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画”到“儿童话”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m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话”即以儿童画为心声的画,是儿童表达自我内心世界的一种特殊“语言”,它有儿童的思想,有儿童的味道,“儿童话”可以是奇形怪状的色块,也可以是自由自在的线条,甚至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箱子!童“话”教学就是能听懂儿童这种“话”的教学,这种教学能让儿童随心所欲去表现内心真实的感受,它和儿童画教学强调技法、完整的要求不一样,它强调自由、快乐。
  走进了儿童的世界,我们会发现,原来每个儿童都有自己“说话”方式,就像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言。美术教学中如何“说话”呢?我觉得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学生“有话可说”
  要想让学生有话可说,首先就应该给学生自由的话语权,话语权很重要,没有了话语权,就不可能也更加没有机会能听到学生画里的话!就拿我教过的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不管是上课发言还是自由创作练习时,很多学生都会有很多“话”,记得在《怪兽奇想》那一课上,当我问通过变形夸张、添加组合谁能设计出一个新奇有趣的怪兽时,就有很多学生举手,几乎每个学生都想把自己心里的怪兽说出来,再到后面自己介绍作品时,也有很多同学想介绍自己的怪兽,像这种情况在其他的课程中都有,如果教师在这个时候不耐下心来给学生自由说话的机会,或者觉得他们说的都是错的是废话阻止他们说,对他们想说的想表达的“话”都一概而论或不以为然,那根本就不可能达到童“话”教学的效果,因为学生没有得到自由发言的机会,老师不愿意听又不让学生去说,学生会变得不会说不敢说,这样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得不到应有的发言空间,又怎么能要求学生在画画时能说出心里话呢?那还能谈得上童“话”教学吗?
  二、学生“有画可说”
  让学生“有画可说”,就是在制定创作要求时要给足学生“画”语权,很多美术老师害怕学生画的效果不好跟主题无关,就在设计作业要求的时候加上了很多条条框框,或者干脆有的老师就拿出几张范画让学生模仿,这种条条框框和“范画式教学”让学生失去了画语权,阻止了学生自由想象的可能,没有了画语权的学生不能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地表现自己,在画画的时候也更多的没有机会说出心里话,如果像这样长此以往的话,学生会忘记怎么去用画笔说出心里话,这种情况不是我们想见到的,美术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会“说话”有思想的学生,所以为了避免这种事发生,教师务必做到把画语权也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自由表现的空间,让他们有“有画可说”的权利。
  三、教师如何去说
  针对教师如何去说,首先就要做到在平时授课时,尽量使用儿童化的词语,可以把一些长问题、难问题用儿童化的词语化小化简,也可以在讲课的时候把一些专业名词替换成儿童能听懂的话,比如对“夸张简化”里的夸张从专业的角度来解释就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效果的表达。这种解释方式学生是听不懂的,但在美术教学中又不能跳过这两个方法,毕竟这是常用的绘画方法,面对类似的情况,教师就可以利用儿童化的语言来解释“夸张简化”的意思:夸张就是多画一点,就如同加法一样,而简化就是少畫或者是省略,如同减法样。这样一个加法一个减法学生们自然也就懂了,因为加减对于他们来说是很熟悉的容易理解的。
  会使用儿童化的词语之后,要想学会说话,其次就要学会用有温度的语言来进行交流,这里“有温度的语言”是指,一切能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或能重拾信心的话,比如在实际教学的时候,很多学生都觉得自己画得不好,或者没有其他小朋友画得好,这时我们可以用一些话去鼓励他,可以对他说“你真有想法,真是太有趣了,继续加油,老师相信你”等类似这种话来增强他的自信心,让他敢画并且相信自己会越画越好。再比如对于一些进步的学生或者是很认真的学生,我们可以用一些赞美的语言,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这样把两个权利还给学生,在拥有了说话的权利之后,教师又用儿童化的词语和有温度的语言来进行交流,这种教师的“会说”会让学生在画画的时候也“会说”,而学生“会说”才让我们有机会能欣赏到他们“说”出的内心世界。
  儿童拥有的知识虽少,但眼里的世界却是丰富多彩变幻万千的,他们用小眼睛来观察这大千世界,用画笔来感受知世界并说出心里的话,如果说在儿童进行绘画时,我们强加给他们过多的技巧与方法,这就等同于在他们刚刚学会说话时,要求所说的话必须带上“主、谓、宾”,假设你非要有一个标准,那么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感也会被这些标准给泯灭,我们要的是儿童画画的“话”,它不一定很标准,可以像乱说话一样,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这种真实的表达才是“标准”才最“像话”,而不像我们所想的样因为“标准”才真实,艺术追求的本质是随心所欲表现真实的感受,能表现出孩子内心话的作品,才是最好最像话的作品!
