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对比实验,培养物理思维能力

来源 :读与写·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实验教学也是优化物理教学实效,提升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开展对比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度理解物理新知,感知物理规律的本质,更能活化课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对比实验,优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谈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物理教学   对比实验   思维能力
  对比实验教学法就是将“对比教学”和“实验教学”这两种高效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其主要实施方式就是通过多元对比的方式来使实验效果能够更直观和更明显的呈现,这样学生们在此基础上就能够得到更加科学可信的实验数据和结论,争取做到实验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高效性的集中统一,以此不断提升学生们设计实验的创新性思维和进行实验操作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提升学生们的物理学科兴趣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对于相关物理概念的认知水平,全面提升其物理学科思维发展水平和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因此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述一下如何在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中开展对比实验教学活动。
  一、表象对比,探究本质
  在进行对比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其中最为直观的一种方式便是进行实验现象的对比,这样能够使得学生们在对直观具体的实验现象的对比之中体验到不同实验的强烈反差,这样这种巨大的反差就会驱使学生们深入思考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以此实现对于相关实验的本质的深入探究和理解。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这部分的内容时,我就通过前后两次截然不同的实验现象来激发起学生们深入探究实验本质的好奇心。在大气压强的“覆杯实验”中,我将实验分为两次进行:首先在第一次试验中,我先用一个杯子装满水,杯口上边放置一个纸片,然后再将杯子倒转过来,让学生们思考纸片会不会掉下来,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情况下的纸片不会掉下来;然后在接下来的实验中,我又换了一个中间带圆孔的纸片,然后继续让学生们思考这种情况下的纸片会不会掉下来,然后学生们这个时候对此实验现象的猜测就出现了分歧,而最后的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情况下纸片会掉水也会也会撒出。这样在前后两种鲜明的实验现象的对比下,学生们就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大气压强对于我们生活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并且对压强公式“”的理解也会更加透彻深入。
  通过这种对比实验现象的方式,学生们的好奇心会被最大程度的激发,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会极大增强,学生们能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展更加高效和科学的实验探究活动,其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都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全面提升。
  二、变量对比,发现规律
  在开展对比实验教学时,还有一种最为高效也最为常见的教学模式就是变量对比实验教学法,也简称为控制变量法。这种方式的能够深入探究不同的变量对于实验的具体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其他无关变量都设为相同,然后以要探究的变量为依据设置对比实验,在这个过程中深入发掘相关的实验规律。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这部分的内容时,有一个实验是“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在这个过程中我就通过了变量对比法来进行教学,学生们在分析了相关的原理后,初步确定了滑动摩擦力F可能会与物体运动的速度v、物体的质量m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μ等有关。然后在确定了这个方向之后,我们逐一将这三种性质当作被控制的变量,然后在保持其他两种变量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实验测量。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为例,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就需要保持滑块的质量和速度相同,然后用不同粗糙程度的斜面来进行实验。按照这个思路,学生们就能够深入探究出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实验因素有关,这种实验方式不仅简洁有效而且得到的实验结论也更加具有可信度。
  由此可见,这种设置变量对比的教学法是一种非常科学且有效的实验教学方式,学生们能够在对变量进行对比的过程中发现相关重要的物理规律,并且全面提升学生们对于这种物理规律的理解程度,使其在做题时能够灵活应用并高效掌握。
  三、方案對比,学会创新
  除了以上两种对比方式外,还有一种对比方式就是在实验方案的整体上进行系统的对比,这就需要学生们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要从自身需求出发,设计出更加高效合理的对比实验方案。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这部分的内容时,学生们通过预习,都已经初步掌握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电压、电阻和支路的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但是,学生们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掌握仅仅停留在了对于相关公式的应用之上,其并不能够深刻地掌握和理解这些公式的由来,所以其总是在应用时将这两种电路的公式弄混。因此,我决定引导学生们自行设计一组对比实验来深入探究这些知识的本质。学生们在我的引导下,搭建了串联和并联两种电路,然后分别对两种电路中的各个干路和支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进行测量,之后通过数据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在学生们在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验方案进行对比的过程中,其能够深刻的理解这两种电路的不同的部分之间的各种规律并将其准确应用到相关类型的题目之中。
  总之,进行对比实验教学法是一种优化学生们物理学科知识结构,促进其物理学科思维水平取得进步和提升的良好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们对比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水平的培养,使学生们能够用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去发掘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并通过设计实验的方式将其有效解决,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升华自身的学科思维能力,促进其个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蒲胜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  考试周刊 2007.40
  [2]文山岗.对比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  教学与管理  1991.1
  [3]黄华.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物理实验能力探析[J]  成才之路 2015.13
其他文献
采用A2/O、混凝沉淀工艺处理焦化废水,运行表明,处理后的废水酚、氰、NH3N和COD等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为了解芸薹属亚种间抗旱差异,选育抗旱材料,以3种类型油菜(甘蓝型油菜Q2、芥菜型油菜新油9号、白菜型油菜L14)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测定干旱胁迫下油菜叶片光合参数、
摘要:本文在研究中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核心,从课堂氛围、教学情境、动手实践、生活实际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完善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改革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发展和培育学生的创造力,这是新时代对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以该
2017年3月3日,交通运输部与湖北省政府签订了《关于加快湖北省交通运输发展合作协议》。近1年来,湖北省结合发展实际,明确政策、措施,保障配套资金及时到位,共同推进部省合作
目的:探讨大黄煎剂保留灌肠对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内毒素、血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MHE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MHE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和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提升课堂效率,是教育教学的关键点所在。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最迫切的挑战,就是如何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本文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加以探究,旨在提升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引导教学  1.给学生营造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  为了提高学生有效学习的效率,必须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
为充分利用生物炭制成过程中产生的木醋液,研究其促生作用,通过油菜盆栽试验,研究叶面喷施杨木的木醋液对油菜苗期发育的影响。木醋液浓度为稀释600、500、400、300、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