于客观评价特色小镇、推动特色小镇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构建特色小镇成熟度指标体系的初始指标。使用序关系分析法,结合群体决策方法,计算各级指标的单层权重和综合权重。结合重要排名及重要指标个数筛选,最终得到一套完整的特色小镇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
以武汉市外环线以内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分街道(乡镇)数据,运用社会区因子生态分析方法,通过计算社会空间分异的各种指数,对武汉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及其分异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武汉社会区的主因子包括本地高学历人口、农业人口、老年人口、外来人口、人口快速增长因子以及失业人口。社会区类型包括劳动年龄人口散居区、近城老年人口聚居区、本地高学历人口聚居区、远城农业人口聚居区、临湖人口快速增
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背景下的生态移民由于更强的移民力度和更严格的管控措施,将形成更大的移民规模,并对民生保障和生态补偿提出更高标准。因此,传统的"集并式"与"就近式"生态移民将未必适用,对移民的适应能力亦提出更高要求。在此情景下,原住居民对生态移民中民生因素的顾虑与偏好尚待研究,对其移民意愿的影响亦需测度。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之间重叠国土空间为研究案例,以结构方程模型为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