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义:抗争与挣扎

来源 :疯狂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jifangz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苍蝇》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随笔散文《飞蛾之死》都通过作家的自我象征以不同的文本形式阐释了生命的意义,并对生与死的关系作出了哲理性的诠释。“苍蝇”和“飞蛾”在与巨大毁灭力量的抗争中演绎了生命的意义,揭示出生命意义的本质就在于不断的抗争与挣扎。两个小文本以不同的曲调形式演奏了两曲相似的生命乐章,可谓异曲同工。
  关键词:苍蝇;飞蛾;挣扎;抗争;生命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06-0151-4
  Abstract: Katherine Mansfield’s short story The Fly and Virginia Woolf’s essay The Death of the Moth both through the writer’s self-symbol interpret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expound philosophic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and death: that is, the essence of life lies exactly in the struggle and resistance against the strong destructive force. The two small texts play a similar piece of music in different tunes, getting the same result in different approaches.
  Key words: fly, moth, struggle, resistance, meaning of life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皆为英国现代派女作家。在她们的传记及书信日记中都可以找到有关她们之间关系的描述。曼斯菲尔德以短篇小说而著名,而且是英语界少有的完全以短篇小说成名的作家之一。她的思想、理念全部蕴涵在其短篇之中。而伍尔夫却主要以其几部意识流长篇小说为读者所熟悉,对其短篇小说以及散文的关注和诠释的读者仍然为数较少,尤其是她的随笔散文,或许是因为其文本过小而极少有人问津。事实上,她的一些随笔散文以其短小的文本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和理念。本文通过对曼斯菲尔德的小说《苍蝇》和伍尔夫的随笔散文《飞蛾之死》进行解读和比较,揭示出两个不同形式的文本通过对“苍蝇”和“飞蛾”与一股强大的毁灭力量进行抗争的描写而阐释的对生命意义的共同理解。
  
  1. 自我象征:“苍蝇”和“飞蛾”
  
  曼斯菲尔德的《苍蝇》和伍尔夫的《飞蛾之死》的写作均非偶然。在许多作品和书信日记中,两位作家都分别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自我象征:“苍蝇”和“飞蛾”。
  曼斯菲尔德在日记和信件中曾多次把自己比作苍蝇。1918年曼斯菲尔德到达法国班达尔之后,她写信给丈夫莫里说:“我觉得我像一只苍蝇,掉进了牛奶罐子里。爬出来后,身上依然又湿又粘,半死不活的,无法开始清理。”(Boddy, 1994:388)同年11月她又在日记中写到:“苍蝇掉进了牛奶罐中。上帝袖手旁观,且看着开心。” (Boddy, 1994:393)1917年曼斯菲尔德确信自己患了肺结核。自1918年之后,“苍蝇”的意象更是常常出现在她的小说中。
  与曼斯菲尔德极其相似的是,飞蛾的意象常出现在伍尔夫的许多作品及书信日记中。“特别是在弗吉尼亚早期的小说中,某些男女人物常具有飞蛾或蝴蝶的特征。《夜与日》中的凯瑟琳·希尔伯里、《远航》中的雷切尔和《海浪》中的罗达都与作者非常相似,全是飞蛾,或者说是与直觉或黑暗密切相联系的夜间人物。”(哈维纳·里克特,1988:210)此外,《雅各布的房间》中的雅各布也与飞蛾的形象紧密相连。“他喜欢收集鳞翅目昆虫,包括各种蝴蝶和飞蛾”。(哈维纳·里克特,1988:209)尤其是1931年出版的《海浪》,伍尔夫最初曾把这部小说命名为《飞蛾》。在开始写这部小说时她在日记中写到:“‘一群飞蛾’,一个女人打开窗户放进一只‘美丽、孤单的蛾子’”。(哈维纳·里克特,1988:214)这只“美丽、孤单的蛾子”后来在《海浪》中变成了罗达,而“弗吉尼亚·伍尔夫承认自己与这一人物关系密切。”(哈维纳·里克特,1988:218)
  
