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在高中音乐中的作用与教学方法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tta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本身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包容性,作为人的精神寄托,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高中生认为音乐教材中的知识过于枯燥、乏味,渴望接触更多富有青春气息的现代流行音乐,教师基于这一特点开展有效的融合工作。对此,首先介绍了流行音乐在高中音乐中的作用,接着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期为高中音乐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流行音乐;高中音乐;教学方法
   流行音樂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一种音乐符号,有着旋律简单、节奏活泼等特点,深受年轻人的喜爱。高中音乐课堂中引入流行音乐,让整个教学内容和形式更为多元化,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高中音乐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流行音乐和传统音乐的有效结合,拓宽学生音乐视野的时候,也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
   一、流行音乐在高中音乐中的作用
   1.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流行音乐本身拥有极强的创造性,相较于传统的古典、民族音乐,流行乐的演唱方式更为多元化,营造出极强的氛围,并通过演唱者自身的情感展现歌曲内涵,因此深受高中生的喜欢。教师要改变音乐教学单一的现状,积极发现流行音乐的价值,将其渗透到音乐课堂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2.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师除了对教材内容的深度解析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对新事物进行探索,分析课外知识,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让高中音乐教学工作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框架内。因此,教师在课上引入一些优秀的歌曲,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时候欣赏其他优秀作品,主动开拓学生的认知范围。例如在介绍二胡音乐的时候,教师播放李宇春的《蜀绣》,介绍这首歌曲应用了古筝和二胡两种乐器,展现出歌曲自身的优雅特点。所以,教师应该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尽量将思想和艺术因素考虑在内的歌曲,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二、流行音乐在高中音乐中的教学方法
   1.重视民族风格的流行音乐,解读情感因素
   流行音乐经过创作者的思考所产生,学生要认识到歌曲的产生背景,才能分析其中所展现的思想理念。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任务繁重,不仅要仔细鉴别相关的知识点,还要完成其他工作。如何高效处理教材和流行音乐的关系?这是现阶段教师应该思考的主要问题。例如在“民歌”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为让学生深刻理解民族音乐对流行音乐的影响,借用王力宏的《大城小爱》、周杰伦的《青花瓷》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青花瓷》作为比较典型的中国风歌曲,很好地将悠然的中国意蕴展现出来,让人感受到其中的美好,应用琵琶、竹笛等民族乐器,结合弦乐让歌曲进入高潮,副歌阶段使用的乐器增多,增强了歌曲本身的情感元素,像是在述说一个民族的过去。所以,音乐教师要结合自身的经验,分析学生的兴趣、喜好,积极探索有着民族风格的流行音乐,解读其中的情感元素,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优秀,产生一种学习的欲望。此外,教师也要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要有辨别庸俗音乐和高雅音乐的能力,真正让学生认识到我国音乐的无穷魅力。
   2.积极引导,实施正能量音乐教育
   积极、正面的音乐对培养高中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具有促进作用,影响到学生对事物的综合认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流行音乐的发展和成长,也是大众比较关心的话题之一,这就要求教师从辩证的角度认识到流行音乐存在的意义,正确引导学生,传播一些正能量的音乐。如张韶涵早期演唱的《隐形的翅膀》,在学习歌曲的时候,学生应该能感受到信念所带来的感动。教师在诠释这些正能量歌曲的时候,使学生拥有正常、健康的心态面对困难。后来张韶涵在某综艺节目上演唱了《阿刁》,沉寂了这么多年,张韶涵去繁就简,融合童声和藏音,用一首歌唱出了自己的同感心,这非常难得。就像一个天天问你要糖吃的小女孩,突然走上讲台,从容、优雅地说起现实主义文学。听上去朴实无华,实际上循序渐进,处理得丝丝入扣,用情处一骑绝尘。小小的身子里带着过去的黑暗,唱出了对未来的些许期待。由此可见看出,流行音乐的存在,在具有时代特点的今天向着青少年方向倾斜,为课堂注入新鲜活力的时候,某种程度上也带给学生一定的精神信仰。
   三、结语
   多元文化发展的当下,流行音乐作为一种现代潮流文化,影响范围广、程度深。因此,教师应该从教学理念、方式和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现阶段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工作,积极探索流行音乐内在的情感元素,平衡教材和流行音乐的关系,实现有效融合,推动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杨智远.刍议流行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民族博览,2019(10):42-43.
   [2]徐明如.浅析流行音乐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作用[J]. 最漫画·学校体音美,2018(31):1.
   [3]王福珍.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研究[J].内江科技,2020,303(2):146-147.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研究教材中所蕴含的思维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過思考、探索、交流等学习活动获得知识,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维;培养    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既是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促进思维发展的过程。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相辅相成,教师在课堂中要提供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维
摘 要:创新高中化学教学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提升高中生化学学习效率,理论知识和生活问题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生活化教学是运用理论知识和生活场景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方法,学习教学问题和化学实验以生活背景为基础,完成理论知识和生活问题的双向结合模式,提升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传统应试教育不注重生活化教学,理论知识得不到生活验证,学生无法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乐趣,此种教学模式不适用于现代高中教育环境。总结高
摘 要:高中物理作为必修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实践操作、科学素养培养有重要作用。由于物理知识较为抽象且学生没有很好的思维能力,传统“填鸭式”“灌输式”教学难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因此,如何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成为主要研究课题,鼓励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习效果。鉴于此,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就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路径展开探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抽象思维
摘 要:基于新课标的背景下,高中数学由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有针对性地转化为素质教育,换言之就是由传统的“应试”技能转化为“综合”技能教学训练,使高中生就数学学科的本质与内涵进行多样性学习活动。教师要科学运用“情境教学”模式,结合教材重要知识点,科学训练学生的连贯性思维和抽象性思维,帮助高中生打牢数学基础,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习能力,取得良好成效,高中生实现拓展与创新奠定坚实基础。从多个方面阐述“情境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新课程改革事业的深入发展,小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及其综合探究能力的培养引起高度重视。在课程体系中,数学是一门抽象且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对小学生逻辑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小学数学具体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学习,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问题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教育工作者的一致好评。   关键词:问题情境模式;小学数学
摘 要: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美术在小学课程教学体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对小学美术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创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趣味性教学模式不但能丰富小学美术教学的多样性,还能促使小学生对美术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论述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为趣味性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模式;小学美术教学;应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教学是中年段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重视这一阶段学生的习作教学,为其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从当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情
摘 要:随着我国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对高中各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数学而言,需要教师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应将重点放在学习方法上。高中数学在实际的开展中,需要教师不断深化革新,改变原来的教育弊端,推动学生学习数学热情的提高,增强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推动学生综合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学习;教学改革   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推动,各学科都进行着教学革新。对于高中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手段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并且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不小的便利。在新时代,信息技术手段也走进了高中教学课堂中,为课程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起到了良好的辅助教学作用。结合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对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提出了几点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信息技术;运用策略   信息技术正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教育领域,并且相关的文件也明确要求,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和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具备本质的教学区别,在我国教学活动中拥有着特殊的教学地位。其是基于新课程教学改革,基于素质教育理念所产生的探究型、开放型、合作型、自主型的教学模式。同时这一新型的学习模式已经广泛运用到我国各个学科中的教学活动中,成为各科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教学方式。以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为例,以高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为主题,展开了论述和探究。   关键词:小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