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投“零碳乡村”展现能源央企担当

来源 :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h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能源央企国家队,国家电投近年来在国家能源安全、能源结构转型、经营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成绩斐然;与此同时,在践行社会责任方面,国家电投巩固成功、有效衔接,在小岗村打造了以能源革命+数字化发展为驱动力的美丽乡村新标杆。
  在“双碳”“乡村振兴”等战略目标的牵引下,国家电投顺势而为,推动产业发展、展现央企担当。

再造小岗“新标杆”


  站在“十四五”历史新时期,乡村振兴成为驱动社会、经济的新引擎。
  “十三五”时期,国家电投扶贫任务覆盖18个省区58个县(含市、区等),24家二级单位深度参与扶贫援助工作,累计实施340余个帮扶项目。国家电投所承担的河南商城、陕西延川、四川美姑、3个国家级定点扶贫县、1个对口援青县、100个对口帮扶村目前已全部脱贫,扶贫累计投入91.13亿元。
  但如何巩固成果、有序衔接是摆在诸多企业面前的首要问题。
  国家电投表示,在新的历史时期,将结合业务所长,探索以生态能源、智慧设施、绿色产业为主要途径的新模式,不断推广“光伏+”模式,积极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履行社会责任。
  1978年,十八位农民共签“生死状”, 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自此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大幕。
  如今,还是在安徽小岗村,国家电投充分利用当地太阳能、地热、水源等资源,基于“环保、低碳、节能、生态”规划理念,为小岗村量身定制美丽乡村智慧能源典型示范项目,助力当地发展循环经济,同时改善村民生活环境。
  项目以农村能源革命和数字化发展为驱动力,以生态能源、智慧设施、绿色产业为主要途径,打造生态小岗、智慧小岗、幸福小岗、实力小岗,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乡村新标杆。
  2021年6月25日,国家电投小岗村美丽乡村综合智慧能源示范项目一期已顺利投产。项目一期包括农光互补光伏发电、地源热泵等生态能源项目;光伏车棚、充电桩、智慧路灯、智慧座椅等智慧设施项目;光伏灭虫,光伏水培植物工厂等在内的绿色产业项目,通过涵盖政务、农业、教育、医疗、旅游等大数据的“天枢一号”综合智慧能源管控与服务平台实现一体化智能管理。
  项目二期将深入建设户用光储系统、生物质能源站,并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多种智慧元素融入农村政务、民生等重点领域中,打造“三网融合”的生态小岗、智慧小岗、幸福小岗。
  项目建成后,平均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3613吨,减排9877.4吨二氧化碳,实现当地清洁能源消费占比100%、清洁供暖占比10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建成“零碳乡村”。
  这一案例也将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美丽乡村+智慧能源鲜活样板。

争当实现“双碳”排头兵


  今时今朝,我们刚刚在2019年共襄祖国70年华诞,又在今年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在取得一系列瞩目成就背后,发展贯穿其中。
  回首1949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仅有约0.2亿吨标准煤。2020年,这一数字攀升至41亿吨,增长超200倍。能源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的同时,能源结构的快速转型并行不悖。2020年,中国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达24.3%。
  据国家能源局初步测算,“十四五”时期,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增量的比重将达80%,非化石能源将成为能源增量主体;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12亿千瓦以上。
  作为中央企业、能源国家队,国家电投新能源(风、光)总装机突破6049万千瓦,跃居世界第一。
  在不断壮大清洁能源规模的同时,技术抓手同样是国家电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在以科技推动创新能源转型升级方面,氢能、储能、光伏电池等产业创新成果国内国际领先,为企业、行业乃至国家的能源行业持续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和技术保障,在推进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增长动能等方面彰显央企担当。
  据了解,国家电投是唯一同时承担两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能源央企。“国和一号”“重型燃气轮机”分别在核电自主化以及高端工业制造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和突破,带动了产业整体发展。
  在规模扩张和技术进步的双轮驱动中,国家电投在“双碳”经济的发展节奏中已经跑在前列。
  在2020年12月,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表示:“到2023年,国家电投将实现在国内的‘碳达峰’。” 这意味着,国家电投计划提前七年实现国内“碳达峰”。
  作为第一家宣布碳达峰具体时间的央企,国家电投的底气从何而来?
  在践行推动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国家电投坚持清洁能源转型发展、坚持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转型发展、积极创建绿色发展新格局,基本实现了从传统能源企业到现代清洁能源企业的轉型。
  通过这样一组数据,国家电投的清洁能源转型成果明晰展示:国家电投清洁能源总装机突破了1亿千瓦,占比突破58%;光伏发电装机3379万千瓦,连续居全球第一。“十三五”期间,国家电投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从40%增长到56%。
  在能源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国家电投通过推动综合智慧能源、氢能、储能、绿电交通及核能综合利用的发展,在“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方面实现了拓新、突破,为未来能源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融合改变商业,通过对“三新”的实践,国家电投“绿电交通”产业迅速崛起,实现了智慧清洁能源和交通、充电及储能设备的智能互动和深度融合,提高交通运输和物流的能源效率和绿能比例,改善交通运输能源结构,最终实现清洁能源和交通行业的共生、共享和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  德育的发展价值之一,在于为在“定不下来”年代“穿越竞争丛林”的学生提供一条获得德性发展的途径。当前,我们迫切需要破解学生因“内卷化”教育竞争、德性发展边缘化而造成的公共身份游离的困局,坚守学生公共身份价值及其实现策略。明确学生公共身份从何而来,追寻学生公共身份因何而变,巩固学生公共身份何以成型,才能把“去内卷化”的教育经验转化成为改进学校德育,促进学生德性发展的能力。  关 键 词  
为了提升本州以高需求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加利福尼亚州基于全美学前教育质量评级与改进系统(QRIS)构建了学前教育分层质量评级和改进系统(TQRIS)。TQRIS采用多元质量评价工具,结合结构性评价和师幼互动评价,依靠持续的资金支持保障学前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TQRIS在执行方式中体现出多元评价主体和人员的职能化、评估方式的规范化、评估结果的公开和透明等特色。TQRIS的经验可以为我国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双导师制训练,有“课外活动”“教育见习实习”“嵌入课程”等多个操作模式。嵌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双导师协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作,能更好地发挥高校教师与小学教师的各自优势,促进教学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助力于师范生从教能力的提升。嵌入课程的双导师合作,既有利于深化高校与小学的伙伴合作,又有利于双方教师和师范生的专业发展。
相对于大城市的高校,中小城市应用型高校在师资、生源、教学、实践基地等方面普遍处于劣势,而优势方面相对较少。以SWOT分析法为理论引导,科学地分析自身优势、劣势,找出可持续发展的机会点并弱化其威胁点,是中小城市应用型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该文以玉林师范学院广告学“房地产营销”课程为例进行探讨,并在实践层面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教改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