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间协同机制设计何以成功:G60科创走廊的实践经验

来源 :城市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a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发展战略的落实依托于地方政府之间的集体行动,而协同机制是用于破解集体行动困境的重要手段。通过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案例,展现地方政府间协同机制的全貌,并基于制度集体行动(ICA)框架,分析协同机制设计成功的原因和经验。研究发现,成功的地方政府间协同机制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合作风险和预期净收益,并根据协同成员范围和宏观政策环境进行调整,其中关键要点在于通过将整体高风险拆解为局部低风险,以及通过划分合作事务优先级的方式突出预期净收益。
其他文献
在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有效避免了先行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所经历的多种城市病,但历史并非呈线性发展。对于我国城镇化的下半场,未来应该重点关注城镇化速率、城市机动化、住房需求、人口老龄化、城市碳排放、能源需求、环境污染、小城镇城市人口流失、人口向大城市集聚、城市历史文脉恢复、住房居住功能回归和城市韧性安全这十二个已经呈现或即将出现的拐点。认清这些趋势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关对
十月,是出游的好时节。虽然疫情原因无法远行,但是可以在所在省市的小景点打卡哦!下面这些有趣又实用的小物件,绝对会为你的行程增添创意!先来看一些摄影必备的小物件吧。颈枕音乐播放器  累了就来听音乐,护目镜的镜腿内置耳机,而颈枕则是音乐播放器。同时,柔软的颈枕也可以调节温度,给你多重舒适。对讲手电筒  露营在外,如果发生意外,电气设备很可能瘫痪。当你按下这个手电筒的按钮,即可通过麦克风说话,并由可见光
期刊
已有研究揭示共享城市是一种正在走向实现的人类文明智慧和可持续发展观紧密结合的理想城市新范式,但目前也存在负效应探讨不足,以及作为城市整体的实践机制研究不足的缺失。在对共享城市概念推动的国内外代表案例进行梳理分析基础上,总结出当前人们主要运用政策制定、空间设计和活动策划的手段,促使城市的实物、空间、服务和技术资源产生更深层次的连接与使用,为城市问题创造更有效率和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解决方案。综上提出
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土地资源配置则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当下,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同日益紧缺的空间资源之间的矛盾对我国土地资源配置提出了新要求,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时期,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不仅意味着集约持续发展,更成为国土空间治理意志的新表达,是链接宏观发展政策与微观资源利用的治理协调平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尝试以空间治理为线索,
红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研究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陕西省米脂县杨家沟村为例,通过对杨家沟村红色文化遗产及价值进行再认知,结合村庄自然格局、街巷肌理、建筑院落、革命精神,探讨红色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中的山水人文智慧内涵,探索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
当前,中国正处于建设用地管理方式改革的关键时期,明确中国城市建设用地供应时空演变的特征,可以为城市土地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基于2007~2018年中国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的微观数据,利用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和空间聚类分析等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刻画了当前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1)在空间分布上,城市建设用地供应在全国和各省内部均呈现出集聚状态;(2)在时空演变上,城
目前国内对于工业用地更新的探索和研究,大多集中在一线城市。由于一线城市发达的财政实力和灵活的事权范围,使得研究经验难以在其他一般城市推广落实。通过对烟台市的工业用地更新进行研究,探索对于从零起步的一般城市而言,更具操作性的工业用地更新策略,包括如何实现工业用地的现状评价、对不同类型进行分类引导等,以及设计符合一般城市现实情况和事权范围的具体政策机制。
以上海内城社区为例,基于调查问卷数据,对我国大城市的设施共享与社区参与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居民年龄和收入与居民社区参与意愿显著相关。与此同时,住房产权没有显著影响,共同利益并不必然引发集体行动。单位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超过商品房社区居民,集体主义文化仍有影响。居住区内部设施通过物理使用、社会交往机会以及参与渠道,对居民的社区参与产生影响。由此提出,发挥公共设施领域化对于社区共同体发育的积极影响,
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驱动下,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传统"多规"的空间性内容逐步整合为"一张蓝图"。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国土空间区划体系。尝试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各类区划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区划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土空间区划体系总体思路和建构方案。
基于"港口—产业—城市"协调发展机理的分析,构建了"港口—产业—城市"三元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发展指数、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河北省沿海城市秦皇岛、唐山和沧州在2013—2018年复合系统的综合发展度和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产业子系统发展水平均较低,成为制约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三个子系统的耦合度较高,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互动作用关系;复合系统整体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相对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