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人类历史的实验①

来源 :百科新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e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棱鏡的魔法


  在17世纪,人们普遍认为光本身没有色彩,透过的介质是什么颜色,它就会变成什么颜色,比如透过红色玻璃,光就变成红色,透过蓝色玻璃,它就变成蓝色。不过,英国科学家牛顿却对此抱有怀疑。他在家中建造了一间暗室,并准备了两个无色透明的棱镜。牛顿在暗室的墙上凿了一个洞,让一缕阳光从洞中进入,并通过棱镜,照在另一面墙上。令牛顿意想不到的是,照在墙上的阳光竟然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原来,白色的光是由这么多色彩的光组成的。
  后来,以牛顿的棱镜实验为开端,人们开始逐步破解光的本质,发现并应用了微波、X射线等光学现象,还在光谱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天文观测的先进技术,甚至量子理论也由此衍生。




用两个曲面收集光线的大双筒望远镜

用豌豆探到了基因的秘密


  两个矮个子父母生的孩子也一定是矮个子吗?我们现在知道不一定。但在19世纪以前,遗传学还未建立,奥地利一名修道士格雷戈·孟德尔就通过豌豆揭示了遗传的奥秘。
  孟德尔在花园消磨时间时,注意到了一种名为“倒挂金钟”的植物。为了得到新的颜色,孟德尔给不同品种的“倒挂金钟”进行了杂交,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遗传貌似有迹可循。
  为了验证想法,他开始了长达七年的豌豆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孟德尔发现,黄豌豆植株和绿豌豆植株杂交培育出来的后代永远都是黄豌豆的植株;但是,如果让这些后代黄豌豆植株进行自交(父母是同一个体),那么,它们培育出来的后代竟会出现四分之一的绿豌豆植株,而且这个比例是固定不变的。
  由此,孟德尔认为,决定豌豆颜色的黄绿两种因子中,黄色是显性因子,绿色是隐性因子,而这些因子其实就是基因。
  这项研究为之后的遗传学领域打开了大门,人们建立了遗传学,发现了基因,开发了克隆、基因编辑等技术。