  作为美术老师,我要做的就是努力去寻找这种能让学生画出像话作品的教学方法,来帮助他们画出自己对世界要说的“话”,而这种教学方法我已经找到了——童“话”教学,它要求教师具体做到:找回丢失的“箱子”和儿童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给心灵做减法重拾童心,跟儿童拉近距离,有共同语言,用耐心细心去学会“听话”,把话语权和画语权还给学生,用儿童化、有温度的语言去才学会“说话”。这样通过童“话”教学,学生在画画的时候才能说出心里话,才能帮助儿童快乐成长,真正做到健全儿童的人格和世界观。以上就是我对童“话”教学的一些思考,对于童“话”教学,我的这些思考就好比冰山的一角,还有更多没有思考到的方面,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去尝试。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开发区新县实验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上世纪20年代初,美国石油工业面临这样的问题: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最后。石油工业演变成垂直工业。大的石油企业变成了纵向行业的整合者,从采油,炼油到做加油站,整个产业链通吃。
作文课怎么上?作文技巧怎么教?习作例文怎么用?学生作文怎么评?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不少语文老师对此还是深感困惑的。笔者以为,作文课堂要聚焦三组关键词:讲与练、创与仿、评与改.正
2019年第二届(4月、5月、6月)主题——内与外(投稿日期:即日起至4月10日)2019年第三届(7月、8月、9月)主题——追(投稿日期:即日起至7月10日)评奖办法:本栏目每三个月为一届,
健康的价值观能催生积极的精神与态度,使人能坦然面对挫折与不幸,困难与挑战。优质的学校文化,是对群体价值观的塑造。无论一个人,还是一所学校,都需要有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与坚守。
一、对“感悟”的内涵理解《现代汉语辞典》解释:感悟,有所感触而领悟。《说文解字》认为:感,动人心也;悟,觉也。感悟可以说是在心动的基础上,把握事物的本质,最终达到一种自我的觉醒
根据IDC统计,2006到2010年,数据量将会经历6倍的增长,如何处理这些关键的数字资产,是各行业企业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过去几年,存储趋势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传统的磁带和磁盘已经不能
安全固然重要,但必须要实用且不会对企业造成负面的影响,能够确保信息的隐私性。
本文从实验上研究了不同复合推进剂燃烧后产生的烟雾对激光、红外、可见光产生的衰减.在大量实验基础上,寻求基本配方中氧化剂AP粒度、铝粒度、铝含量以及初温、压力等燃烧条
和畅二字在词典中的意思是和谐通畅、融合顺畅。建设和畅班级便是建设一个融合顺畅的班集体。本人认为要建设好“和畅班级”,最基本的就是要建设好班级文化,那也是班级常规管理
经常听到学生间互相议论,今天你们的作业是什么?”“嗨,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一猜就知道。”“可不是,除了背课文就是默写生词,再不就是预习。”从孩子们的议论中,我们能感受到学生对作业的厌烦与无奈的心理。  课堂是主阵地,作业就是分战场,所以,教者要高度重视作业在巩固学业中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我创拟了一份份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多彩作业套餐。经过我们师生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的作业过程不再是应付式,而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