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训练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启示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tv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学龄儿童当中有相当比例群体患有感觉统合失调症,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害。为改善这一现状则需要为儿童开展合理的感觉统合训练,其中小学体育教学便成为这一训练的最佳载体。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渗透感觉统合训练理论与方法,对于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而言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感觉统合;小学体育教学;训练
  随着近年来我国由于神经系统问题造成疾病的儿童群体规模逐渐增大,为了有效解决这部分群体的教育工作,则需要重视并做好感觉统合训练工作。从儿童基础教育阶段实情来看,小学体育教学可完美承担感觉统合训练的重任,助力小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完善与提升自身协调能力。文章便针对感觉统合训练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启示展开分析。
  一、感觉统合训练概述
  1.基本含义
  所谓感觉统合训练,也即是通过体育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愉悦氛围玩耍中去锻炼自身协调能力,以感觉统合训练的方式促进孩子的感觉与运动觉逐步步入正轨,从而进一步开发智力与潜能,提高综合素质。以感觉统合训练游戏的形式融入体育教学,既符合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也迎合了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在提高小学生感觉统合能力的同时,对于促进小学生体育活动参与度,增加体育运动的乐趣都大有裨益。
  2.感觉统合失调成因
  一方面,由于感觉神经或中枢神经出现损伤,便会导致统合神经无法正常工作,而儿童感觉系统的统合正是由多区域中枢神经作用完成,这方面工作异常自然会导致感觉统合失调,具体来讲会由于生产方式不当、脑膜炎等情况造成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另一方面,儿童缺乏感觉统合训练,家长对孩子太过呵护,怕孩子摔跤哭闹,所以甚少让孩子参加跑、跳、爬等运动,久而久之难以对孩子该有的感觉形成刺激,出现整体协调能力下降的情况。
  二、感觉统合训练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启示
  1.提高訓练认识
  同文化课相比,体育课的学习成果并不会在知识积累与深化层面有所表现,而主要表现在学生身体机能的增强、态度行为的改变以及社会适应力的提升,正因为其机能性属性的存在,决定了小学体育教学应当选择游戏和体育运动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感觉统合训练与体育教学内容充分融合,在提升学生体质的同时提高其智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并非所有的体育项目都会对感觉系统起到锻炼作用,所以在体育教学选择感觉统合训练运动的过程中,需要对各类运动项目所起到的特效有所了解,提高对感觉统合训练的认识。感觉统合训练融入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体育教学的需要,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才能够收获最佳训练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增强专业技能
  虽然大部分的感觉统合训练与体育游戏在表现形式方面类似,但由于感觉统合训练是一门包含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训练学、体育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理论体系,所以开展感觉统合训练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感觉统合训练的实效性。虽然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专业知识与运动能力方面都表现良好,但对于感觉统合训练却不甚了解。所以,有必要加大对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更为系统的专业训练去掌握更合理的感觉统合训练技能,进而实现小学体育教学与感觉统合训练的完美融合,改善学生感觉统合失调症状。总的来说,只有切实增强教师专业能力,才能使其真正地将感觉统合融入体育教学,做到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3.改进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在身心与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这一阶段展开的体育教学需要更注重活动性,基于这一特点,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有所改进以及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一改过去技能性教学为活动性教学。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体育技能的教学就此抛弃,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身体机能与神经系统也会慢慢成熟,此时再提升技术性体育教学内容比例便显得更为合理。
  具体来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需要改进以下三点:其一,深化对“健康”这一概念的认识,坚持“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思想,采取合理教学手段促进孩子身体各方面机能得以健康成长。其二,感觉统合理论研究逐步深入,也使得感觉统合训练项目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大部分体育项目都能够良好促进感觉系统的发展,在当前小学体育课程中便有许多能够起到良好感觉统合训练效果的项目,如体操、太极、健美健身运动等,所以教师有必要对现有的体育教学内容展开更为深入的探索,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实现感觉统合训练目的。第三,寓教于乐,科学教学。例如,在“滑板推球”一课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游戏:让学生俯卧在滑板上,两人或多人一组,面对面地进行水平推球、接球活动,游戏过程中,可使学生背、颈肌肉得到强烈收缩,同时改善了学生的视觉,最终达成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对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也大有益处。
  此外,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要关注内在特征,也要重视外在特征,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比如要对部分感觉统合失调的学生格外关注,必要时需要进行针对性辅导。同时,在不断吸收新的体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在教学活动中勇于尝试,为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拓宽思路。
  综上所述,由于现如今的生活条件与环境较以前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越来越多,而感觉统合失调症的存在会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基于此,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教师应当重视对小学生的感觉统合训练工作,通过合理教学方式的应用融合感觉统合训练与体育教学,提升小学生身体协调能力,助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强.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融入感觉统合训练的实验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3.
  [2]朱江.感觉统合训练融入小学体育课程的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1.
其他文献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的科目,与当今时代社会的发展建设有密切的联系。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前人已经总结到的知识经验和客观规律,还要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
作文来自于生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学会观察,在实践中体验,在生活中思考,读写结合,形成扎实的写作技能。
以观摩“音乐优质课展示活动”中感悟到的音乐教学有效性追求的“简”一词作为论述对象,从教学目标、教学提问、教学活动、教学媒体四个方面以具体课例的形式进行分析,就如何在
初中生物教学渗透科学素养教育是生物教学的根本任务所在,也是新课改生物课程教学的新方向。现行初中生物教材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使学生树立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美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教师在这方面的任务,主要是1.教育学生感受美,即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敏锐的感受力;2.欣赏美,培养学生鉴赏美和评价美的能力;3.创造美,培养学生在
语文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文学教育则是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文学教育中紧紧围绕学生的个性阅读,通过对文学作品精髓的探究,对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
农村初中有这样一些现象:大部分同学一上作文课就头疼,面对作文题目不知从哪里入手,似乎没有内容可写;即使有内容可写,也不知道如何用语言准确表达,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
法院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确立的一项诉讼制度,但这项制度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法制化的进程,在实践中暴露出了种种矛盾和弊端.在现阶段,分析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对其
介绍国际海事组织环境保护委员会arpol73/78公约附则VI的有关焦点问题的讨论情况,该附则VI业已以一书形式被外交大分通过。它所涉及的较工大,为贯彻落实该规划尚须在管理力度上、舶设备条件等
提高写作能力,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包括文学创作,是人类高素质的表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写作能力并非难事,重要的是要提高综合素质,而不是单纯地依靠写作技巧。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