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丙酮氧钼催化的苯乙烯双羟化反应

来源 :应用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uan25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钼酸铵与乙酰丙酮反应生成催化剂乙酰丙酮氧钼MoO2(acac)2,考察了反应溶剂、氧化剂存在形式、不同助催化剂、反应温度、底物配比和催化剂量对苯乙烯双羟化反应的影响。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以过氧叔丁醇为氧化剂得到苯乙烯双羟化反应的转化率、化学选择性和分离产率分别为85.2%、70.7%和53.3%。并探讨了可能的催化机理以及改进方向。
其他文献
通过对钯催化的不同次膦酸衍生物芳基偶联反应的深入探索,发现在Pd(OAc)2作催化剂,Ag2CO3作氧化剂,对苯醌(BQ)作添加剂的反应条件下,可以高效地实现芳基次膦酰胺邻位C—H键的直接
摘要以铁化合物Fe(CF3SO3)2为催化剂,烷基铝为助催化剂,亚磷酸二异辛脂(P8)为给电子体,研究了该催化体系对丁二烯的聚合行为。结果表明,催化体系(n(Fe):n(P8):n(Al)=1:4:20)具有良好的聚合活性和
报道了2-甲基-1,8-萘啶衍生物的甲基溴化反应,以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为溴化剂、红外光为引发剂,得到单溴代产物2-溴甲基-1,8-萘啶衍生物及其二溴代副产物2-二溴甲基-1,8-萘啶
采用巯基/偶氮二异丁腈(AIBN)表面引发体系,实现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在微米级硅胶微粒表面的引发接枝聚合,制得接枝微粒PGMA/SiO2;然后使接枝大分子PGMA的环氧基团与间二
以Kegsi结构的几类杂多酸和三乙胺(TEA)为原料,通过简单的酸碱反应合成了相应杂多酸的TEA盐。并以它们作为催化剂,30%H2O2作氧化剂,在不使用长链相转移剂的条件下,研究了它们催化苯
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花旗松素(taxifolin)的相互作用.用荧光法和循环伏安法测得花旗松素与BSA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1.3×106和1.
通过乙二胺(EDA)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还原制备了还原态氧化石墨烯(RGO),利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热重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制得的RGO进行了表征。考察了RGO复合材料在静态
合成了液晶化合物α-氰基二苯乙烯衍生物(Z)-2-(4-十二烷基氨基苯基)-3-(4-十二烷氧基苯基)丙烯腈(T3),化合物T3与其同系物(Z)-2-(4-氨基苯基)-3-(4-十二烷氧基苯基)丙烯腈(T2)的浓溶液和固体
以硝酸锌、硝酸锰和2-甲基咪唑为原料,采用多步计时电位法和静置法,制备了氧化锌-二氧化锰-金属框架有机化合物(ZnO—MnO2-MOF)复合材料阵列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
利用超声波制备了SnCl2-ZnCl2/C无汞乙炔氢氯化催化剂,同时加入稀土化合物以稳定催化剂的性能.通过黄金分割法与抛物线法确定了活性组分SnCl2与ZnCl2的最优质量比为2∶1.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