  2. 对生与死的诠释
  
  曼斯菲尔德的小说《苍蝇》创作于1922年初,即她去世的前一年。此时她已病入膏肓,意识到死亡正向自己步步逼近。《苍蝇》可以说是她在心力交瘁之时对自身命运及整个人类生存状态痛苦思索的产物,是她对生命意义和生死问题的深刻阐释。伍尔夫的《飞蛾之死》也是作家正面临生死抉择的痛苦时期所作,在作家死后第二年(1942)由其丈夫伦纳德·伍尔夫整理出版。伍尔夫一生都经受着精神疾病的折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她的幻灭感日益加重,心力交瘁,再也无法忍受,于是选择了死亡,投河自尽。《飞蛾之死》同样是伍尔夫的自我写照以及她对人生命运的感叹,也是她对生命意义和生死问题的深刻阐释。
  《苍蝇》中的苍蝇掉进了老板的墨水瓶中。对生命的渴望使它“软弱无力地然而是拼命地挣扎,想爬出来。救命!救命!”。(P339)①老板先是把它从墨水瓶中捞了出来,而后又开始了对它的一次次玩弄。无论苍蝇怎样地拼命挣扎、百折不挠,最终却难逃死亡的命运。《飞蛾之死》中的飞蛾飞进了房间,对光明的追求驱使它在窗玻璃上从一角飞到另一角,不停地扑腾、挣扎,但最终也因力竭而死。苍蝇和飞蛾挣扎而死的过程分别影射了曼斯菲尔德和伍尔夫的生命旅程。曼斯菲尔德一生坎坷,疾病的折磨使她不得不颠沛流离,并且要时时面对死亡的威胁。生存的意志使她在生活中拼命地挣扎,而最终却没有逃脱英年早逝的厄运。她把自己的生活比作一个牛奶罐,而自己就是一只掉进了牛奶罐中的苍蝇。伍尔夫的一生比曼斯菲尔德幸运,她有一个稳定的家,有一个甘愿与她维持无性婚姻并且百般疼爱她的丈夫。但是,精神疾病的折磨同样使她对文学创作的追求变成了一种挣扎,而挣扎的结果也同样是死亡,就像《飞蛾之死》中的那只飞蛾一样,为了自己追求的目标做了无数次的扑腾和挣扎,最终还是无法战胜死亡。
  