丈量地球不用走遍全球


  公元三世纪末,在古希腊,热爱地理的埃拉托斯特坐在家中,发现每年夏至的正午,太阳会直射入赛印城(今埃及阿斯旺城)内的一口井中,并在井底的水中反映出太阳的倒影。这个现象引起了他的兴趣,他推算,这个直射入井底的太阳光延长后可以经过地球中心,而如果能在同一时间测量赛印城特定方向某地点的光线与地面的夹角,就能根据相应的数学原理计算出地球的周长。于是,在夏至正午的这一天,他测量了位于亚历山大港的一根垂直木棍投下的影子。
  此时受过教育的古希腊人都知道地球是圆的。埃拉托斯特认为,如果他能计算出这两座城市之间的距离,就可以通过比例关系,将地球的周长测量出来。经过计算,他得出地球周长为250000希腊里(45866千米),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测量地球周长,与实际的地球周长(40008千米)仅差了5000多千米。
其他文献
已知最大的哺乳动物蓝鲸  体重:190吨  体积:223立方米  长度:27.6米  1947年,科学家们在南极洲附近的海洋中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头鲸。事实上,一头小蓝鲸一出生就有大约7.6米长,比一头大象还要重。而蓝鲸之所以能长这么大,是因为它们生活在海洋里。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受到重力的影响,肌肉和骨骼的发育会因此受限,而海洋生物在水中有浮力的支撑,肌肉和骨骼受到的压力较小,所以它们可以长得无
期刊
覆甲蝙蝠车  即使诞生于1989年,它的造型放在今天也相当前卫。蝙蝠车的侧面配有钩索,在蝙蝠侠逃离歹徒的围追堵截时,钩索发射,钩住街道拐角旁的柱子,蝙蝠车就可以在高速行驶中猛然转弯,让歹徒措手不及。  当蝙蝠侠被前方的卡车挡住去路,他只好弃车步行,这辆昂贵又惹眼的蝙蝠车就这么停在了马路上。但当好奇的路人想触摸它时,它很快就展开装甲,将整辆车包裹得严丝合缝,没有任何人能将它打开。这辆车还拥有自动驾驶
期刊
目前全球海底光缆分布图原来是玻璃丝  光缆大约有消防水管那么粗,但真正传输数据的光纤部分位于最中间,通常一条光缆中有一对或几对光纤,由玻璃制成,只有头发丝那么细。光信号就是从这些玻璃光纤中进行传输。  而光纤之外的部分全是保护层,通过各种材料和包裹设计来抵抗海底不那么友好的环境,如人类捕鱼、海底水压、船锚、地震,甚至鲨鱼啃咬;另外,海水本身含盐量非常高,一般材料如果长时间泡在盐水里,容易遭腐蚀。光
期刊
《阿凡達》是10年前上映的科幻电影,影片中的纳威人居住在一颗外星球上。他们身高3米,过着部落生活。而人类看上了这里的矿产,这种矿产在地球上非常昂贵,矿物公司在此建立基地,要把矿物开采回地球。  为了从纳威人那里获得信息,矿物公司让男主人公萨利通过意识传输技术进入一个由人类克隆的纳威人身体内。萨利可以在人体和纳威人身体间自由切换,充当了一个人类间谍。  电脑的发展让人们常常浮想联翩,人脑是不是也可以
期刊
关于科学家的小误会世界科学的发展没有被一颗苹果决定  许多人从小就知道,一颗苹果砸到了牛顿的头上,使他想到了万有引力,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在伦敦皇家学会的档案室里藏着一份记载苹果真相的手稿——《艾萨克·牛顿爵士传记》,它由牛顿的朋友,考古学家威廉·斯图克利撰写。手稿中写到,1726年,当斯图克利与老年的牛顿共进晚餐后,在花园里的苹果树下,牛顿与斯图克利谈起了往事,“先前万有引力思想在他脑海里浮现时
期刊
与世隔绝的大洲  南极洲终年被冰雪覆盖,气候严寒,年平均气温在-49℃左右;降水稀少,狂风呼啸,比撒哈拉沙漠还要干旱。人类没办法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长期生活。况且,南极洲很难到达,它离亚欧大陆、非洲大陆都很远;虽然它与南美洲只相隔一条宽约900千米的德雷克海峡,但这片海峡素有“魔鬼海峡”之称,常年刮着狂风巨浪,曾使许多船只倾覆于海底。因此,除了军事、科研目的,人们很少前去南极洲。探访“最后的荒野” 
期刊
变脸的传说  这种看上去像魔法的技能,其实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变脸。它是传统川剧(源于四川等地的戏曲剧种)的核心,其历史可以追溯到300年前。  相传,变脸时所绘的图案是古代人类在面对凶猛野兽时,为了生存,在脸上勾画出的不同形态,以吓跑入侵的野兽。变脸最早出现在传统的折子戏《归正楼》中,在戏里,一名叫贝容的侠客通过变换数张脸,使他在救人的同时躲避官府的追查。折子戏  戏剧中,本戏是一个
期刊
一群爱趴着的“胖子”海豹、海狮、海象  提到海豹,你可能会想到一具硕大的身体趴在石岸上,或者在海洋馆里站着拍手手。错了!那可能是海狮。那同样喜欢趴着的海象呢?你可能要大喊“头晕”了。  海狮的头部长有一对小巧的耳朵,它的四肢更长,形状像鱼鳍;看它的身材,其实也比海豹更“苗条”一些。  海豹的耳朵则呈耳洞状,远远看上去只有一个光滑的头部;它的四肢有爪钩,与海狮很不一样。  海象的“大獠牙”就是它最明
期刊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之一,唐宣宗大中二年秋(848年),任职于梓州的他因职位调动,准备动身返京。在返航途中,他游经巴蜀地区,却不料被巴山一场夜雨困住了脚步。恰逢此时,他收到了远方妻子的来信。面对着淅淅沥沥(xī lì)的夜雨,对妻子的思念之情犹如那绵密的雨水,交织在李商隐的心头。于是,他写下《夜雨寄
期刊
宇航员不受地球引力的影响  在太空中的失重作用会给人一种宇航员不受地球引力影响的错觉,但实际上,空间站里的宇航员受到的引力只比在地球表面小了10%。当你搭乘电梯下楼,在电梯开始向下移动的瞬间,你是不是有种失重的感觉?宇航员的失重状态也与之类似。那么,为什么空间站里的宇航员可以悬空做出各种各样的“杂技”,而不会摔倒在地?  空间站既受到地球引力的牵引,又以每小时28000千米的高速向前飞行,引力无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