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漓江-阳朔旅游地系统空间演化模式及机制研究

来源 :地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ken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构建旅游地空间演化基本模式,阐释了以漓江为主导的桂林-漓江-阳朔旅游地系统演化过程,归纳其经历了萌芽期、极化期和优化期,3个阶段分别体现出均质发展、极化发展、扩散发展的特征,并有向板块发展阶段演化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以前,旅游地处于均质发展为特征的萌芽期,原赋景观为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这一时期的旅游地在空间结构上处于低位的均质无序状态,各景区点未得到有效地开发;20世纪70年代末至2000年代中期,旅游地进入极化期,其中又分为以桂林城区旅游增长极形成为标志的初期极化发展阶段和以桂林城区-漓江-阳朔县城旅游地系统形成为标志的后期极化增长阶段;初期极化发展阶段,在旅游需求的推动下,桂林城区作为旅游增长极得到较快发展,为漓江旅游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对区域旅游发展起到组织作用。后期极化增长阶段,阳朔县城作为新的增长极发展起来,桂林城区旅游功能进一步强化,漓江作为旅游廊道功能也日益强化,桂林-漓江-阳朔旅游地空间系统基本形成;"十一五"期间为扩散发展时期。在此期间旅游影响对外扩散,区域旅游板块逐渐形成,并推动旅游地转型发展。桂林-漓江-阳朔旅游系统的旅游城镇、景区点间相互联系日益紧密,功能上更加协调,推动了更高一级的旅游地空间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可称其为桂北旅游地空间系统,或桂北旅游板块。探讨了旅游地系统演化机制,认为在不同时期,起主导的机制不同:在萌芽期,资源禀赋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极化发展期,受循环积累因果效应的推动,不同类型的需求成为建构的主要动力;在扩散发展期,对综合效益的追求成为主导力量。
其他文献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结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的全面发展与成熟。它所体现的民主原则和合作精神为今天的统战工作提供了宝贵的
本文试从茶坯特性、吸香理论、窨制技术特点和茶花品质方面,论述“湿窨”与“干窨”的差异。认为:“干窨”吸香以物理吸附为主体,“湿窨”则应以渗透扩散作用为主要动力,内含物质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实行协商民主,有利于整合政治资源,促进执政党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维护稳定政治局面,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地下水质量评价是地下水资源保护的一个重要环节,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会造成很多危害。其中,氮污染(主要是三氮即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会使饮用者中毒,导致变性血红蛋白症,且
通过自然、经济与社会因素方面构建限制修正系数,用限制修正系数把理论潜力修正至现实潜力,且从区位、自然等方面对整理后居民点进行布局优化,在ArcGIS 9.3中用多因素综合评
论文工作的研究起始于: (1)制革化学中的油鞣理论与实际研究的结果有明显的差距; (2)传统不饱和天然油脂氧化机理与皮革化学品(氧化-亚硫酸化加脂剂)中的油脂氧化机理的观点,与
基于GIMMS数据和MODIS数据反演1982~2011年内蒙古生长季NDVI,分析内蒙古不同生态区内NDVI变化时空特征,探讨自然和人为因素对NDVI的影响。结果表明:30 a来内蒙古生长季平均ND
在推行村民自治过程中,如何解决国家权力与村民自治权的冲突,如何在国家控制管理农村社会和村民自治的张力中达致平衡,是当今法学和社会理论中关于国家和社会关系问题研究的重大
本文认为,认清事物的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的本质是一个能力体系,分析企业的基本单元是能力。因此本文选择从能力的角度进行研究。 在我国加入WTO的
近年来,为拓展城市空间,地下空间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我国是世界上的多地震国家之一,地下结构在地震时的安全问题对于人民生命财产的保障以及城市生活的正常运行有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