  3. 在抗争与挣扎中阐释生命的意义
  
  苍蝇与飞蛾的命运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影射了人类的命运,它们不断挣扎的过程阐释了生命的意义。
  《苍蝇》中的老板扮演了一个双重角色。开始他是一个心地善良、心肠慈悲、感情深沉、为年少的儿子客死沙场而痛苦不已的老人。对于说话尖声细气、声音微弱的老伍德菲尔德,他表现出了同情,并和善慷慨地请他喝威士忌;当看到苍蝇掉进了墨水瓶中时,他似乎听到了苍蝇“救命!救命!”的呐喊,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把它捞了出来,放在一张吸墨纸上。此时的他像是一个拯救生命的救世主,表现了对生命的珍视。即使当他把苍蝇玩弄于股掌之中时,他仍然同情“那小小的可怜虫”,并对苍蝇那百折不挠的勇气佩服赞叹:“真是个勇敢的小鬼”,他感到“他真的想朝它吹气帮它把身体擦干。”(P340)然而,当他目睹了被他救出的苍蝇在吸墨纸上专心致志、没有丝毫马虎地清理自己时,他忽然感到那只苍蝇就是他自己。他唯一前途辉煌的继承者——儿子的死使他的思想和生活趋于紊乱。尽管六年已经过去,但他仍然难以从痛苦中摆脱出来。就像曼斯菲尔德所言:“我觉得我像一只苍蝇,掉进了牛奶罐子里。爬出来后,身上依然又湿又粘,半死不活的,无法开始清理。”他感到生活中似乎有一个无情的万能“上帝”—— 一种神秘的巨大力量在捉弄着自己,正如曼斯菲尔德在日记中所说,“苍蝇掉进了牛奶罐中。上帝袖手旁观,且看着开心。”于是他突然想到,他要扮演一次“上帝”的角色,他要测试一下苍蝇的挣扎有多大的极限。事实上,他是在测试自己的生命极限,他要看一看自己的痛苦挣扎能否战胜那种破坏生命的神秘力量。他对苍蝇的玩弄实际是对自己命运的挑战。在对苍蝇玩弄的过程中,“他十分佩服那苍蝇的勇气。办事就得这样;就应该有这种气概。百折不挠。”(P340)他希望苍蝇能够永远地坚持,永远地挣扎下去,期望看到苍蝇经过挣扎之后能幸存下来。老板赋予苍蝇的希望实际上就是他对自己生命寄予的厚望。他希望自己能够在挣扎之后战胜失子之痛,战胜那股破坏生命的神秘力量。然而,苍蝇最终没能战胜。苍蝇死了。老板失望至极。“此时突然一阵难以忍受的悲痛攫住了他,使他十分惊恐。”(P340)然而,他此时的心情除了惊恐之外还有一丝愤怒。他要与那种神秘力量抗衡。他希望自己永远具有“上帝”般的力量,永远不会被击败。“他跳起来,按铃召唤梅西”,“‘给我拿些吸墨纸来,’他严厉地说,‘快点!’”。(P340)他对自己的信差梅西的吆三喝四事实上是他内心的惊恐与愤怒的释放和爆发。他的悲痛,他的惊恐,甚至他的愤怒,都源于苍蝇——或者说他自己——挣扎的失败。他惊恐的是生命如此脆弱,不堪打击;他愤怒的是为何会存在那样一种力量来破坏和毁灭美好的生命。他似乎不能忍受生命如此脆弱,如此不堪抵御外在力量的冲击这一事实。那股神秘的破坏力量究竟为何物?他感到困惑。对于自己刚才正在思考的事情,即他儿子怎么会变成那般模样——“脸上的表情不大自然。那神情相当冷淡,甚至有点严肃。”(P339)——又怎么会顷刻之间被夺去生命,“他无论如何记不起来了。”(P340-341)
  曼斯菲尔德在1918年初给丈夫默里的一封信中写到:“在写作游戏中我有两个‘出发点’。一个是欢欣……另一个‘出发点’是我原来的那个,(倘若我没有经历爱情)那本来会是我的全部出发点。那不是仇恨,也不是摧毁(两者都是可鄙的真实动机),而是一种极其深刻的绝望的感觉……确切地说——是反对腐败的呐喊,这绝对切中了要害。不是抗议,而是呐喊,当然‘腐败’也是最广泛意义上的腐败。我目前正在属于第二种情况的深海上全力出航。……”(申丹,2005:62)“既无怜悯又无幽默,《苍蝇》的出现表明了曼斯菲尔德最赤裸的观点,是她最辛辣及几乎最终的反对腐败的呐喊。”(Daly, 1994: 101)这一腐败就是战争。曼斯菲尔德的爱弟莱斯利曾在1915年死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她与弟弟感情笃深,弟弟的死释放了她的创作能量。(安东尼·阿尔伯斯,1993:202)在1922年1月20日的日记中,她写到:“我几乎肯定我疾病的真正原因根本不在肺部,而是别的什么,如果能找到它,治愈它,其它一切都会好起来。”(安东尼·阿尔伯斯,1993:370)这“别的什么”或许就是指战争的恐怖。《苍蝇》就创作于这一时期(1922年初)。同年1月30日她起程前往巴黎,后默里前去陪伴。“默里到达巴黎打断了《苍蝇》的写作。