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学问之道发微

来源 :浙江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sa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子认为学问的根本宗旨在于而且仅仅在于将人放逸外骛的散心收敛回来,以存人身之主宰。此旨普涵古今中外学问之成败得失,意义深远。其中最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始终从“终极关怀”的深度来观照学问的价值,有助于避免为私欲、私意而学问以及为学问而学问的异化倾向,从而使学问始终服务于人生的终极目标,而不至于游离出去,支离破碎,飘泊流浪。孟子的学问之道,不只为儒家所独有,佛、道两家亦莫不然。自觉遵循这种学问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的特征,也是这一传统自始至终闪耀人文主义光辉的一个重要原因。光大这一学问之道,对于克服学术之时弊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Mencius believed that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learning lies in and only lies in the dissipation of the alienation of the nephew, and the domination of the human body. This universal conception of ancient and modern academic success or failure,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anings is that it always observes the value of learning from the depth of “ultimate concern”, helps to avoid the alienation tendency of learning for selfish desires, selfishness, and learning for learning, so that learning is always served in life The ultimate goal, but not free to go out, fragmented, wandering stray. Mencius’s way of learning is not only unique to Confucianism, but also to Buddhism and Taoism. Consciously following this path of knowledge is a basic featur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n important reason why this tradition has shined humanism from beginning to end. Everbright, a learned way, has an immeasurabl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overcoming the disadvantages of academic time.
其他文献
寻找女人走阎连科小说中男性的一种存在目的。农民和士兵的双重身份使这些男人处在一种悬浮而异化的生存状态,承受着面对女人和面对自身的双重的价值失落。在这样一种价值消解
刘勰师从僧祐佛学道统的基本特征表现在熟稔佛教经藏体系,通过参与造藏和撰写经录,佛家经录按不同性质分别撰集,以渊源、内容为分类标准的原则超越了传统目录学的水平,具有一
科学和哲学作为两门不同的学科 ,均以不断产出新知识为其基本学术功能 ;各门学科拥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把握对象的认知方式 ,则是各自具体实现基本学术功能的前提。对特定
法国的“精神哲学”运动是哲学的唯心主义运动,它具有普遍的性质。 这个运动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流行于二战前后约二十年间。从一战结束起,法国各派哲学唯心主义环绕自然与自
吕禀承、改造张载思想,以“气本论”为基础,避开“性与天道”的玄妙、高远的探讨,重视客观的人事之理,为“理”找到外在的历史根据和内在的心性根据,打破“天理”凌驾一切的框架。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宁,天灾人祸不断,救治太平成为社会普遍愿望。与当时各种救世方案相较,《太平经》从一个独特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正文正辞。本文试图从以下两个方面揭示《太
前人多把《老子》“道生一”的“一”理解为最高存在者“道”本身,本文从动态角度指出,“一”应为在形而下的世界中存在的“道”;《庄子·大宗师》中“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一句
美国市场营销权威菲利普·科特勒的千禧年版《营销管理》是继1994年第9版之后的最新版本。该书除继续保持其强烈的经营管理导向“通过质量、服务和价值实现顾客满意”等基本
孔子是集众圣之长以成己身之德的集大成者 ,也即“时中大圣”(“圆圣”)。“仁、义、礼”是孔子学术的纲领 ,礼以义为实质 ,义以仁为基础 ,礼是仁的表现。礼有常有变 ,“礼以
清代的统治者,其主体虽然是中华民族之一的满族的贵族上层,却与汉代以来的各个统一王朝一样,尊奉儒学为统治思想。受此制约,有清一代的学术主要是理学(宋学)、古文经学(汉学)和今