现在人们公认这是她主要的杰作之一,是对战争意义的象征性的看法,……”(安东尼·阿尔伯斯,1993:374)《苍蝇》中老板的儿子也丧生于这次战争。儿子的照片暗示了战争的恐怖及其对人的摧残:“照片中一个身穿军装的脸色严肃的青年站着,后面是照相馆布景:一个阴森森的公园,天空中乌云密布。”(P336)战争爆发前许多人都庆贺老板有一个好儿子,而战争爆发后儿子却变得脸色严肃、神情冷淡,最后还被夺去了生命。战争便是那神秘的、无情的、巨大的、破坏生命的力量。曼斯菲尔德借老板之口发出了反对战争这一腐败的呐喊,并借苍蝇之身表达了对这一腐败的无声反抗,号召人们像苍蝇一样鼓起勇气反抗这一巨大的毁灭力量。为了生命的存在而反抗,即使最终失去生命,生命依然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这才是生命的真正意义所在。
  曼斯菲尔德的《苍蝇》阐释的生命意义在伍尔夫的《飞蛾之死》中得到了验证。《苍蝇》中老板扮演的两个角色在《飞蛾之死》中分别由叙述者“我”和那股“冷漠超然、非人格化、不针对任何具体对象的力量”②承担。《飞蛾之死》中的“我”当目睹了飞蛾在窗玻璃上不停地上下翻飞,一次次地扑腾挣扎时,也对飞蛾的生命活力赞叹不已:“每当它飞越窗面,我总觉得有一丝生命之光亮起。飞蛾虽小,甚至微不足道,却也是生灵。”“飞蛾不但引人唏嘘,还同样令人惊叹,使人感到似乎有谁取来一颗晶莹的生命之珠,以尽可能轻盈的手法饰以茸羽之后,使其翩跹起舞,左右飞旋,从而向我们显示生命的真谛。”当看到飞蛾徒劳地扑腾挣扎了几次之后再也无法把身体挺直时,“我手持一支铅笔朝它伸去,想帮它翻一个身,……。”而那股“冷漠超然、非人格化、不针对任何具体对象的力量”却在不断地削弱和破坏飞蛾的生命。飞蛾在出现了“死之将至的表征”之后“细腿又抖动了一次。”“因为精疲力竭而小憩之后,细腿又抖动起来。……飞蛾竟然最终翻身成功了。”飞蛾像苍蝇一样,在艰难中抵御强大力量,渴求生命的壮举着实令人赞叹:“这最后的抗争确属英勇超凡,而抗争又是如此之狂暴,……与此同时,在无人过问也无人知晓的情况下,这微不足道的小飞蛾为了维持既无他人重视也无他人意欲保存的生命,竟对如此巨大的伟力作出这样强悍的拼搏,这更使人受到异样的感动。不知怎么的,我又一次见到了那晶莹的生命之珠。”
  如果说曼斯菲尔德在《苍蝇》中表达了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腐败的呐喊的话,那么伍尔夫在《飞蛾之死》中所表达的就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所产生的毁灭力量发出的呐喊。伍尔夫最终选择死亡,投河自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她再也不能承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她带来的精神压力。战争毁灭了她居住的家园,也毁灭了她的精神家园。她意识到尽管自己一直在与命运抗争,但战争这一巨大的毁灭力量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尤其对于弱小者而言。《飞蛾之死》中的飞蛾就像伍尔夫本人一样,一直以微弱的身躯抵抗着那股冷漠超然的力量,但“试图抗拒这股力量,全然无用,……毁灭伟力,只要它愿意,本可埋没整个一座城池;除了城池,还可夺去千万人的生命。我知道,与死神搏斗,世间万物都无取胜的可能。”因此,当死亡真的来临时并无恐惧,而是坦然接受:“飞蛾端正了身体,安安静静躺在那儿,端庄而毫无怨尤。哦,是的,它好像在说,死神毕竟比我强大。”
  苍蝇与飞蛾的生命在挣扎与抗争中消逝了,但它们阐释出的生命意义却值得我们深思。曼斯菲尔德在开始写《苍蝇》几天之后关于战后小说的想法给我们以启示:“我不能想象经过战争以后人们还能重过以前的生活。好像战争从未发生过一样,我会对你说我们死而复生,生活怎么会一样呢?这并不意味着生活不再宝贵,或‘光明和白昼的普通事物’已经消失,它们没有消失,而是强化了,被照亮了。现在我们明白了自身的意义,从某一方面来说这是一种悲剧,似乎尽管我们复活了,我们还是面临着死亡,但是经过了生活,这是关键,我们在生活中看见死亡,就像在盛开的花朵中看见死亡一样。我们歌颂花朵的美丽,我们将使这种美永垂不朽,因为我们知道。…… ”(安东尼·阿尔伯斯,1993:278)正如伍尔夫在她的《海浪》中所表现的:“正是由于在周围翻滚着黑影,生活才显得越发灿烂辉煌。”(罗伯特·G·柯林斯,1988:363)
  
  ①伊恩·戈登选编,《未发现的国土——凯瑟淋·曼斯菲尔德新西兰短篇小说集》,上海外国语学院新西兰研究中心著译精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第339页。以下引自《苍蝇》中的文字均出自本书,只在引文后标明页码。
  ②弗吉尼亚·伍尔夫,《飞蛾之死》,陆谷孙译,《中国翻译》2001年第6期,第73-74页。以下引自《飞蛾之死》中的文字均出自本文,不再另注。
  
  参考文献
  Boddy, G. Katherine Mansfield, the Woman and the Writer[M]. London: Penguin Books, 1994: 388, 393.
  Daly, S. R. Katherine Mansfield, Revised Edition[M]. 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s, 1994, 101.
  安东尼·阿尔伯斯. 一次轻率的旅行:凯瑟淋·曼斯菲尔德的一生[M]. 冯洁音译. 上海:知识出版社,1993:202,278,370,374.
  伊恩·戈登. 未发现的国土——凯瑟淋·曼斯菲尔德新西兰短篇小说集[Z]. 上海外国语学院新西兰研究中心著译精选.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339-341.
  罗伯特·G·柯林斯. 海浪:弗吉尼亚·伍尔夫感觉的黑箭[A]. 瞿世镜编选. 伍尔夫研究[C].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363.
  哈维纳·里克特. 追扑飞蛾: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创造性想象力[A]. 瞿世镜编选. 伍尔夫研究[C].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209-210,214,218.
  申丹. 选择性全知、人物有限视角与潜藏文本——重读曼斯菲尔德的《唱歌课》[J]. 外国文学,2005(6):62.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依据Kahneman等的启发式策略理论,考查了大学英语CET-4考生在测试中使用代表性、可得性、锚定与调整和回避损失等策略的状况,通过探究考生参加测试时的心理过程和认知因素,以期达到对考生特定行为的科学认识。  关键词:启发式策略;CET-4测试;考生特定行为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06-0038-4  Abstrac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在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学中所开展的一项实证研究成果。这项研究根据第二语言习得中理解性输出的有关理论,结合“写长法”的教学理念,对“写长法”与语言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写长作文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而且能在整体上促进二语习得。  关键词:理解性输出;写长法;英语写作;二语习得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
期刊
摘 要:《混沌之美》(The Aesthetics of Chaos: Nonlinear Thinking and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2008)是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Michael Patrick Gillespie将后爱因斯坦物理学中的新成果——混沌理论的一些观点或概念运用于文学批评的一部专著。本文对该书内容进行逐章介绍,最后对该书进行简要评论。 
期刊
摘 要:本文以CLEC为样本来源,研究介词of在中国学生作文中的使用特点。笔者发现虽然of是一个多用法词语,学生仅使用了of的某几个用法,因此of在研究样本中呈现出个别用法使用集中的特点。本研究的第二个发现是除of的从句用法外,of的其它五种用法在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笔者针对上述of的使用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关键词:数类用法;名物化用法;从句用法  [中图分类号]H314  [文
期刊
摘 要: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当前国内英语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中,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更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新思路,通过提高英语教师的英汉双向教学能力,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并在实践中积极进行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师;英汉语言双向教学能力;提升;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
期刊
摘 要:英语传统语法中虚拟语气体系复杂,它把所有表示反事实(counterfactual)和假设(hypothetical)以及情态动词过去时的用法都纳入了虚拟语气,这在实际应用中造成了混乱。本文认为现代英语中的虚拟语气是古英语的残留,从定义出发只有两种形式:动词原形型和were型。在条件从句和程式化短句中也只有这两种形式是虚拟语气。  关键词:虚拟语气;界定;分类  [中图分类号]H314  [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职生汉英语用差异辨识测试和问卷调查,分析了语用失误的原因,阐明了交际能力、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之间的关系,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对如何实施高职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论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语用失误;语用能力;交际能力; 语言能力;语境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06-0054-6  Ab
期刊
摘 要:关联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翻译过程是译者把源语作者的意图准确地传递给译语受体的过程,因此,译者的任务是在二者之间寻找最佳关联。本文旨在运用该理论从语义关联、联想关联和文化关联三个层面探讨奥运主题口号的翻译。  关键词:奥运口号;关联理论;翻译;最佳关联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06-0115-4  Abstra
期刊
摘 要:合作原则的最大困惑也许是“遵守准则是合作,不遵守也是合作”,而且“不遵守是更深层的合作”。但这种不符合逻辑的论断没有受到后格赖斯语用学家们太多的关注。我们认为,“合作”是一个框架,框架要素的置换一方面破坏了原有的框架,另一方面会促使听话人检索出一个适合新赋值的新框架,所以遵守也好不遵守也好都是合作。而且,新框架比旧框架在满足听话人实际利益的程度以及是否涉及反思和道德层面方面体现为“更深层的
期刊
摘 要:本文研究了中国大学生和本族语者在使用高频动词get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中国学生严重超用了get+N.的形式;2)过多使用了get+Adj./V.-ed的结构;3)在类连接get+V.-to do的使用上,与本族语者相比,没有量上的明显差异;4)对get+N+C和get+Adv.结构的使用,明显少于本族语者。研究发现,学生在各类连接的使用中,大致存在以下问题:1)频繁重复使用个别词语;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